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前言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流往海外的人口有了增加。特别是在1986年出入境管理法公布后,前往海外的新移民人数急速上升。首先看一下所谓的“新移民”是什么意思。某资料认为,“所谓新移民,系泛指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国大陆、港澳台等地移居国外并取得永久居住权——绿卡的华人”(《华侨与华人》,1999年第二期,第70页)。另一份资料(广州市归侨联合会)也认为,“所谓新移民,一般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途径移居国外的人员,或称新华侨华人。他们中有的是经过合法手续移居国外的;有的是出国留学、讲学、进修而居留不归的;有的则是非法移民而取得合法地位的”(《华侨与华人》,1999年第一期,第47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对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许多重要的成果陆续发表①。总体来看,在国际移民方面,主要关注各国移民史和移民政策的研究;在华侨华人方面,从经济、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做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不过,现有的成果也表明在国际移民的理论和发展趋势、华人移民政策、国际移民政策比较研究、各国华裔比较研究、不同移民群体比较研究等方面,国内学术界还非常薄弱。2005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其荣教授著的《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弥补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是一部有份量的、在…  相似文献   

3.
拉丁美洲曾是世界最大的人口移入地之一,也是近代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可谓典型的"种族大熔炉"。15世纪末以来,拉丁美洲出现过4波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外来移民对拉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有关拉美外来移民史的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具现实意义。学界既有成果比较注重移民群体与居住国或者与母国的单向联系和影响;并表现出重大国、轻小国的特点;比较研究的时段多集中在移民早期,对象多为欧洲裔移民。因此,未来的拉美外来移民史研究在整体史、国别地区史、专题史和比较研究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我们既要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也要避免陷入碎片化研究;除了欧洲移民的历史,还应加强对非洲和亚洲移民历史的探讨;不仅要关注早期移民,还要重视"新移民"和"移民回流"现象;注重移民、母国和居住国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外来移民与拉美国家的现代化、多元文化、移民政策、身份认同与国家建构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8月 182 0日 ,应日本新泻大学人文学部的邀请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胜今教授 ,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玉潭教授率领的东北亚研究院代表团一行4人 ,对日本新泻大学人文学部进行了学术访问。 2 0日上午 ,双方就今后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正式举行了签字仪式。院长王胜今教授、人文学部部长兼人文科学研究科科长铃木佳秀教授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新泻大学副校长清水不二雄教授参加了签字仪式并讲了话。签字仪式后 ,新泻大学校长荒木正昭教授会见了王胜今院长一行。 2 0日下午 ,王胜今院长用日语作了题为《关于图们江流域…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著名人口学家冉娜·安东诺夫娜·扎伊翁奇科夫斯卡娅现为俄罗斯科学院国民经济预测研究所人口流动室负责人、独联体被迫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三国移民独立研究委员会主席。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她针对俄罗斯的外来移民尤其是中国移民问题发表大量论述,其学术观点在俄罗斯反响较大,也引发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人口流动的模式逐渐由以往单一的"外流"或"回流"的线性模式转变为循环往复式穿梭于各国的"环流"模式。人口跨国流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移民理论的多样性,我们难以用一种理论、一种视角解释其动因。跨学科的国际移民理论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发性人口流动的交互性与多面性。本文试图批判性地审视现有的移民动因理论,并在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公共政策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基础上,从整合的视角探讨移民流动的内隐性、外显性和干预性三大动因。最后,本文在三大动因基础上构建了"IPIS模型"。对移民动因理论的再建构不仅有助于我国遵循人才流动的规律、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流动机制,也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移民理论研究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2021年8月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学院联合主办,《东北亚论坛》协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论坛(2021)在长春举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日本国大使程永华,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胜今参加会议.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迁移运动在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主要兴趣是集中在从农村迁向城市,很少注意从一个农村地区向另一个农村地区的迁移。当今的印尼正开展这种类型的迁移运动。移民从人口密集的中心岛屿迁向人口稀少、未充分开发的边远岛屿。印尼的移民政策既不同于早期向殖民地的移民,也有别于强制移民——如在非洲某些地方普遍存在的。为了证明这一点,下面将要详细阐述一下移民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它的目的和想法,谈谈移民的制度和规模以及完成移民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通过对苏门答腊、加里曼丹以及迁出地爪哇的调查,总体上完成了对移民背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前言从人口逐渐有可能往国外移动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人口普查可以看出中国新移民的趋势。本文拟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在往国外的人口移动最多的省、地区中,选出可以按时间顺序捕捉其动向的地区,考察将人口输往海外的地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战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改变,海外许多华侨纷纷从原来的侨居地迁出,再次进行移民。战后大量华侨的再移民,使世界华侨人口发生了地区性的变迁,在国际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本文试图从宏观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一些论述和探讨。 (一)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许多中国人被迫离开祖国,移民到海外一些国家,在这些国家繁衍和发展。可是,战后,一些国家的华侨又纷纷通过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人口最为集中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人口偷渡和贩卖层出不穷,难民问题日益严重,区域国家间的移民劳工流动日趋频繁。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移民问题,亚太国家建立了一些专门性的非正式的移民治理区域磋商机制来应对。亚太移民区域磋商机制目前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有效解决亚太地区复杂的移民问题仍任重道远。亚太移民区域磋商机制若不想成为国家的“弃儿”,需要释放潜力,进行更多尝试。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六十年代以来,向曼谷移民不仅规模大而且持续时间长。1980年已有40多万年龄在五岁以上的移民在曼谷住了五年以上,这个数字接近1980年曼谷人口的10%。这些移民当中近30%来自东北部。东北部来的移民约为南部和北部地区来的移民总数的1.5倍。唯有来自首都曼谷四周中部地区的移民才占曼谷移民人口的多数。其实,这些数字  相似文献   

13.
自从六十年代以来,向曼谷移民不仅规模大而且持续时间长。1980年已有40多万年龄在五岁以上的移民在曼谷住了五年以上,这个数字接近1980年曼谷人口的10%。这些移民当中近30%来自东北部。东北部来的移民约为南部和北部地区来的移民总数的1.5倍。唯有来自首都曼谷四周中部地区的移民才占曼谷移民人口的多数。其实,这些数字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末期以来,西欧各国涌入大批移民。席卷西欧的移民浪潮不仅给西欧各国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移民问题已引起西欧以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各方正积极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一、移民的来源和原因目前西欧各国有大量的移民。据美国《时代》周刊1991年8月26日披露,滞留在西欧各国的移民总数接近2000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非法移民或难民,包括在意大利的60万难民、在德国的40万难民);英国总人口中,国外出生的人数占8%,法国达11%。  相似文献   

15.
欧盟国家安全的新隐忧——移民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纪之交 ,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欧盟国家最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之一 ,严重影响到欧盟国家的内外安全和一体化发展。本文采用欧盟有关移民问题的最新资料 ,对欧盟国家各类移民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以及未来欧盟的移民政策做个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一、欧盟国家外国移民现状90年代中后期 ,欧盟 15国共有合法外国移民 180 0万 ,占其总人口的 4.8%。①欧盟国家外国移民的分布并不平均。从下表可见 ,德国接纳的外国移民几乎占了一半 ,是欧盟各国接纳外国移民最多的国家。卢森堡的外国移民占全国人口总数1/ 3以上 ,是外国人口占国…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口的跨境流动性更强,“在当今日益联通的世界,国际移民已经是一个事实,它几乎触及到全球的所有角落……”.①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国际移民人数激增至2.44亿人,比2000年多出逾40%,占全球人口的3.3%.②实际上,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西方便有学者指出,我们已经进入“移民时代”(Age of Migration).③与此同时,国际非法移民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构成了冷战后非传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困扰世界主要国家的“顽疾”.然而,非法移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主要表现在它具有高度秘密性、极强流动性与灵活性等特点,这使得国际社会对非法移民的认识存在不足.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以美国非法移民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数量、分布、来源以及家庭结构、教育程度、职业取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探讨美国非法移民的当前状况及其基本特点,另一方面也希望对非法移民研究范式的探索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之功.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关系的发展,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越来越成为两国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俄地缘教训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状况,远东人口形势严峻,及中俄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都是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关于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移民最早出现在远东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国移民在远东重新出现。随着中国移民的出现,“中国威胁论”等反华言论也逐渐在远东蔓延开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的持续滑坡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导致了俄罗斯人的失衡心理,这是远东“中国威胁论”产生的主要根源。此外,前苏联解体后,远东人口形势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中俄两国人民血缘和文化的差异以及历史上的恩怨也是“中国威胁论”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 言 在新加坡各种族人口比率中,华人所占的比率大约保持在76%前后。这也因为有政府的不懈努力和政策(1)。苦于华人国民的海外流失和少子化所引起的人口减少的新加坡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在香港回归中国之前,积极地接纳了以移民身分从香港来的高学力人员及其家属(2)。其后,新加坡的各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接纳了从中国到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留学并获得学位的中国人作为研究人员和专家。此外,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急速的经济发展不仅加快了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而且加快了两国间人与文化的交流。1965年独立后极度警惕被称为“…  相似文献   

20.
略谈拉丁美洲的移民问题张凡拉丁美洲国家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移民,特别是南美大陆南锥地区曾有大量欧洲移民定居。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又是目前移居美国人数最多的地区。拉美各国国内也存在大量的人口流动。因此,移民问题是拉美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