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区之一,对于协调平衡全国南北经济布局以及带动北方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国务院及各部委对京津冀地区发展非常重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己将编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该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有关部委及京津冀三省市编制,规划范围是"2+8"(京津两市,以及河北  相似文献   

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追本溯源可以上溯到1984年完成的京津唐国土规划,此后经历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至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4月中央作出建设雄安新区的战略决策,期间经过了三十余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解决的两个核  相似文献   

3.
影像     
《北京观察》2022,(12):6-9
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影像Picture北京政协摄影张斯伟11月23日,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在京以视频形式召开,围绕“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协商建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天津市政协主席盛茂林、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敬安、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梁田庚参加。  相似文献   

4.
<正>都市圈是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和带动力量,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经阶段。未来五年,北京将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以更大力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津冀协同联动,推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打造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5.
“合纵连横”谋崛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可云 《半月谈》2005,(4):46-49
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央在2003年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后.区域经济问题迅速升温。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提出“十一五”规划,将把区域规划的编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并决定先期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订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五年计划”将为“五年规划”取代,未来的“五年规划”将从原来的重视产业规划转变为重视区域规划。  相似文献   

6.
《天津人大》2013,(9):F0002-F000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会点,背靠华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  相似文献   

7.
衡水湖,她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华北平原上亭亭玉立,她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令京津冀都市圈的湿地生态系统熠熠生辉。2003年6月,她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享有了“东亚蓝宝石”、“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等美誉。  相似文献   

8.
《天津人大》2013,(9):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会点,背靠华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和标志区  相似文献   

9.
“区域城乡集合体”是我国城市圈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发育中,由于区域城市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若干城市圈呈现为一种以不发达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包围特大中心城市的特殊格局。文章着重对重庆组团城市、武汉城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区域城乡集合体”现象作一些剖析。  相似文献   

10.
南京的野心     
在南京,都市圈的话题已经是个老话题,许多人觉得如此陈旧的东西,早就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然而,在新一轮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市圈热成为千百种快速城市化方式中的一种。它把单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转变为一个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它把简单的城市经营升级为城市群之间竞争。南京都市圈是中国若干都市圈当中的一个,作为都市圈标本,南京进入了视野。都市圈规划出台的始末;规划出台后的执行情况;都市圈各个城市的心态差异;在经营都市圈的过程中,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如何博弈,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深入了解都市圈,剖析都市圈,我们寻找都市圈规划之于城市发展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1.
周聪 《群众》2022,(2):49-50
毗邻区域是指都市圈内部各省市行政边界接壤区域,在都市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南京及周边城市迈向都市圈时代,南京都市圈毗邻地区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一体化发展,为都市圈毗邻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指引。新形势下,南京都市圈应巩固提升先发优势,以毗邻区同城化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模式,加快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为全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贡献智慧、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12.
<正>江淮生态大走廊,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从北向南是淮河入江通道;南接"长江经济带",北连"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市圈,是两大国家战略的清水纽带和绿色脊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建设江淮生  相似文献   

13.
<正>各位专家从不同侧面畅谈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境治理设想与建议,很有深度和见地,对于今后的工作很有建设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并落实到具体措施中。借此机会我也简要介绍一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环保规划编制情况和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一、京津冀协调发展环保规划编制情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国家战略。目前,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人与自然关系最紧  相似文献   

14.
《乡音》2014,(4):12-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这是河北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呼吁了多少年的京津冀一体化要落地了。”……  相似文献   

15.
徐加爱 《政策瞭望》2011,(10):22-25
在新的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把浙中城市群定位为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圈、新的重要增长极,以及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金华发展的重视。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都市圈发展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高汝熹 《求索》2007,(3):4-6
本文拟从动态视角认识和研究都市圈,在都市圈发展核心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和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市场化体系、产业融合、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竞争合作机制是关系都市圈发展的五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7.
<正>8月8日下午,杭湖嘉绍四城市长齐聚嘉兴桐乡,举行杭州都市圈第七次市长联席会议,回顾总结杭州都市圈建立7年以来的建设成果,深入探讨下一步建设思路和举措。并分别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共推转型升级”的主题发表讲话。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我们要进一步理清都市圈发展思路,充分体现“1+3”要远大于“4”的集群聚合发展效应。要进一步突出都市圈发展重点。强化区域产业协作,协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是城市的未来,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当前,如何推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我国面向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的重中之重。提升我国都市圈协同发展水平,应深化区域产业协同集聚,延伸产业一体化网络组织,细化都市圈产业分工体系;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圈的立体交通设施系统,提升区域的可进入性、通达性和出行衔接程度;遵循都市圈的时空结构演进规律,实现都市圈的良性循环与扩展,提升区域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王洪海 《乡音》2016,(4):15-16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摘自《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在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阐述在出席全国两会的住冀全国政协中引起共鸣。委员们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大战略,必须围绕科学定位抓紧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接续、区域环境治理和  相似文献   

20.
颜剑 《小康》2004,(7):52-55
被寄予厚望的南京都市圈规划提出和实施已经有两年了。今天我们重新回头看它的时候,问题已经并不仅仅限于南京都市圈本身,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泛都市圈化的倾向。作为第一份被省政府和国家批准的都市圈规划,它的执行有着范本意义。而全国在都市圈规划上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从南京这里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