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课》2014,(6):120-121
当壁虎被动物猎手抓住尾部时,它会突然自动断去尾巴,趁敌人发愣之际匆忙逃走。与壁虎类似,蜥蜴也具有同样的逃生方法。在遭遇危险之时,蝾螈和蜥蜴往往自动断除尾巴。不过蜥蜴比蝾螈更为狡猾,  相似文献   

2.
王威 《党建文汇》2007,(10):38-38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6亿年前,两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转的小行星发生碰撞,产生很多大块岩石急速冲向地球,其中一块最终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3.
《党风建设》2002,(11):25-25
地球上自6亿年前出现动物以来.曾发生过6次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的生物大灭绝,这次比恐龙灭绝还要厉害的生物灭绝事件直接导致了90%的海洋生物种类和70%的陆生生物种类灭绝。  相似文献   

4.
珍珍 《党课》2014,(2):70-70
蜥蜴太弱小了,几乎所有比它大的动物都是它的灭敌。但它却在地球上生存了上万年。其生存之道无非是两个字:适应。它可以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肤色,在黄土地上是黄褐色的;在草丛中则是绿色的……能够变色的蜥蜴常常逃过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劫难  相似文献   

5.
爱心     
<正>印尼的摄影师在自家后花园拍摄了两只可爱的蜥蜴。这对蜥蜴趴在树枝上,头相对,尾巴卷起时组成了一颗"爱心"。  相似文献   

6.
常津生 《党课》2006,(6):48-49
近年来,一些另类宠物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圈子,这就是爬虫。它们是脊椎动物,由两栖动物进化而来,身披鳞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或卵胎生,在陆地上繁殖,如蛇、蜥蜴、龟、鳖等。  相似文献   

7.
颜颖颛 《党建文汇》2007,(12):38-38
最近,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公布了一张电脑制作的图片,图片上显示的是一种远古巨蝎和人类的体形对比。20日,英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共同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史前巨蝎,这种蝎子体长超过2.5米,体重超过400磅(约362.8斤),“能够轻易将人类撕成碎片”,幸好这种蝎子早在3.9亿年前就灭绝了。  相似文献   

8.
崖柏,裸子类乔木,曾与恐龙一起屹立于中生代地球,被称作“植物界的大熊猫”。 1998年,由于在全球长时间没有发现活体崖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这个物种已经灭绝。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9):109-110
在人们饲养的动物中,除了猫、狗、兔、狐、马、牛等温血动物,现在还逐渐流行收养龟、蛇、甲鱼、蜥蜴等冷血动物,接触者被这些动物咬伤的事故屡屡发生。因此,要针对不同动物咬伤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球自6亿年前出现生物以来,先后发生过6次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要数2.52亿年前的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当时,大约有70%以上的陆地生物和90%的海洋生物灭绝,陆地上原本繁盛的两栖类、爬行类和昆虫等几乎消失得一干二净,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和  相似文献   

11.
魏天悦 《党课》2011,(16):115-116
你是否也曾害怕过?是不是觉得这是懦弱的表现呢?其实大可不必为此纠结,害怕是我们人类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本能。如果没有这种本能,人类肯定早就灭绝了。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2):F0004-F0004
蜡染是与夹染、扎染、蓝印花布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印染工艺的传统工艺。现今蜡染在中原地区已经灭绝,传统蜡染工艺主要保留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其中尤以贵州为最。  相似文献   

13.
《学习月刊》2014,(18):F0003-F0003
2014年9月中旬以来,国内外主流媒体大量报道:我国水产权威专家危起伟博士披露2013年下半年以来为曾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事实证明,野生环境下的中华鲟难逃灭绝命运。天峡鲟业数十年的艰辛(网上查询国宝鲟殇,民族的悲哀),在保护和利用中华鲟等17个鲟鱼品种的同时,自主发明了以“为代表的40多项生物工程技术专利,对稳定人类基因、纯正血统、排毒养生;对提高城镇化居民生产、生活、生命质量;对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和澳大利亚、圣尔本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从一只100年历史的袋狼标本中分离出基因,挑选出一种“增强子”和一种能产生胶原质的Col2al基因后,将它们放入老鼠晶胚内,其功能被“启动”,促使老鼠胚胎发育出了软骨。因此,这项最新研究证明从灭绝动物体内提取的DNA能够重新“复活”。袋狼又叫塔斯马尼亚虎,体长1.5米,原产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背上有类似老虎的花纹。20世纪初,野生袋狼因人类猎杀而被灭绝。1936年,圈养的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在塔斯马尼亚岛上的霍巴特动物园里死亡。  相似文献   

15.
子宇 《先锋队》2010,(2):63-63
频繁的台风、干旱、洪水,冰川加速融化,物种加速灭绝。这些都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而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上网、用电、坐车……这些都能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思嘉 《党课》2013,(10):111-113
1:1不是最佳策略 无沦在哪个动物群体中,生儿育女的重任都由雌性来承担。在一个群体中,雌性的数量越多,这一种群产生的后代就越多,种群就会越来越壮大。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一个种群内的性别比如果偏雌性的话,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人都在担心,假如鲸鱼在地球上消失,海底深处那个运转了千百年的神秘生态系统是不是会遭到破坏?可是,亿万年前,恐龙的灭绝并没有带来生态的紊乱,反而出现了科学家所谓的"竞争释放"。哺乳动物的体型在恐龙灭绝之后呈爆炸式增长趋势,拥有了更多的食物资源,进食效率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浅谈锡盟草原建设与保护王耀程草地资源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与合理的管理条件下,它可以更新繁衍并为人类永续利用1反之,则退化甚至灭绝。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质是人们赋予该生态系统的一种巧妙的平衡活动。因此,在处...  相似文献   

19.
张鑫 《世纪桥》2009,(9):80-80,85
人的主体性地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一步步的确立起来,尤其在现代科技诞生之后,人的主体性地位最终确立。然而,长期的以人的主体地位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了自然界长期作为人类的对象而被人类肆意开发,出现了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种种问题。科技作为人与自然的桥梁,对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起着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位朋友问我:你相信今年人类面临末日的大灾难吗? 我说,不相信。 这位朋友大约也是不相信的。他很愿意听到我这样的回答。但是,他又有一点疑惑。他说:无论什么人,把他出生的年份加上他今年的年龄都是99,“九九归一”不是都要归于灭绝,然后重新开始吗?这怎么解释呢? 我算了一下,他说的都是99果然不错。我说,这是每个世纪都有的现象,从公元99年到1999年都是如此。如果这一年人类要灭绝,那么,这已经是第20次灭绝了。可是,历史上并没有到公元××99年就有大灾难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