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6月21日,在律师及东平县彭集街道安村村民的见证下,安村党支部书记孙庆元将他投资1100多万元建设的养猪场无偿捐赠给村集体面对外村人的惊讶,安村村民却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们知道,安村的幸福,是孙庆元最大的知足。2010年,一直在外地经商的孙庆  相似文献   

2.
<正>5月15日的《南方周末》刊登文章说,于成龙平生不收老百姓的"火耗"银子,收赋税时也不在升斗砝码上做手脚,这是他做清官的底线。但要说他完全不收老百姓的钱,也不尽然。百姓乔迁新居,于成龙会过去题个匾,写个对联,估计也会讨杯酒喝。但老百姓凑了一大笔钱,让于成龙的儿子拿回去养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小小老百姓"陈伯达在中国共产党内擅长搞理论。他从1939年起任毛泽东秘书达31年,新中国成立后其职务最终升至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伯达在社会交往中有一个口头禅,那就是"小小老百姓"。他不论遇到谁(包括中央负责人身边的警卫战士),双手一抱拳,张口就说:"我是小小老百姓。"陈伯达太谦虚了吧!人们普遍不这样认为。陈伯达遇到一个熟识的20多岁的警卫战士说,我是"一个小小老百姓"。这  相似文献   

4.
最近,某乡党委书记调走,当地许多老百姓说:“送他辆汽车都不多,他确实为这方百姓操透了心、出透了力。”当然,老百姓并没有真的买汽车送给他,就是买了送去,人家也决不会要,但这反映了老百姓对他的爱戴。与这位书记恰恰相反,有的干部调走,老百姓拍手称快,说“早该走了”——听这话就知道这位干部在任期间没有给老百姓做多少实事和好事。从老百姓对这两类干部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 谁为人民群众办事一心一意,竭尽全力,谁半心半意、三心二意,老百姓心里最清楚;谁该奖谁该罚,百姓心里有杆公平秤。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县委书记,手握重权,在75万人的大县干事业,要落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没人提意见,实属不易。但蒲城县委书记王绪刚在位4年,却赢得了众口一词的好口碑。到老百姓当中走走,听听,山山水水间到处都传颂着王绪刚率先垂范、清政廉洁的动人故事。王绪刚出生在蓝田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黄土地上长大的他,最了解普通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所以他对不怜惜老百姓疾苦大吃大喝的坏风气深恶痛绝。他到蒲城初任县委书记,第一板斧就是狠刹伤透民心的吃喝风。一次他听审计局长汇报,有个乡镇以多种名目用于招待,一年就吃掉16万元,气得他夜…  相似文献   

6.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老百姓的利益比天大!"这是旺苍县普济镇党委书记昝绍福的座右铭,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他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身体力行践行"三个代表",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爱民书记",县委多次表彰他为"优秀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7.
周凡  张亮  姚怀胜 《学习月刊》2010,(22):123-123
李扬华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他穿上警服那天起,他就立下了为民服务、执法为民的誓言,而在他从警的10余年里,他心中也确实始终装的是老百姓、想的是老百姓。  相似文献   

8.
知道冯炎亮这个名字的人都说:“冯炎亮是个大老板。”了解他的秉性的人说:“冯炎亮是个一心为百姓的好村官。”与他相濡以沫的西关人发自肺腑地说:“冯炎亮是俺们西关人的好儿子。”从老板到村官,从村官到儿子,冯炎亮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扮演了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个角色的交替更换,都阐释了一名共产党人永恒的情怀,那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里要时刻想着老百姓,装着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我的童年是在饥饿与贫穷中度过的,我创业的过程是与贫穷斗争的过程,也是接济和帮助贫穷老百姓的过程。”从“老板”到“村官”小时候,冯炎亮的家…  相似文献   

9.
"入世"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而"入世"究竟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实惠,又成为热门话题中的聚焦点。有位先生打电话给某报"WTO 百姓热线"说,他了解到,美国的体育博彩搞得很火,他想知道"入世"后,这个领域会不会开放,他能否参加美国博彩。报载,某律师事务所的王先生是个汽车迷,已向某汽车行和某银行递交贷款购车申请。当他知道"入世"消息后,兴奋之余,很快去撤回申请,他说要等"入世"后国外公司在中国提供的汽车消费信贷。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集中起来大致有:"入世"后,家电是否会大幅降价?人民币是否自由  相似文献   

10.
正我叫冷大令,是一名共产党员,现为黔东南州麻江县委组织部派驻河坝村第一书记。在此之前,我曾参与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在基层任职时,我带领村民积极发展蔬菜产业,帮助乡亲们实现增收致富,有幸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也正是这份宝贵的经历让我拥有了丰富的农村、乡镇基层工作经验。2016年,我主动请缨,选派到河坝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尽快跟乡亲们熟络起来,刚到任的第一天,我就同村支书杨万芳等人到各村组自  相似文献   

11.
刘福奎 《党课》2006,(7):59-59
最近,某乡党委换届,党委书记调走,当地许多老百姓说:“送他辆汽车都不多,他确实为百姓操透了心、出尽了力。”当然,老百姓并没有真买汽车送给他,买了送去这位乡党委书记也绝不会要。但是这反映了老百姓对这位乡党委书记的爱戴。与这位乡党委书记相比。有的干部调走,老百姓则拍手称快,说“早该走了”。从这话就能看出这位干部在任期间并没有给老百姓做多少实事和好事。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2013,(9):22-23
<正>我叫杨峰,是乾安县严字乡君字村党委书记、吉林省六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我受命于君字村最困难的时期,用自己的忠诚和勤劳,彻底改变了君字村的形象和面貌。我用了10年,使一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变成一个全省有名的先进村;我用了10年,使一个封建闭塞的落后村,变成一个被各级主流媒  相似文献   

13.
达保,1995年担任兴海县河卡乡幸福村党支部书记,他是河卡草原上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执著把传统的畜牧业与现代大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牧区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李扬华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他穿上警服那天起,他就立下了为民服务、执法为民的誓言,而在他从警的10余年里,他心中也确实始终装的是老百姓、想的是老百姓。在他上任白马派出所所长的那一年,时逢白马镇连续发生了多起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与一位村支部书记闲聊,谈起了关于“官”的话题,听后感觉颇有见地。他说:“现在老百姓评价当官的就用两根手指,伸大拇指,说明这个官确实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好事,老百姓赞成;伸食指,说明这个官没有履行好他的职责,没有为老百姓负责,老百姓在戳他的脊梁。而有些当官的平时也用两根手指,对待上级是大拇指,‘好好好,对对对,您永远正确’;对下级则是食指一伸,‘快快快,干干干,你们必须服从’”。简短的一段“二指论”,道出了为官的真谛:为官者要为所管辖的老百姓负责,即对下负责,为民作主,要争取得到老百姓的大拇指,而不是食指。  相似文献   

16.
《党建与人才》2002年第3期发表了原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副镇长戴成钧的事迹,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读者,我想说说自己的体会。在戴成钧去世的日子里,凡是知道和了解他的人尤其是老百姓都前来悼念和为他送行,以至从汐子镇到烧锅地骨灰堂的13里路程,送行的人们停停走走竟用了3个小时。戴成钧同志之所以能够赢得群众的如此信赖和拥戴,源于他对老百姓有一颗火热赤诚的心,有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百姓心中有杆秤。你是不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干部,老百姓最清楚。戴成钧在乡镇基层干部的岗位上整整工作了16年,直…  相似文献   

17.
杨志强 《湘潮》2008,(11):14-15
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刘少奇是一个政治上严肃,作风严谨、生活朴实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似乎少了那么一点幽默感,人情味不够。事实上,刘少奇作为一家之长,他要担家庭之责,作为9个孩子的父亲,他有教育之任。  相似文献   

18.
提起入驻昌平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昌平区人民法院高级法官邢全亮,当地群众都说他是个热心人,并亲切地称他为"老邢"。"法官肩上扛的是天平。咱就要维护好老百姓  相似文献   

19.
<正>甘孜州乡城县和甘孜县,一个在南,一个在北,虽然两县面积很小,但这几年的变化却很大,说起今天的发展变化,两县的老百姓都为一个人翘起大拇指——"何康林,亚莫热!(藏语:好)"何康林,何许人也?为何南北两县的各族群众都为他点赞?他到底为老百姓做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近了何康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让偏远山乡掉队"  相似文献   

20.
张国财  雨湘  景梅 《新长征》2007,(1):45-46
51岁的韩立军是个收税的,他当过市场税收管理员,当过大户企业税收专管员,也曾管过5个乡镇的600户个体工商业户、95户私营企业。他多次受到县局表彰奖励,被评为优秀税务工作者、国家优秀公务员。2002年被授予县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熟悉他的业户们全称赞他:是一个敢说"不"字的收税官,老百姓还送给他一个"黑脸税官"的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