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好!我认真地看完你的崃信,深为你的担忧打动。我完全同情你目前的处境,也理解你的困惑。我认为,你信中反映的“跑跑送送”的现象,无论是轻是重,都应当引起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1959年,李光耀当选新加坡总理。其夫人柯玉珠语重心长地劝告丈夫说:“你才35岁,无论年龄、资历,都比不上你的其他内阁成员。你只能拿中等的薪金。”她还表示“若钱不够用,就到我的律师事务所来拿。我就是你的后勤部、财政部。”随着李光耀的功成名就,柯玉珠也愈来愈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但她却从不谈政治,不爱出风头,很少在公共场合出现。  相似文献   

3.
大志同志:你好!读罢你的来信,3年“村官”生活的一幕幕不禁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说句实话,我很佩服你,因为你在不断地努力学习,你在细心地观察农村,你在不断地追求上进。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对你说,不要急,慢慢来,农村是大学生“村官”真正的“舞台”,而不是升迁的“跳板”。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会发现你越来越离不开关系了。你的孩子想进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你得去找关系;或者是你的家人生了病要得到良好的治疗,你发现不找关系不行;你符合条件的孩子要去当兵,可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在找关系的时候,你又不得不去找关系;你的单位要提拔一个科长,你有希望被选上,为了不让这点希望化为泡影,你只好去找关系;你想出一本书,那得到出版社去找关系;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为了打赢这场该赢的官司,你得去找过硬的关系;甚至你想举报你单位腐败的领导,你也必须去寻找可靠的关系……有了关系,办起事来就顺水…  相似文献   

5.
论“好处”     
论“好处”“好处”可意会不可言传,玄之又玄。你想办事吗?对不起,先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你磨破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6.
姬建民 《党课》2010,(13):127-127
“三话”即假话、大话、空话,虽非始于今日,也屡经口诛笔伐,但至今仍没绝迹。据报载,某干部的发言被市委书记批评:“你的发言都是空话,你不要再念了,你下去吧。”这条消息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也说“好处”荒石你想办事吗?看有没有好处。没有好处不办事。任你磨玻嘴,跑断腿,也无济于事。你说你条件够了,够条件的人不止你一个。僧多米少,对不起,轮不到你。你说你告,那就告去,告还得有好处,没有好处难告倒。与其拿好处告状,还不如拿好处办事。你说是熟人...  相似文献   

8.
1945年初,抗日联军负责人周保中鉴于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写了一首“小心歌”,让指战员们提防各种危险:“小心酒肉钱财引诱你,小心美丽女色深迷你,小心甜言蜜语欺骗你,小心日寇遗毒沾染你,小心走狗叛徒暗算你,小心法西斯杀害你,小心华丽衣屋拘住你,小心偷安懒散坑了你。”63年后的今天,有人略作改动,提出继续唱响新的“小心歌”:  相似文献   

9.
若干年后某日。你兴致勃勃地去参观一个盛大车展,一进场你就被那辆豪华氢气跑车吸引住了,你和许多参观者一起围着它看了又看。而此时,就在你身后不足30米处,一个衣冠楚楚的25岁左右的男子,露出狰狞面目,正欲引爆一枚自制炸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反恐警察仿佛从天而降,生擒了恐怖分子。  相似文献   

10.
冯仑 《当代党员》2014,(6):76-76
给甲1个机会,给乙300个机会,谁更有可能把握机会呢? 你可能会想当然地选乙,因为乙拥有比甲多得多的机会,当然更有可能把握机会!然而,在判断你的答案是否正确之前,先读读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8,(11):56-58
江云同志: 你好! 读罢你的来信,我深有同感。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然而,世间万象,朋友种种,往往是“成也朋友,败也朋友”一你在信中表达的对朋友既怀渴望之意,又生害怕之心,我认为,你道出了当今干部交友中的一大困惑,很值得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导师:指引你往正确方向前进的朋友。当你的职业生涯遇到困难,他们会为你剖析利弊,为你提供智慧支持,直到你找回自我、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叔 《党课》2006,(9):20-21
那日,快乐大叔去街头的小摊配钥匙。因为是为单位配制,所以在钥匙配好后,快乐大叔要求配钥匙的小贩给一张“收据”。小贩闻之后立马说:“写收据可以,但每把钥匙得多收两毛钱。”快乐大叔不解,小贩说:“又不是你个人的,你是给公家配钥匙,当然就得多花点儿钱了。”  相似文献   

14.
尚霞 《党建文汇》2006,(4):52-52
某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一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家陪你妻子?”该业务员回答说:“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  相似文献   

15.
李佚同志:你好!‘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你曾经经受住了诱惑,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可现在你的思想出现了波动,这既是对你价值观的一个考验,也是对你人生的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6.
“你的老板最近让你做什么?”问这句话的人不是打工仔,而是某高校的一位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而非老师,这是当前各高校研究生们为导师打工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这个年轻人在一开始时并不顺利。他在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学习物理,但他的论文却未能通过。“你非常聪明”,他的教授说,“但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从来不听别人的。”之所以会得到这个评价,是因为这个年轻人相信,“一味迷信已确立的理论是发现真理的最大敌人”。  相似文献   

18.
张墨同志:你好。看了你的来信,我有两个感受。一方面我为你喝采,你敢于解剖自己身上的“机关病”,这说明你是一位有良知、求进步的干部。另一方面我又为你惋惜,诚如你所言,你已经沾染上了某些“机关病”。不过好在你已意识到了,只是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据擅骑者说,拍马的屁股,可使马浑身感觉舒服,马会变得驯服温顺,所以就有了“拍马是为了骑马”之说,这才是拍马的本意。经过慢慢演变,一些阿谀奉承之辈,不管对方的马匹优劣,都要拍拍,并说上一些恭维顺耳的话。这些人,拍马是假,拍人是真,从而使拍马一词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代名词。 值得玩味的是,这溜须拍马、谄媚取宠之技,无需指点,却古往今来代代不绝,绵延至令。你若信口开河,拍马者说:“出口成章,句句良言”;你若独断专行,拍马者说:“敢于负责,办事果断”;你若决策失误,拍马者说:“智者千…  相似文献   

20.
周建波 《廉政瞭望》2011,(13):52-53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被某人“空降”到一座孤岛上,随身携带了一袋谷种和一些菜种,还有一只小鸡。某人对你说,“现在,你的食物得靠你自力更生了。我知道你以前没种过庄稼,也没养过鸡,但是我绝对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然后他坐船走了,剩下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孤岛上谋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