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 1月 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第 31条规定 ,以背书转让的汇票 ,背书应当连续。持票人以背书的连续 ,证明其汇票的权利 ,从而提出了“票据背书的连续”这一票据法理论和实务中都极为重要的票据法问题。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中所涉及的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以便于我国《票据法》的顺利实施。一、票据背书连续的意义票据背书的连续是指在记名式票据的关系中 ,自票据受款人至最后的票据执票人之间所存在所有转让背书衔接而无间断。依我国《票据法》第 31条第 2款的规定 ,背书连续“是指在票据转让中 ,转让…  相似文献   

2.
票据抗辩权     
票据抗辩是票据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连接票据权利和票据义务的纽带,起着平衡票据权利人与票据债务人两方利益,保护票据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票据抗辩权涉及包括票据行为的性质、票据伪造、票据变造、票据更改等知识点,是全面理解票据法的突破口。本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票据抗辩的各方面内容,也详细地介绍了国际公约及其他国家关于票据抗辩的制度,进而分析我国《票据法》及相关法律文件对票据抗辩的规定,指出我国法律规定的不足,并提出笔者个人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已于1995年5月Ic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即将于1996年1月l日施行。票据法的制定健全了我国的民商法律体系,为票据的正常使用和流通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何为票据法?票据法是专门调整票据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票据法的性质就是调整票据关系的商法。首先票据法是商法,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缺少的商事法律。一般来说,民法与商法都是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民法是基本法、商法是特别法;民法调整一般…  相似文献   

4.
票据与票据行为邵世星《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将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将对规范我国票据市场的秩序,推动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执行这部法律,对票据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票据涂销制度是票据流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被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票据法所采用。但我国《票据法》却未对票据涂销行为进行规定,实务中被涂销的票据一概作废而需要重新签发,这必然会对票据的流通性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应兼采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票据涂销立法,并借鉴台湾的立法体例,在票据法的总则和具体票据行为中分别加以规范,从而逐步完善我国的票据涂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抗辩的限制作出了规定,但由于该法对该制度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笼统,同时由于我国票据法学界对于票据法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对于票据抗辩限制的研究就更为少见。本文着重就票据抗辩限制与反限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为便于比较,本文以下借用“中国大陆票据法”一词)于1995年5月10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同日公布,将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票据法。这部票据法借鉴和吸收了国外票据立法的经验,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肯定了我国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是一部既与国际票据通行规则接轨。又适合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票据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票据法》对票据抗辩的限制作出了规定,但由于该法对该制度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笼统,同时由于我国票据法学界对于票据法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对于票据抗辩限制的研究就更为少见。本文着重就票据抗辩限制与反限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票据法》对于空白票据制度的规定比较简单,与西方国家成熟的空白票据制度对比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进一步进行补充修正的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空白票据法律制度的剖析,挖掘空白票据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我国空白票据法律制度构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票据法只承认银行本票,不承认商业本票的合法地位,这一规定严重束缚了本票融资功能的发挥,制约了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商业本票制度在我国设立已具备可行性,应及时修改《票据法》,建立健全商业本票制度的法律框架体系。同时,通过加强票据市场监管、健全票据信用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票据经营机构等措施,确保商业本票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票据法》第十八条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这就是我国《票据法》确立的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所谓利益偿还请求权是指票据债权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而消灭时,持票人可以要求发票人或承兑人在其所受利益限度内予以返还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比较我国票据法、英美票据法、日内瓦票据公约以及联合国票据公约关于票据伪造法律制度的异同,指出各国票据法对于伪造签名的效力和出据伪造票据的效力的规定基本相同,而对于背书伪造的效力则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在上述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他国票据法值得我国借鉴之处及我国票据法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3.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并非一般的民事权利,而是票据法上的非票据权利。文章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对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成立的条件、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当事人、利益返还的范围、诉讼管辖以及时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对我国《票据法》相关条文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空白票据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但我国《票据法》对空白票据并没有具体详细的规定。空白票据的补充权、法律效力及权利救济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票据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代替现金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且还可以被作为信贷工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有关票据的法律。在我国,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和对内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票据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有关票据的法律问题也在同步增多,客观上需要相应的票据法加以规范和调整。但目前我国的票据立法与票据业务的发展规模和健全法制的大气候相去甚远。票据立法工作尚未起步,调整票据关系的现行法律规范,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结算办法》等,同时有关国际贸易的结算问题参照执行日内瓦公约的规定。这种状况显然难以长期应付迅速扩大的票据业务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在中国制定票据法势在必行。本文试图就我国票据立法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保护合法持票人是票据法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各国票据法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票据法通过对合法持票人的界定,赋予持票人票据上的双重请求权,限制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可能提出的抗辩,在持票人丧失票据后通过申请挂失,公示催告或提起诉讼恢复权利的行使,给予了持票人最强有力的保护。一合法持票人的界定所谓合法持票人,就是以合法的方式取得票据之人。如通过票据行为、赠与、继承等方式取得票据。一般意义上的合法持票人主要是指通过合法的票据行为占有票据之人。关于合法持票人应具备的条件,各国票据法的具体规定不尽相同。在…  相似文献   

17.
一、票据抗辩的一般原理 《票据法》第1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依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票据法上,拒绝履行票据债务的法定事由,称之为抗辩事由;提出抗辩,并依此而拒绝履行票据债务的权利,称为抗辩权。在票据关系的权利义务中,支付请求权、追索权等,是票据债权人的权利,票据抗辩权,则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很快,许多商业银行都建立起了内部电子支付清算网络,且这一发展趋势日益迅猛。相对于网络银行的发展,现行的《票据法》等金融法规还没有将这一新的业务空间纳入范畴加以规定。主要表现在: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不能建立在法律的框架之内,电子化交易的基础法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网上银行交易的无纸化和瞬时性的特点,决定了网上银行业务的经营风险远远高于传统业务的风险,必须尽快加以立法规范。笔者试图从电子票据的概念、电子票据的特性与运行结构、电子票据对票据法的影响及未来电子票据流通规则主要内容等方面阐述电子票据对我国现行票据法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票据签章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签章是票据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票据法以票据行为为基础 ,而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之一 ,是行为人承担票据责任的前提 ,是票据的绝对应记载事项。我国票据法第 4条规定 :“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 ,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 ,并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责任。”本文就票据签章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作如下探讨。一 签章自由主义与签章严格主义世界各国的票据法对签章形式的规定 ,有主要两种立法例 :一是签章自由主义 ,即票据法对行为人签章方式不作强制性规定 ,允许行为人自由选择。美国统一商法典第 3— 40 1条第 2款规定 :“…  相似文献   

20.
票据追索权亦称偿还请求权或溯求权,是指由于某种障碍而使持票人无法实现付款请求权时,持票人所享有的请求其前手偿还票据金额及其利息和有关费用的权利.我国《票据法》虽然用为数不少的条款对“追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