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忆录     
董行 《法制博览》2010,(3):43-43
最近我看了一个谈话节目,讲的是两位退休老人养着啃老的儿子、媳妇和两岁的小孙子。一次老太太生病住院,小两口不但不照顾,甚至都不到医院去看看。老人们很是心寒,于是决定“断供”。不想这惹恼了儿子,儿子便想出一个坏主意来惩罚老人——卖老人的孙子(他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2.
儿子喜欢听故事,在我看来,他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就是超级故事迷。大概是儿子两三岁的时候,妻子对我说:“你那么会编故事,就讲点儿给儿子听嘛!”我想想也对,自己小的时候不是常坐在院子里听老人们讲故事吗?许多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有的甚至对我影响很大。于是,我开始试着给儿子讲故事,我本以为儿子那么小,什么也听不懂,可儿子一听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命令     
“唐游龙:……你应该从你们连队接到上级命令时起,就应该忘记你的家庭;应该忘记你的亲属;临阵打仗,更应该忘记自己的生命!……父:唐浩东。”在广西边防某部荣誉室,陈列着这封战士的父亲给儿子写来的家书。信中开头没有亲呢的“爱儿”之类的称呼,而是一反家书常规,对儿子指名道姓。这是父亲给儿子下达命令!这是多么崇高的父爱——关键时刻,他鸿雁催征,要儿子奋勇杀敌,置生死于度外。家书抵万金。唐游龙带着父亲  相似文献   

4.
儿子刚刚学会写请假条,便声称“爱好文学”,星期六一大早就闹着要买文学作品。我被他吵得头昏脑胀,一咬牙扔给他100元,让他到正规的书店“文学类”书架上挑几本自已喜欢的,就算对他的素质教育吧!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家长会,一位家长问了笔者一个问题。 那位家长说他是一个特别爱儿子的父亲,是十分重视儿子教育的父亲,也是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的父亲。可是.随着儿子一天一天长大,他感到原来常用的训斥儿子的办法不灵了,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儿子越不听话,他便越提高训斥的音量。他感到,训斥的音量越大,自己越累,儿子越不当一回事。  相似文献   

6.
赖老师     
对"出乎意料"这个词的理解,在赖老师从他眼前一晃而过时最为准确不过了.以至于使他忍不住叫出了声:"咦,这不是赖老师吗?" "王主任,你认识他?"旁边陪同他的厂长惊讶地说. "认识认识,我儿子还在他班上读过书呢!他怎么会在这里?"他心里仍然疑惑不解,堂堂人民教师不当,居然在他们公司的一个下属厂里做杂工.  相似文献   

7.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人碌碌无为,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责怪他无能,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又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强。”按理说,这个人说得全是实事,但细细想来,  相似文献   

8.
强江海  姚静 《工会博览》2010,(16):25-27
父亲石华昌为了挣钱供儿子读大学,从四川省酉阳县远赴河北省保定市打工.由于极度疲劳,石华昌不小心倒在了刚出炉的煤渣上,全身百分之九十的面积被严重烫伤.生命危在旦夕,更急需19万救命钱!为筹钱.石华昌21岁的儿子石正伟向乡亲们立下重誓:不偿还救父钱就不上大学不娶妻!四年后,石正伟用休学创业挣下的钱还清了15万借款,然后悄悄返回校园.重新捧起了书本。而此时,他已经是资产上百万的公司老总。  相似文献   

9.
关于胡子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做学问的年头,生了个儿子,就取名叫“学问”。后来胡子盛长了,又生了个儿子,便取名叫“胡子”。待第三个儿子出生,他差不多老了,老了还能生儿子,就把小儿子取名叫“笑话”。三个儿子长大了,老在家吵吵闹闹,烦死人了。他便打发三个儿子去捡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恒一离婚不久,就带着五岁的儿子去德国慕尼黑工作。由于天天早出晚归,无力照管儿子,他就把儿子托付给社区志愿者,也是自己邻居的劳顿斯太太监管。劳顿斯太太非常敬业、友好,她不但悉心照顾其生活,还认真教其识文断字,为此,恒一非常感动。但他连做梦也没想到,正在他高兴之时,劳顿斯太太却把他告上了法庭。什么原因呢?说他对儿子态度有问题.没有履行父亲的义务.经常晚上10点了还回不了家,与儿子交流时间太短.关心太少。  相似文献   

11.
于瀛  郭娜 《工会博览》2005,(22):22-25
看着十六年辛苦养育成人的儿子,他却挥舞着哑铃砸向了儿子的头部,致使其颅脑损伤而死,而后又将尸体肢解。最终他和妻子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选择了自杀……  相似文献   

12.
有趣的别称     
王吴军 《法制博览》2009,(24):55-55
一对父母对十岁的不好好学习的儿子许诺。只要好好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十名前,暑假里带着他去外地旅游。期末成绩达到了第九名,儿子要求父母兑现当初承诺。父母买了些好吃的打发他,说抽不出时间,还说当初只是为了鼓励他学习为他好。儿子说:“忽悠小孩是不是?说话不算数,你们太随便了吧?”  相似文献   

13.
这本是一个老套的救父故事,但儿子所表现出的志气和担当让人折服,他的孝心最终打动了上苍,让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父亲石华昌为了挣钱供儿子读大学,从四川酉阳远赴河北保定打工。由于极度疲劳,石华昌不小心倒在了刚出炉的煤渣上,全身90%面积被严重烫伤,生命危在旦夕。石华昌急需19万救命钱!然而,石家的顶梁柱都倒了,谁还会借钱给他们啊?这时,  相似文献   

14.
夫人钓鱼     
胡副局长被双规了!大家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几年,胡副局长先是把儿子送到美国留学,再是他夫人,赶时髦,爱上了钓鱼,而胡副局长的QQ,竟换成了一辆价值20多万的越野车,好像只为载着夫人去钓鱼。一封举报信到了市纪检。于是,市里派员到县里,立即成立了专案组。  相似文献   

15.
旗王 《工会博览》2006,(2):49-49
儿子在上小学前很听话,过年时亲朋好友给他的压岁钱,无一例外都上交给他母亲,可自从上学后,儿子对压岁钱有了特别的看法,坚决不肯再上缴“国库”。理由是班上别的同学压岁钱都由自己支配,他  相似文献   

16.
儿子又逃夜了。"这该死的游戏机房",肖鸣咬着牙,从缝隙里憋出这几个字。他顾不得身体的疲劳和饥饿,一跺脚走出房门,又开始了他的"地毯式"的寻找。这几年,为了寻找为玩游戏机而多次逃夜的儿子小成,肖鸣走遍了南市区、卢湾区和浦东地区几乎所有的游戏机房。三大张纸上密密麻麻地记下了71家游戏机房的地址,边上还记下了儿子曾经在此逃夜次数的记号。3月的上海,春寒料峭,肖鸣跑了大半夜没有找到儿子,却从公安机关获悉,他那16岁的儿子小成为获得玩游戏机的钱,入室盗窃居民16500元的建设债券销赃,已被公安机关拘留了。多年的担忧终于…  相似文献   

17.
两对父与子     
元旦,市政府大楼显得格外宁静。基建委主任办公室里,副主任董明训在伏案挥笔。桌面上还摆着一份《进一步开展建设广州白云山风景区的建议》,这是市民成极、张冬楣、成大均参加“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提建议活动的建议书,几天前南风窗杂志社转来请他评议。他同园林局韦国荣副局长交换过意见,现在利用节日作个答复。他很认真,对建议书中的二十条建议逐条分析,那些建议已实现,那些建议正在做,那些建议很好,将在规划建设中采纳……一口气写了八、九张纸。写着写着,他想起自己的儿子。几个月前他去国外考察归来,儿子到火车站接他。一见面就塞给他一张报纸,得意地说: “爸爸,我得奖了!”“你得什么奖?”这孩子一向调皮,和表扬沾不上边。“我给市长提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插足与倾销     
哲学家问儿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儿子想了想回答说:“放羊。”哲学家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放羊的人最多,既然别人都去放羊,那就证明放羊很好玩,于是我长大了也想去放羊!”  相似文献   

19.
今年21岁的梁庆伟是清华大学二年级学生.他的家乡在苏北一个地级市市区。在庆伟上中学到上大学期间.他的父母三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但是,在庆伟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濒于分崩离析的家庭终于趟过了暗礁和险滩,现在,父母恩爱如初。许多知情人感慨地说——“这个家呀,多亏有这么一个好儿子!”  相似文献   

20.
狗屁文人     
侯国平 《法制博览》2008,(10):30-30
有一个土财主很有钱又很吝啬,有一天他和儿子出门,在路上遇着一条小河涨了水,他舍不得花钱乘渡船,就让儿子乘船他趟水.谁知趟到河中间,河水一下子把他卷到激流中去,他急得在水中大喊救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