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毛泽东不喜欢的那碗红烧肉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乘坐的火车驶入山东境内,望着窗外的田野和村庄,他突然通知停车,说道:“我要到老乡家吃一碗红烧肉。”  相似文献   

2.
谁说“笑比哭好”?我就最怕母亲笑。母亲一笑,就露出那孤零零的一颗牙,让我看了心酸。要知道,母亲还不到50岁呀!  相似文献   

3.
王一  宗和 《新湘评论》2013,(22):34-36
反对形式主义,那碗形成主义的红烧肉,并没有给毛泽东带来兴奋的喜悦。毛泽东一生最愿意和农民打交道,对形式主义做派深恶痛绝。但每次出巡,有关部门为了安全,都会通知沿途各单位严格检查、精心布置、重兵保卫、便衣警戒。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乘坐的火车驶入山东境内,望着窗外的田野和村庄,他突然通知停车,说道:“我要到老乡家吃一碗红烧肉。”  相似文献   

4.
女母儿与母儿亲燕子我在城里成了家,便把住在乡下的母亲接来。母亲在临行前仔细地洗了头发,穿着每次出门时穿的那件新衣服,辗转坐车,终于来到了我家。我问母亲到城里的感觉如何,她说:“城里的人太多,车太多,闹得慌。”我说:“妈,那您就不出屋,整天呆在家里。”...  相似文献   

5.
父爱如海     
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在我们兄妹中,他带我看戏最多.但我对吴侬软语似的唱腔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开始痴迷武术,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 母亲曾不无惋惜地对父亲说:“小云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没用.”但父亲回复母亲的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那我就当一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  相似文献   

6.
承受不起     
郝叶蓁 《党课》2014,(17):109-109
儿子快要大学毕业了,我们两口子不禁为他的工作发起愁来。一天晚饭时,我和老婆说到此事,老婆突然眼前一亮说:“你表哥不是局长吗,让他给帮帮忙,肯定能找个好工作!”我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就放下筷子掏出手机拨打表哥的电话。谁知,表哥的号码竟然是空号!好在我存着表嫂的号码。等拨通表嫂的手机一问才知道,原来表哥换了号码。  相似文献   

7.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8.
锦衣微博行     
肖遥 《廉政瞭望》2014,(2):71-71
有笑话说:大半夜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子,拎了很多好吃的站在门外。主人说:“你一定是弄错了,我并没有叫外卖。”“这我知道。”小伙子说,“这是你某个微博好友让我拿给你看一眼的,这是他今天晚上要吃的美食,他手机坏了发不了微博。”  相似文献   

9.
两毛钱激励我改变自己命运 20世纪80年代末,在黑龙江林口县的乡间小路上,一个青年一天水米没进,口袋里只有两毛钱。终于,他看见前面有了饭店。“老板,我想吃饭,但我身上只有两毛钱了,我买4个馒头,你再给我一盘咸菜,行吗?”老板的眼角有一丝湿润。  相似文献   

10.
李秋生 《学习导报》2010,(21):32-33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那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他便问:“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答后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却依依不舍:“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洛依然不死心地问:“既然你喜欢看电影,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相似文献   

11.
雇儿子打工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96-99
那还是多年前的一天,11岁的儿子突然郑重其事地对快乐大叔说:“爸爸,如果我自己挣的钱,我能自己支配吗?”望着孩子那天真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快乐大叔不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小算盘。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生节俭,不务奢华,在使用筷子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上,就表现了他简朴的生活习惯,以及他“甘心做平民,不愿做天子”的崇高人格。 1949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吩咐卫士:“今天我要在家里招待客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你们准备一下。”毛泽东很少留客吃饭,更少亲自吩咐工作人员提前准备,这次如此重视,来客自然特别。工作人员七手八脚很快准备完毕。此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走进餐厅巡查,当他眼光触及桌面上那用旧的瓷碗,特别是那几双霉变后黑乎乎的竹筷子时,觉得毛家餐具实难登大雅之堂,于是便对卫士李家骥说:“你到招待科弄些好点的餐具来。”小李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主任,主席反对摆阔哩。”杨尚昆说:“这次例外,不然人家会笑话我们的。”  相似文献   

13.
笑笑     
退休后,我没事常到市内商业街逛逛。一天中午,我从一家酒店门前经过,突然从对面走过来一个40岁左右的人,看样子像个推销员。他过来拉住我的手说,“啊呀!老厂长,好久不见了。”我一看,这个人根本不认识啊!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人就连拉带拽地说:“走,我请你喝酒去!”  相似文献   

14.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15.
盼年的母亲     
四少 《廉政瞭望》2010,(2):71-71
这段时间母亲有点异常,时不时问我,一“今天几号了?”其实,客厅的挂钟上明明白白显示着日历。终于有一次我被她问得不耐烦,朝挂钟努努嘴说,“今天几号,您自己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母亲叹一口气,“我怎么感觉上面的钟坏了,日期慢了。”  相似文献   

16.
我出生在津南区葛沽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娃子。小时候听母亲说: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有力气、会开车,在生产队是劳动能手。母亲说,“你爸不仅比别人多挣几个工,就是看他会开车,以后日子也穷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母亲嫁给了“没车没房”的父亲,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之后有了我。2002年我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当时,我成了村里的骄傲,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我家祝贺,父亲、母亲更是为我高兴,送我上学的头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还捞了喜面庆祝了一番。  相似文献   

17.
四叔     
魏杭州 《党课》2011,(21):105-106
望着眼前晒着的满满一屋顶麦子,四叔不由得想起1968年,他从部队刚刚复员回家的时候。骑车去一个山区换粮食的事情来。四叔眼睛红红的,抓起一把麦粒。放进嘴中几个嚼着说:“那日子苦呀!”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04,(12)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深邃的理论思考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后,党内外对民主党派都有一些看法。党内一些人对于安排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府的领导职务不服气,发牢骚说,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有些人甚至瞧不起民主党派,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根头发的功劳”。在1950年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著名的一根头发”和一把头发”的讲话,强调我们绝不能忽视民主人士这一根头发,从他们背后联系的人们看,就不是一根头…  相似文献   

19.
宾语 《廉政瞭望》2009,(10):36-38
书记落马官场震动 2009年6月3日,60岁的安徽省巢湖市原市委书记周光全站在被告席上。他头发花白、佝偻着身子,突然情绪激动,像孩子似地痛哭起来:“走到这一步,我对不起党,对不起我80多岁的老母亲……”  相似文献   

20.
郑隆基 《党建文汇》2001,(12):46-46
毛泽东对自己的父母亲,曾这样说过:“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但我到了13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