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天津政报》2014,(20):26-30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是继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天津面临的又一历史性机遇。一、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是?答:习总书记“2.26讲话”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党中央从全国大局出发,审时度势,深谋远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国家层面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大背景下提出的,其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而且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葛剑平 《北京观察》2014,(11):34-35
正京津冀三地政府要克服小区域本位主义的思想观念束缚,牢固树立区域发展"一盘棋"的理念,以国际化大视野、大格局思考发展,以战略思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长期以来,以首都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一直是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提出了许多战略模式,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  相似文献   

3.
郭隆 《北京观察》2015,(1):18-21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协同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深化区域合作,以提升创新能级推动产业转型,解决环境治理和社会发展难题,促进整个区域协同发展。渤海湾畔,激情涌起。2014年2月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协同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深化区域合作,以提升创新能级推动产业转型,解决环境治理和社会发展难题,促进整个区域协同发展。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部分民主党派市委  相似文献   

4.
《天津人大》2014,(10):28-29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做好京津冀智慧城市和无线城市协同发展,对实现三地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础通信服务的协同发展是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代领导》2014,(5):7-7
4月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该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元 《北京观察》2015,(1):22-23
<正>关于京津冀创新协同,要有更长远的考虑,建议不要做短期五年规划,一定要建立更为广阔的时空观念,建立十五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方案。科技创新是国家和地区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和基础。2014年2月26日,习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协同创新体系亟须完善京津冀地理毗邻、经济文化融合互补,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京津冀  相似文献   

7.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党中央作出的新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以中关村科技创新为龙头和牵引,从京津冀乃至全国发展的高度,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要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围绕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学研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加快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注入动力和活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整体共同进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报》2014,(10):27-31
一、问: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联动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更是天津加快实现城市定位、服务首都、服务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9.
《乡音》2014,(4):12-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这是河北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呼吁了多少年的京津冀一体化要落地了。”……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和部署了一系列立足实践、着眼长远的经济战略和发展构想。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等为国内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贸区建设与谈判等为对外战略布局;作出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战略部署体现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宏韬伟略。  相似文献   

11.
顾晋 《前进论坛》2015,(4):63-64
<正>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就在一周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京津冀一体化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习总书记在北京的讲话,实际上把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在未来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加强顶层设计,抓住核心问题,推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原因,应抱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相似文献   

13.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已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区域发展板块。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深入,作为保障机制的区域协同立法也随之出现。从较早时期的东北三省政府立法协作,到近年来京津冀人大协同立法,产生了诸如湖北省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和湖南省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酉水河保护条例》、京津冀三地人大制定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等区域协同立法文件。  相似文献   

14.
<正>委员和专家学者分别就影响和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一、构建区域协同开放创新机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好两个协同。既要在京津冀区域内统筹产学研资源的整合利用,又要把产学研协同创新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去谋划落实。一是聚集一流水平的科技资源。吸引北京的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国际研发机构等高端资源融入本市创新体系。二是承接一流水平的高端产业。围绕天津高端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5.
常红岩 《北京观察》2017,(10):52-5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首都妇女的就业方向及岗位需求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观察》2019,(2):4-9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己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必将对滨海新区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滨海新区应积极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在区位、产业以及政策方面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以制造业为核心引领京津冀区域产业高端化高质化滨海新区应着眼于高新、集群、链条的发展思路,以"数据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周继东 《北京观察》2015,(10):18-19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也是首都发展的重大机遇。"十三五"规划应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北京的发展。北京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达较高水平,但经济社会、区域、城乡发展呈现很不平衡,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期待和中央要求有很大差距,尤其大城市病严重,功能过于集中,城市承载力和环境资源承载力超限。  相似文献   

19.
主席笔谈     
《天津政协公报》2014,(4):23-29
4月22日至23日,市政协举办专题学习研讨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围绕"加强我市人民政协智库建设,积极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言献策"进行研究讨论。何立峰主席主持学习研讨并讲话。我市各区县政协主席分别发言,本刊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破解问题,必是一场“硬仗”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国家战略,河北省政协迎难而上,走出了一条协商民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