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沉默权的宪法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殷啸虎  房保国 《现代法学》2002,24(1):101-105
本文认为 ,沉默权首先应是一项宪法权利 ,诉讼法有关沉默权的规定 ,无非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化而已。确认沉默权制度体现了宪法保障人权的终极价值目标 ,是民主宪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宪法中公开确认沉默权 ,是符合现代民主政治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马爽 《法制与社会》2013,(21):20-21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是被告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制约公权力侵害的重要手段,起着体现刑事诉讼价值、实现刑事诉讼程序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体系。在刑事诉讼中明确沉默权的规则,并建立配套的保障机制,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正当、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等诉讼价值上进行选择的态度,也能够反映出一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的保护状况和诉讼过程的文明程度。现从沉默权的起源与发展谈起,解析沉默权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沉默权对于发现案件真实的利弊,结合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现状,建议设立有限制的沉默权,从而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梁振宇 《法制与社会》2012,(12):281-282
沉默权制度自诞生于英国以来,一直是作为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被确定的,经过几个世纪的辗转发展,二战以后沉默权制度作为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被各种国际公约所确认并加以规定.但是在我国,沉默权要作为刑事诉讼程序中被确认和保障的诉讼权利,还需要漫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的本质是一种以人性为基础的公民权利.法律要得到有效的施行,则必须与人性相协调、从法律制定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对人性的理解、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护.我国沉默权的缺位,恰恰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性化程度不够的一种反映,本文拟从人性化的视角对沉默权在我国缺位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制度是一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权利的制度,受到各国青睐.同时它作为一种制衡司法机关的手段,同司法侦查对立.因此,只有立足于我国的法治实况,客观准确地剖析沉默权制度,理性全面地审视我国的“本土资源”,才能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沉默权制度,从而追求更高的效率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最佳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稳步建立我国沉默权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默权的确立,有效地保护了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平衡了诉讼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刑事诉讼走向民主化的体现,也是人类通向文明的表现.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程序正义的实现有时可能以实体正义的丧失为代价,片面地强调沉默权,极易放纵犯罪.这与刑事诉讼法的兼顾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目的背道而驰.为此,也需要对沉默权做出必要的限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设想,希望能够对我国未来的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犯罪控制与人权保护的辩证关系论沉默权尚需缓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敏英 《河北法学》2001,19(6):135-136
刑事诉讼中保护人权就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目前沉默权制度的争论,从刑事诉讼双重目的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是否应设定沉默权,是当前沉默权热点中的冷思考。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奉行的一项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刑事诉讼制度。我国尽管加入了有关的国际条约 ,但尚未在法律上将其正式加以确定。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不仅是必需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一 )是国际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和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 )可以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力量 ,维护司法结构的平衡。(四 )实行沉默权制度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五 )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为沉默权制度提供了现实性前提和法律保障。确立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必须首先要克服思想障碍 ,法律障碍和实践障碍 ,为沉默权制度确立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是在英美法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刑事诉讼制度,它具有保护人权、程序正义、维护公平等价值,同时也存在对社会治安、实体公正以及司法效率的不利影响。英美国家在沉默权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使其不致走向极端。我国在引进这一制度时,也应采取有限沉默权原则。  相似文献   

10.
马楠 《河北法学》2001,19(5):89-90
辽宁省某基层检察机关出台的<主诉检察官办案零口供规则>将沉默权引入我国.零口供规则的最终目的是遏制刑讯逼供,但沉默权不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赋予犯罪嫌疑人隐瞒犯罪事实的权利,侵犯了社会利益,与我国立法思想基础相矛盾.因此零口供规则不应包含沉默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