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坪 《广东党史》2005,(3):48-52
“虹虹歌咏团”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3个年代,她也培育了3“代”人:从1939年2月9日成立起到1941年12月25日日军攻占香港止,被人称为抗日战争年代的“虹虹”;从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香港恢复活动起,到1950年被港英当局无理禁止活动止,被人称为解放战争年代的“虹虹”;从1984年6月在广州恢复话动起到现在,被人称为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虹虹”(简称当代“虹虹”)。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逐渐与粤语、英语比肩,在未来的香港成为一种通用语言。语同音,还要书同文,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未来香港语文的发展趋势。 在殖民教育制度下浸淫多年的香港,学中文很冷僻,学普通话更稀少。因为香港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官方文字是英文。求职要用英文、英语;去政府办手续要用英文、英语,打官司告状也要用英文、英语;电视播映、电台播音即使用汉语也多是广东语(粤语)。所以在香港415所  相似文献   

3.
要说"香港地名的由来,先要从香港岛谈起。香港岛是由香港、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总面积1068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有631.1万,其中97.5%是中国人,语言以粤语、英语、普通话交流。香港位于广东、珠江口以东、九龙尖沙嘴之南。全岛东西长约16.8公里,南北长约3.2至8公里,两天时间就可以步行环岛一周。香港是由一个渔村发展起来的。100多年以来,香港同胞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勤劳和智慧将香港发展成为驰名于世的国际工商业城市,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地区","亚洲四小龙"和"亚太经济明星之一",并被冠以"东方明珠"的美名。香港:“东方之珠”…  相似文献   

4.
吕坪 《广东党史》2005,(3):48-52
(五)“虹虹歌咏团”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3个年代,她也培育了3“代”人:从1939年2月9日成立起到1941年12月25日日军攻占香港止,被人称为抗日战争年代的“虹虹”;从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香港恢复活动起。到1950年被港英当局无理禁止活动止,被人称为解放战争年代的“虹  相似文献   

5.
明德与格物     
2006年,在接受了李嘉诚10亿港元的捐款之后,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把港大医学院改名为李嘉诚医学院。医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就是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医学院毕业生的反对。他们拿出港大的校训“明德格物”来质问校方,一个勉励学生进德修业的学校,这样做,难道不是在告诉学生们:钱才是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香港人对数字的钟情尤其表现在车牌号上。人有户口,车有牌照。暴富起来的港人有靓车后便想配一个与之相得益彰的吉利牌号。比如2、3、8,粤语谐音“易”、“生”、“发”,所以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十个无字头车牌。从1数到10,十分醒目。既然人人都想要,供不应求,于是,港府运输署每两周举行一次特别车牌拍卖。HK1997这个牌照,1984年3月拍卖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大逃港"这段历史又被人们提及。上世纪50-80年代,数十万内陆居民为求生活,由深圳越境香港。直到习仲勋主政广东,设立深圳特区,实施开放政策,"逃港"才逐渐绝迹。同事的父亲和爷爷在1980年从深圳游到香港,她成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和她聊起"大逃港",她笑着说:"香港人都是内地跑来的吧。"她这样讲也不算太夸张,香港是移民社会早已成为共识,有统计显示,每3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是内地移民,但绝大部分都是非法来港。  相似文献   

8.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临近,涉港新闻报道和宣传范围不断扩大,在某些新闻报道和出版物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甚至是有明显错误的用语,值得引起重视。最近,中央外宣办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提出要正确使用涉港宣传用语的意见,规范涉港宣传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提法、用语。1、不能称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可说“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不能把香港回归,说成是“宗主国的更换”,更不能说“中国是香港新的立主国”。2、不能称中国对香港“收回主权”、“主权回归”及“主权交接”,应称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9.
今年56岁的何爱华,曾在政府的多个部门任职,十年前参与了香港政权交接的有关工作。她说,过去的香港,100多年来,政治上其实是没有民主的,香港人只想经济,不想政治。港英政府的重要岗位,很少任用港人。回归以后,我们才真正体会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感觉!“香港的回归,还给了本港企业以公正竞争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0.
从“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国共产党对香港政策的演变及其内在联系王红续在建国后的前30年里,中共中央制定和执行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对港政策。而从1979年初开始,当英国政府主动挑明了香港前途问题以后,邓小平则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1.
剑拔弩张的港澳与按兵不动的解放军 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1947年,港英政府和澳葡当局就已开始考虑他们在港澳的命运和前途了。他们认定: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权大势已去,而他们在旧中国依不平等条约之“法”、之“理”割、租港澳的历史,绝不可能在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己任,从未屈服过外来势力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继续下去。当时的国际舆论,也大多认为中共会乘胜解放香港、澳门,港、澳之“失”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港英政府和澳葡政府开始准备应对之策。 其中,港英政府采取“文”、“武”两策来应对香港之“变”。一是“民主拒共”。港英政府于1947年7月到1949年6月间,“开快车”出台了一个旨在使香港社会走向“港独”式自治道路的“杨慕琦计划”,即通过建设有限度“直选”的市政会来实现“还政于民”和“非殖民地化”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2.
潮涌珠江     
高峰 《世纪桥》2009,(4):8-11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早与西方往来、最早发生东西方文化碰撞、融汇的地区。 一座罗湖桥见证两个时代 1962年,中国经济正面临“三年困难时期”的严重考验,深圳出现了第一波大规模逃港潮。由于港、深两地经济的巨大落差,多达10万之众的人群突然汇集在罗湖桥口岸,连树上都爬满了人,随时准备扒上火车,冲过香港新界。  相似文献   

13.
龙启明,这位已从重庆钢铁厂退休的老人,是国内目前健在的惟一参加过大名鼎鼎的“飞虎队”(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的中国飞行员。逃难踏上从军之旅祖籍广东顺德的龙启明1923年出生在香港一个富裕家庭,父亲龙朝杰,是香港电讯司副司长、香港华员会(在港华人组织,相当于大陆的工会)会长。在龙启明的幼年记忆中,生活在香港的中国人无论如何总是低人一等的。13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去父亲办公室,刚要迈进大门,洋人司长K ay忽然出现在他面前,K ay对着他恶狠狠地喝道:“G etout!Chinsesgobackdoor!(滚,中国人从后门进去)”龙启明只能屈辱地从后门进,见…  相似文献   

14.
<正>柳亚子(1887-1958),苏州吴江人,是我国政界和文化界知名人士,才情卓绝的一代诗人。陈君葆(1898-1982),广东中山人,是香港教育界、文化界爱国知名人士,作家和诗人。香江初会柳亚子和陈君葆分别在上海和香港工作及生活,原互不相识。但缘于机会,1940年底,柳亚子由上海抵港。后由香港新文字学会发起人、政界知名人士张一麟先生介绍与陈君葆认  相似文献   

15.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09,(11):12-12
2009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在港举行 2009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5月26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活动周期间举办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展览、宁夏名特优新商品展、“2009宁港经贸合作推介会”、“塞上江南&#183;神奇宁夏”旅游推介会等,并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本次活动周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二次在香港举办的大规模招商活动,受到香港众多知名企业的广泛关注,签约金额总计853亿元,改写宁夏在港招商引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1950年6 月,我在印度接 到一道别具一格 的调令,是黄作 梅同志从香港发 出的。事情的原 委,颇堪回味。 1948年8 月,我受命从香 港到印度去从事 “文史研究”。 我从此离开了香 港《华商报》, 也告别了耕耘逾 十载的新闻从业 园地。为了申请 国民党当局的护 照,我改名换 姓,解放后难以 还原,沿用至 今,以致除少数 同志,几乎没有 人知道我的真名 实姓了。临行 时,香港工委书 记章汉夫将我的组织关系面交工委负责外事和国际宣传的乔冠华,让他同我保持单线联系。 我在加尔各答附近的和平村(Santiniketan)住…  相似文献   

17.
2011年,西南“咽喉”贵州省,屡屡被香港及境外媒体聚焦。黔港两地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似是宣告黔港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将于今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被英国浸占一百五十多年的“东方明珠”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结果,也是香港同胞坚持爱国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 一、香港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香港自从1841年被英国强占后,香港同胞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与英国殖民者开展了长期的斗争。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英国人占领香港后,1842年10月发布宵禁令,禁止华人居民夜行。为了强迫港人服从他们的统治,又规定了对华人进行罚跪、游行、站木笼、戴枷、鞭笞等刑罚。为此香港同胞与港英当局开展了坚决的斗争,宵禁令一直到1897年6月废除,历时55  相似文献   

19.
1938年初,廖承志离开武汉经广东来到香港。在这里,他见到了离别几年的老妈妈何香凝和姐姐廖梦醒,她们已先期来港,大家能在这里相聚感到十分欣慰。在香港,廖承志很快就建立起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的地点就设在皇后大道中18号,门外挂起的公开招牌是“粤华公司”,表面经营茶叶批发生意。参加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有连贯等人。在香港,廖承志很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既是一位气宇不凡、胸怀博大、学贯中外而作风质朴的人,又性格开朗、乐观,语言诙谐、幽默,而平易近人,和群众打成一片,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小廖”、“廖胖子”,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也很快地开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1940年2月,宋美龄自重庆飞抵香港,住在沙逊路宋霭龄寓所。宋美龄来港后,便邀请住在香港九龙嘉运边道的宋庆龄到沙逊路同住。3月8日,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共同出席了香港纪念“三八”妇女节的茶话会,这是1927年宋庆龄与宋美龄、宋霭龄政治上决裂以后的第一次聚会,因而引起了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