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孙继业 《团结》2004,(6):19-21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于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加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作为参政党,如何适应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是目前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参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参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更好地发挥参政党职能、适应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  相似文献   

2.
蔡达峰 《民主》2007,(8):5-7
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是参政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参政党政治交接和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是一级组织的总指挥部和代表,在民主党派组织中具有突  相似文献   

3.
推进以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和领导为核心,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各政党之间依法相互监督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法治化,应当增强各政党的现代法治理念、建立健全政党法制体系、坚持执政党依法执政、保障参政党依法参政等。  相似文献   

4.
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是各民主党派在新世纪面临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题。要明确参政党在新世纪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自身所产生的新情况;正确认识当前参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参政党建设的几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现实基础和政党关系的产物,是对民主党派性质和特点、历史和现实、作用与贡献的深刻概括和集中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参政党是执政党的合作者、国家政权的参与者、人民民主专政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者。确立参政为民的核心价值,正确处理与共产党执政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必要条件和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6.
何小平 《团结》2010,(5):25-26
民革十一届十一次中常会专门就加强民革参政能力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周铁农主席在会上所做的专题报告.强调指出:“加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赋予民主党派的崇高政治职责。”  相似文献   

7.
参政党是中国政党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合理性和相对优越性。中国参政党参政能力主要有政治制度框架下的政治能力(包括政治定位能力、政治合作能力、政治协商能力等),参政时的作用能力(包括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参政党内部的组织能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动员能力等),参政党内部的建设能力(包括理论建设能力、思想建设能力、制度建设能力等)。其中,政治制度框架下的政治能力是参政党的关键能力,参政时的作用能力是参政党的主体能力,参政党内部的组织能力和建设能力是参政党的基础能力。中国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原则及中国参政党主体原则。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7,(11)
<正>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重要环节。高校是民主党派成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民主党派成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具有联系广泛、业务能力强和思想活跃等方面的特点,也是民主党派成员履行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他们同时也承担着繁重的本职工作,并且缺乏参政议政能力的专门训练,所以在参政议政时,会产生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存在参政议  相似文献   

9.
韩中光 《团结》2010,(1):18-19
党派提案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形式.与其他参政议政形式相比.它有着更加严谨、系统、条理的特点。党派提案对社会上某些具体问题.以参政党组织的名义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一点上.它和任何个人和社团组织提案一样.体现出了共有的社会使用价值。但另一方面.囿于党派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特有的政治角色.所以党派提案也是参政党的意志表达、政治诉求以及参政方略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黄福寿 《团结》2005,(1):8-10,40
在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格局中,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客观要求重视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和多党合作政治的现实看,当前应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建设。一、参政党理论建设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的优势,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时代课题。但就目前我国多党合作政党政治的具体实践来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参政党理论建设相对薄弱,落后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不能满足参政党实践的需要,以致于…  相似文献   

11.
《团结》2004,(5):1-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如何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作了系统、全面的部署,这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民主党派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中的参政党,肩负着和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重大任务。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极大提高,对参政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参政党适应时代发展,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参政能力。正如胡锦涛同志年初在党外人士新春座谈会上讲话中所要求的,作为参政党…  相似文献   

12.
赵晋阳 《民主》2005,(2):9-10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赋予新的历史内涵。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应义不容辞地担负历史使命,履行自己的职能。而民主监督,作为中国各民主党派的一项基本政治职能,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起到怎样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它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与领导和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与发展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高正浩 《团结》2012,(1):16-1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民主党派如何更好的发挥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有许多问题仍值得研究与探讨。为此,笔者就怎样努力提高参政能力与水平谈点感想。  相似文献   

14.
苟建丽 《民主》2004,(11):6-7
15年前,《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正式发表。此意见由前言、五章共二十四条组成。前言部分明确阐述了我国多党合作的一系列重要原则,第一次提出了“参政党”的概念,确定了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参政党地位,并对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作了界定,明确了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总原则。十五年的时光虽然匆匆而过,但人们对《意见》作为多党合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主监督概念的正式提出和科学界定,参政党民主监督思想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当前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面临观念认知程度不够深、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运行整合机制较薄弱等现实困境。传统政治文化和民主政治理念,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程度,执政党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民主监督的制度化建设水平等因素制约着民主监督效能的增进。要摆脱民主监督困境增进民主监督实效,应从理念、制度、主体、技术等四个维度,构建参政党民主监督效能增进的协同治理结构,以对其进行再治理。  相似文献   

16.
王小鸿 《民主》2005,(8):11-14
一、新世纪参政党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其他爱国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泛称,简称为“参政”。《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指出: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相似文献   

17.
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相互联系的五个要素,即:尊重党员。在民主党派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尊重党员的参政党员的地位。经常请成员参加本党组织的有关国家大事的讨论,鼓励他们反映情况,使党员切实感受到参政党一员的地位和责任感,体会到自己在民主党派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周长瑚 《团结》2003,(5):13-15
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是以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职责的参政党,其成员参加  相似文献   

19.
蔡达峰 《民主》2013,(4):7-8
民主党派要履行好参政议政这个职能,不但要有理论和实践能力,更要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立场和动机。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提出,政协委员要“拒绝冷漠和懈怠,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消极主张,拒绝奢靡和一切利用权力或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这对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履职,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经常讲的“参政为民”,这是由参政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所决定和倡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相配合,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要共同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民进以立会为公为优良传统,为公就是要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20.
邵蔚 《民主》1997,(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在伟大的变革时代,在跨世纪的历史关头,民主党派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任重道远。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助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以参政议政为主线,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工作质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本地区的改革开放、经济振兴,献计献策。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国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关系的准则。这一准则在新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有些基层组织忽视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还有的个别基层组织把执政党和参政党对立起来,认为民主党派成员不求上进,个性强,爱挑毛病,不好领导,使得一些民主党派成员感到很委屈,工作做了一大堆,得不到承认,费力不讨好。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