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建文汇》2011,(4):49-49
随着视频网站的走红,“拍客”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如今.各大视频网站的“拍客”人群日渐扩大。他们的作品,从“西单女孩”到“犀利哥”,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几位资深“拍客”透露:“成为一个‘拍客’,只要机不离手、眼不离事,不管你是谁,你多大年纪,都能轻松上手。”  相似文献   

2.
梁峰 《新长征》2006,(9):63-63
那年春天的一个午后.我偶然从爸爸的箱子底下翻出了一封信,信中掉出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顿时让我满面通红.羞愧难当。那是我在大学里写给爸爸的一份“消费清单”。  相似文献   

3.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0,(15):43-43
当“犀利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从天涯论坛走红,媒体铺天盖地,不惜花大篇幅予以或深或浅的报道。就连央视的新闻也从会议报道中省出时间来凑热闹。  相似文献   

4.
继去年的“明明白白消费”年之后,中国消费者协会把今年的消费主题定为“绿色消费”。这是广大消费者的一件大喜事。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活动名称,而且将消费者的消费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起点,带入一个全新的消费境界,意义重大。在此,笔者就绿色消费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何为绿色消费对于绿色消费的内涵,国内外有许多界定,其本身的内容也非常宽泛。国内的一些专家认为,作为环境问题的改变者,每个人应该做到5“R”(每个要素的第一个英文字母都是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  相似文献   

5.
王宁 《新视野》2023,(5):64-73
中国当下的国货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折射了社会结构的不同方面。为了深化对国货消费的认识,有必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国货消费现象进行分析。从全球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国货消费可以区分为“冲突国”有涉的国货消费和“冲突国”无涉的国货消费。与此同时,国货消费有四个不同的维度:政治的、社会(社会心理)的、文化(时尚、国潮、习俗)的和经济(经济传统主义)的维度。这些维度彼此有联系,但也存在区别。人们选择哪一个维度的国货消费,与社会阶层结构有某种联系。从国货消费现象可以看出,消费是一种认同施行,而认同施行涉及认同梯级、认同光谱和认同成本,可以成为消费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刘绍楹 《前线》2009,(11):58-58
曾与一位朋友聊天,偶然发现他戴着一个奇怪的黑色项圈。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玩意儿叫“神奇魔环”,说什么内含金属钛、锗,是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用的。看电视,果然有大吹特吹该产品的购物广告,声称能“活化生物电流”“调节阴阳离子使之平衡”.一连串的“科学”字眼,  相似文献   

7.
“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这是马克思的名言。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能是可能性的铁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决定生产,“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而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一个偶然原因,我给《新疆日报》写过几年新闻言论。记得第一次收到《新疆日报》样报的时候,我感到新奇,因为《新疆日报》的报头虽然是我熟悉的“毛体”,但新疆的“疆”却只有右边的“噩”字!  相似文献   

9.
商务部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确定一个月为“消费促选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以“扩消费、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促销活动。不久前,商务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云消费”     
《当代贵州》2012,(35):59-59
“云消费”的核心特征有三:一是消费“云内容”——消费突破传统店铺面积限制、陈列限制、库存限制,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商品有形与无形的界限,突破商品与服务的界限,消费者所想的,即是商家所提供的;二是消费“云终端”——消费者接触的一切平台都在成为提供消费的终端,包括实体商店、网上商店、交互电视、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  相似文献   

11.
由于偶然的机会,他步入了“安防圈”。创业初期,他从一间15平方米的破旧平房起步,而且只是一个身兼多职的“光杆司令”。十几年后,这个当初从“校办工厂”走出的大学毕业生创建了有着千余名员工、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11,(8):64-64
“画外音”:作为“三公消费”之一的公款吃喝,每年的开销是一个天文数字。群众的疑问是,一顿饭咋能吃掉普通百姓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公款吃喝到底带来多少效益?如此宽松的公务接待制度,又给多少私人消费留下空间?无论如何,公务接待都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而应当接受公众监督,给公众一个说法。  相似文献   

13.
国际社会的“麻烦制造者”李登辉,1999年7月9日在接受德国一家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公然宣称,自“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乱团体,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个中国的内部关系。”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也随声附和,说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的会谈”,“台独”分子吕秀莲则用所谓“远亲近邻”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当局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由来已久,绝不是偶然的。近几…  相似文献   

14.
新新人群的消费特征及对家庭消费的代际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新人群作为一个极具消费潜力的消费群体,即将成为或已部分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本研究基于952份消费特征问卷的分析及访谈,发现新新人群的消费行为具有偏爱超前消费、看淡还款压力等特征,这是追逐享受型消费、追求独特性消费等心理特征的表现。结合新新人群对家庭消费的代际影响,本文认为要释放他们的消费潜力,必须坚持短期补贴与长期引导相结合、合理消费和适度储蓄相结合、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相结合、辩证视角分析行为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短期直补、大宗商品“捆绑式”消费信贷、创新“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信贷”模式、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历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几种运行模式。这三种模式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 ,可以这样简单作出概括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的经济 ,即人们以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为主 ,自给自足 ;计划经济是一种“分配”经济模式 ,即以行政方式由上而下分配生产要素为主 ;而市场经济则是一种“交换”经济。下面试图对“交换”的意义略作详细一点的分析。市场经济是对自然经济的替代。自然经济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一的 ,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消费 ,生产分工不明显 ,产品只是偶然的、个别的、附带性进行交换。而进入市场经济 ,生产的产品是…  相似文献   

16.
一个是东北军富有传奇色彩的统领,一个是国民党至高无上权力者的大公子和接班人:一个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一个是中苏改善关系、促进和谈的礼物;一个是辗转流沛的阶下囚,一个是踌躇满志的监护人。历史有太多的偶然和巧合,又有几许悲怆和无奈,这就是少帅张学良和前任台湾执政蒋经国先生的大半生奇缘。喜乎 ?悲乎 !敌乎 ?友乎 !“西安事变”与经国回国   1936年 12月 12日,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少帅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及其随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少帅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17.
《开开的门》是新蕾出版社2012年推出的一部以成长为主题,表现童年探寻与回归的幻想小说。由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撰写。、书中讲述了小男孩开开在偶然中进入了一扇“神秘的门”,在这扇门内,他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美丽奇妙的世界,领悟了“心中的眼睛”的真谛,伴随着这扇“开开的门”,开开不断成长、成熟……  相似文献   

18.
对"知假买假"者索赔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对“知假买假”索赔;有的地方法院予以支持,有的地方法院则不予支持。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消费权益保护法》中的有关“消费”基本法律特征的规定,使人们对“知假买假”的“消费”身份产生歧义。所以,应尽快修改《消法》,以明确“消费”的身份。“知假买假”作为“消费”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卖假”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理应受到法律的制度。支持“知假买假”索赔可以刺激和鼓励广大消费与不法销售作斗争,制栽和惩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人,从而有效地遏制生产、售销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通过强化对消费的保护,维护消费权益,最终还可以起到净化市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亘古以来,人类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我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破坏的关系。当今人类已经认识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长期坚持和追求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是非持续发展模式。在历经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摸索后,人们做出了实行“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选择。因此,一种以简朴、方便和健康为目标的生活方式一一“绿色消费”一经出现便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相似文献   

20.
严婷 《当代党员》2009,(3):17-18
打造消费天堂,培育消费热点是前提。“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消费是一条河,那源头就是一个个能够吸引消费者掏腰包的产品、项目、点子……特别是最能激发消费者欲望的消费热点。重庆要致力于打造消费型城市,培育消费热点是前提。既要巩固传统消费热点,又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热点,引进和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创新他们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