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刑法思想是其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刑法思想的是其罪刑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罪刑观包括犯罪观和罪刑关系观两部分内容,罪刑关系观又具体包含罪刑法定观、罪刑相称观和罪刑平等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罪刑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罪刑观,其以"自由"和"人性"为价值基础,而以"人民性"为最高价值表达。马克思、恩格斯的罪刑观不仅对当下的刑法学本体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启发意义,而且对当下科学、公正、民主的刑法实践又有着极其重要的观念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罪刑观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采取"自由"和"人民性"的价值指向而成为最具理性的罪刑观,从而体现为最具理性的刑法思想。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天津市70多位宣传干部组团来广东考察学习。大多数同志都是初次来粤,怀着各种既有的先见。从见闻中他们又有些什么新认识呢?记者在一次座谈会上采录了若干发言,感到这些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北方人的广东观“,值得思索。加●后均是各人所言。) 上与下来广东之前,我自己思想中存有这样几点看法:广东是“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物价上去了,人心变散了”;“广东富了,外地穷了”等等。到广东来一听一看,我又有了几点新看法:这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作为"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其建设所遵循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是破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合力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两者有必然联系又有关键区别;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实践进程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经典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来指导现实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厘清了两种社会主义建设路径的异同,开创了一条建设现实社会主义的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路径解读对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影片《金刚川》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创作的,它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湍急的川流之上,那座横跨金刚川岩里渡口,能够帮助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支援金城主战场,赢得金城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关键胜利的那座木桥,一次又一次被工兵连修好又被炸毁而后再度修好……在旁白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一个屹立不倒、令美军费解的战争奇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军""桥"三个视点还原呈现在幕布前。  相似文献   

5.
前卫字典     
婚:古时通昏,一个对女人似乎不那么公平却又十分贴切的汉字。女、昏,婚事到底是使女人幸福得昏过去还是累得昏过去,只有她们自己才清楚。在中国,婚,是你自己最私人的事但又是别人最关心的事,而且这种关心早已社会化、程式化,被浓缩成两个字并几乎出现在所有的表格上:婚否。婚,是一  相似文献   

6.
脱身妙招     
布森是个钓鱼迷,只要一有空闲,他便会约上好朋友洛克去钓鱼。这天天气晴朗,两人又带着钓具出发了。一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当地最有名的钓鱼圣地——圣日那湖。  相似文献   

7.
一、应报主义真的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吗 过去二、三十年来,世界变化剧烈,死刑政策是其中一种.1977年时,全球有16个国家全面废除死刑①,到了1988年底,总共有35个国家废除死刑(Hood,2009:5),到了今天,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废除了死刑.剩下58个未废除死刑的国家中,仅有18个在2009年时仍在执行死刑②,其中中国的执行死刑人数是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尽管中国每年执行死刑之人数,一向被其视为国家机密,但是非官方的报告显示,1997年到2001年间,中国每年平均执行死刑约15,000人(陈兴良,2006),2009年约5,000人被执行死刑,这个数字虽然下降,还是超过各国执行死刑的总数.  相似文献   

8.
蛆缸定律     
李开周 《法制博览》2009,(10):72-72
西汉最红火的时候,全国有六千万人,几场仗打下来,只剩不到三千万,经过东汉百余年繁衍生息,总算又回到六千万的水平。隋朝最红火的时候,全国有五千万人,几场仗打下去,只剩不到三千万,经过唐朝二百年繁衍生息,不仅回升到原来的水平,还飙升至一亿六千万,创了记录。可惜这个记录不经破,几个军阀一掐架,它又噗噗地瘪下去了,瘪到北宋初年,只剩两千七百万。  相似文献   

9.
去年,香港各区议会选举出现了竞选高潮,各候选人均拿出看家本领——在宣传标语上频频抛出新招请看以下几例:“正气凛然.从容就义”八个大字写在横额上面,下面再写上“请投某某人一票。”看了真令人啼笑皆非!“畀D贴士都好啩(给点好处都应该吧)!”这又是一幅宣传标语,盈尺大字,中西合璧,又全用广州方言,可谓另辟蹊径。有一幅助选的标语颇有幽默感:“你问我边(哪)个最正(醒目)?我话×××最正!”一问一答,诙谐中见真意,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人人都说刘倩卿——卿姐是个难得的心地很好又老实地道的老好人,单位里的姐妺们有什么心事都喜欢跟她倾诉。然而,老好人也有自己的心事。35岁的卿姐最大的一桩心事便是面临下岗的困扰,想想自己年纪已大学历不高,又没有什么伶俐的口齿和厉害的交际手段,而且,家里又有老有少……这以后,如何是好?在朋友的介绍下,卿姐尝试去做保险。本来老好人做保险推销最容易,良好的人缘和关系网是最好的客源资本。然而这个老好人刘倩卿,却又心事重重。  相似文献   

11.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两岸,扼黑海出入之关口,控欧亚交通之要冲,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爱琴海、地中海惟一的海上通道,也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枢纽.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经历了欧亚大陆2500年的荣耀和刀光剑影之后,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横跨在亚欧两个板块之间的城市,已经超脱得能包容一切矛盾:既有披着神秘面纱的执着信仰,又有超短裙的时尚;既有最古老的手工艺,又有世界高新技术;既有东方的传统,又有西方的激情……走到当地人中间,体会这个交织着梦想、孕育着文明、见证着历史的欧亚无冕之都,往往会产生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两种维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吾辈 《南风窗》2012,(2):40-41
通过正常的渠道不断释放社会压力,就不会形成矛盾的积压与叠加,一个单纯的经济纠纷或者基层矛盾就不会演化为集体泄愤的非直接利益冲突。2011年年底,发生在广东的两条并非大事件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一条是官方消息:广东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不再需要挂靠主管单位这个"婆婆"。另外一条是民间消息:广东有地方农民工上街"散步"讨薪,打出"还我血汗钱"、"我要吃饭"等横幅,沿途警车开路护航,疏导交通,维持秩序。这两条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的消息,却都获得了网民的普遍好评,一改网络"沾官必骂"、"逢警必反"的定律。  相似文献   

13.
王佳玲 《法制博览》2015,(6):290+289
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种让人为之神往、为之期待的境界。而政治自由更是关乎每一个公民同国家的关系,它涉及到平等、权利及权力。马克思理论中包含有大量的政治自由思想,马克思对其有着丰富详实的诠释,他终其一生,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之政治自由目标而奋斗不懈。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有别于其他流派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主张针对弱者的自由,从本质上散发着大众化、平民化的特征。同时,马克思尤为强调个体的自由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他的政治自由思想包括作为权利的政治自由之内容和作为结果的政治自由之实现。马克思认为政治自由是可求的,是实质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政治自由。其理论拥有的实践特征是同其他政治自由思想最本质区别。马克思惯以于批判中创新和创建,他在批判卢梭、康德、洛克、黑格尔等人的政治自由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其迥然不同的政治自由思想。其思想本体看似不如康德等人的哲学思想系统性、体系性强,但纵观其著作,不难发现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在其著作中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的政治自由重视人本身,把政治自由的实现定位在从生产力的变革到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用其他自由的实现来推动政治自由,又用政治自由来保障其他自由。马克思政治自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也正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归宿,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因其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征,内容具有现实性、广泛性的特征,对于指导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值得我们不断的深入发展和挖掘。  相似文献   

14.
换锁     
霍寿喜 《法制博览》2011,(12):52-52
办公室的门锁太旧了,局领导研究决定:全部换成新锁!职工们自然都很高兴,但最高兴的,还是传达室的老张头:整整三十五个办公室呵,“换锁工程”必将使老张头又能挣些“辛苦钱”。这两年,局里一有什么手工杂活,多半都给老张头干(报酬当然是有的)。老张头能吃苦,又一脸憨相,局里上上下下对他都不反感。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一个经常接触洋人的旅游界朋友,对我说:“你说,外国人来咱们中国,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是交通不便吧。”“不是。”“是打长途电话难?”“也不是”,朋友皱着眉头说。“是上厕所外国人在中国最怕上厕所!旅游途中憋急了,找不到方便的地方;找到了,又因为那地方又脏又臭而不敢进去。”嗯?嗯!我不怀疑,也许洋人在中国确实最怕上厕所。广州有个读者,曾投书报社叙述他经历的一件事:“我路经新落成的天河火车站,到公厕方便。走近公厕、一股臭味扑鼻而来,但见  相似文献   

16.
李剑鸣 《法制博览》2013,(3):291-292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自由的观点,对自由与法律的关系也有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法律的使命在于保障人民的自由并规定自由的界限,而自由在被法律限制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法律必须尊重自由的客观运动规律,才能增强法律的调整作用。只有限定自由范围的同时又保障自由的实施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这些对自由观和法律观的论述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面,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晶  方卉 《工会博览》2009,(3):152-152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人(今属河北),字孝达,又字香涛。张之洞乃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一生功业彪炳,有代表作《劝学篇》传世。本文即以《劝学篇》为中心,讨论他的读书方法,以此窥测张氏的读书思想,或可为我辈借鉴。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 《法制博览》2010,(14):30-31
我二十七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她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而让我最温暖的也最牵肠挂肚和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她诞生于爱,成长于爱中,是我的淘气,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也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19.
正久居喧嚣,太过规律的生活和压力以及越发浑浊的空气都让我迫不及待地找个出口。想看海,这是心里发出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声音。因为有了婷的相伴,这种冲动更是越发的不知收敛,于是便有了后续的一切:上网查资料、订机票、订旅馆……回想起那个准备过程,既过瘾又充实。终于,带着厚厚的攻略本子和行李,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2014,(3):77-78
一、精英齐聚达沃斯,唱响中国“好声音” 1月22日,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又称:达沃斯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开幕。本次年会主题为“重塑世界格局对政治、商业和社会的影响”,会议倡导世界各国“拥抱破坏性创新”、“取得包容性增长”、“满足社会新期待”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本届冬季达沃斯又刮起一阵强劲的中国风,涉及中国的议题多达八个。中国政治家、企业家和学者又一次积极地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坛上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