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晓秋 《瞭望》1999,(36)
鲁迅先生1925年4月在《春末闲谈》一文中讲了细腰蜂捉青虫,填在巢里,给孵化出来的功蜂做食料的情况。他说:“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她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用了神奇的毒针,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螫,它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这才在它身上生下蜂卵,封入实中.青虫因为不死不活,所以不动,但也因为不活不死,所以不烂,直到她的子女孵化出来的时候,这食料还和被捕当日一样的新鲜。”用毒针毒害群众,使他有I处于麻痹状态,以便从他们身上吸取营养,这是自古以…  相似文献   

2.
刘茜 《瞭望》2001,(16)
“你们得了病怎么办?生了大病有人管吗?”当记者向一家名叫万隆公司的经理张小强问起这个问题时,他感觉这个问题简直不是问题。他所在的公司是私营企业,当老板雇用他时,已经给他开了较高的工资,他认为生了病当然得靠自己了。 张小强今年37岁,是1996年从机关单位下海到这家私营企业打工的,帮一个文化素质不高的老板经营这家公司。他说老板给他每月工资一万二,比以前在机关里的工资高多了,得了病去医院是自己给自己报销。他说,过去在机关工作时,因为年轻很少生病,根本就用不着公费医疗,因此,当初下海时,这些都很少考虑…  相似文献   

3.
鲁兵 《各界》2013,(10):67-70
大凡上了岁数的上海人都还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滩上的“美丽牌”香烟闻名全国,其牌子的商标头像传说是一位美女许秋韵,开国大典后“美丽牌”香烟便销声匿迹了。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牌香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许秋韵是不是美丽牌香烟的模特,笔者无法查证,这不是此丈考证的初衷,笔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杀害许秋韵的凶手究竟是谁?为何他要杀害上海滩的美女名花。  相似文献   

4.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5.
寓言四则     
一个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禅师点头道:“有的。”他又问:“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禅师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掌指给他看,并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爱情线,这条斜线叫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就是将手慢慢地、紧紧地握起来。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民主》2008,(12):34-34
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介绍。他在讲课或作报告的时候.经常会向听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这30年里.你最熟悉或者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结果,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这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什么会熟悉这句话?为什么会喜欢这句话?在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就的时候,又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相似文献   

7.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2,(18):50-50
学生问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他让学生们从一个果园中走过,每人挑选一只最大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大家回来后他问:满意吗?学生们说: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我们要么选早了,后面还有更大的;要么选晚了,漏过了最大的。苏格拉底笑了:这就是人生: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是公仆还是商人?四川官秀镇公仆和商人,本不难划分:所谓公仆,顾名思义,乃公众之勤务员,其本份应是为人民服务;所谓商人,自然是以商品买卖为手段而追求赚钱的人。这难道会混淆吗?答曰:会!权力进入市场,就会发生这种混淆。比如某地某政府机关的后勤服务部门,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在不断调整。由此,在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管理职能被转移到其他行政机关的情况下,当事人提出起诉时,是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为被告呢,还是由接受该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呢?例如:一公民状告某市房产管理局拆迁许可证违法案,原告请求撤销该拆迁许可证。  相似文献   

10.
“吃皇粮”,这是正在进行的清理整顿军队、武警和政法机关所办公司中非常流行的一个提法。可是这些年,我们的机关“吃皇粮”的状况咋样呢?到底怎么“吃皇粮”呢?一些包括政法机关在内的党政机关开办的经营性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几经清理整顿仍然处于无序状态。这些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一口之间,唇、齿、舌紧密相连。有两个成语典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是“齿亡舌存”和“唇亡齿寒”。《说苑.敬慎》里记了一件事:老子的老师常纵有病,老子去看望他。常组以“过故乡下车”、“过乔木而趋”等人生经验教导老子,要他领悟做人的道理。然后,老师又张开口让老子看,问他:“我的牙齿都掉光了,而百头还好好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上老子心领神会!回答说:“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就是说舌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柔软,牙齿之所以没有了,是因为它大刚强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赵加慧 《团结》2013,(1):4-8
2012年6月,在民革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吴晶当选新一届省委会主委。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会怎么烧?全省近5000名民革党员都在期待着。但是出乎意料地,吴晶在首次和机关干部见面时只说了两句话: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在他44岁那年摊上了个案子,这案子差点要了他的命。有人说,是王安石陷害苏东坡,正史、野史里都有这个说法,真是这样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置苏轼于死地?  相似文献   

14.
施建伟 《各界》2013,(3):82-85
凡李士群参与的所有重要事件,都留下了一连串不解之谜,在这些只有谜面没有谜底的问号里面,一个最大的问号,倒是对他真实身份的认定。因为,来自不同层面和不同侧面的所有悬念,最终都聚焦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焦点:他是谁?他为谁服务?他为谁而死?  相似文献   

15.
精简下来的机关干部何处去?这是当前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精减机构、分流人员的过程中,个别地方在自我“消肿”、裁减冗员中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倾向,使机关裁员步入了误区。误区之一:硬性“摊派”。一些党政机关将裁减下来的冗员,一律安置到企业,似乎企业是个巨大的“蓄水池”、“安置办”。这种将机关卸下来的“包袱”让企业背的做法,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特别是无一技之长,只会“吃斋”,不会“念经”的人到企业之后,成了企业的累赘。由于来自上级的压力,企业又不得不接纳,使企业左右为难。误区之二:拿钱卖“干部”…  相似文献   

16.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3,(14):48-48
刘震云是15岁开始走上文学道路的。那是1974年,他刚当兵。 母亲对他写作影响最大 刘震云说,母亲是对他写作影响最大的人。他说:“我母亲是个卖酱油的,酱油店边上有个书店,她经常拿鲁迅的书看。有一天,她知道我在搞写作,就说:‘你也写东西?这工作不难。’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一位民营企业家仅仅因为解雇了自己公司一名临时工,遭致了惨绝人寰的报复:娇妻在睡梦中被乱棍打死;不足周岁的儿子在血泊中挣扎数小时,心灵受到极大伤害;原本红红火火的企业从此效益每况愈下,几乎瘫痪……悲痛欲绝的民营企业家以刑事附带民事的方式,向凶手提出了302万元的民事索赔,同时鉴于凶手是一群游手好闲、好逸恶劳之徒,不可能有合法财产用于赔偿,又向  相似文献   

19.
一位高僧问一年轻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年轻人答:“成为人上人。’:高僧听后对他说:“你这不是理想,是欲望!”  相似文献   

20.
富翁和狼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三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向导点点头。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