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瞭望》1998,(1)
全球要闻(1997年12月22日-28日)若斯潘首访非洲法国总理若斯潘从12月17日起先后对摩洛哥、塞内加尔和马里3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他出任总理以来首次非洲之行,是法国确立新非洲政策的重要外交行动。若斯潘在抵达马里时说:“法国和非洲国家是兄弟关系...  相似文献   

2.
古巴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 ,不断调整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 ,使外交取得了进展。当前古巴外交的重点是打破美国封锁 ,重新构筑对外关系 ,扩大生存空间 ,改善国际环境。刚刚过去的1999年是古巴外交十分活跃的一年。去年11月 ,古巴在首都哈瓦那成功地主办第九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15个拉美国家元首、西班牙国王和首相、葡萄牙总统和总理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去年全年 ,共有33个国家元首(不包括出席上述首脑会议的国家元首)先后访问古巴。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先后访问了委内瑞拉、巴西等国 ,并出席了6月份在里约热内…  相似文献   

3.
法国独立外交的胜利本刊特约记者杨京德巴黎专电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伊拉克达成协议之后得到了缓解,法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新闻媒介称,法国努力促成了联合国与巴格达的协议,在阿拉伯舞台上恢复了法国的形象,并使联合国部分摆脱了美国的控...  相似文献   

4.
郑若麟 《党政论坛》2008,(22):44-45
针对中法关系前景中存在的阴影,法国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无法保持沉默,要求对华外交重返戴高乐路线的呼声正在起来,文汇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法国战略分析研究所所长弗朗索瓦·杰雷。  相似文献   

5.
有关科索沃问题的朗布依埃和平会议以失败告终后,法国积极参与了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法国希望依靠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来迫使米洛舍维奇就范,既可以通过轰炸行动削弱南的军事力量,同时又能把西方的和平方案强加给贝尔格莱德。然而,法国与美国在对南动武的目的上似乎有所差别。美准备通过北约的行动来进一步控制巴尔干地区局势,从而巩固对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导地位;而法则希望以炸迫和、最终达到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目标,以保障巴尔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法国始终没有放弃外交努力的机会。法国寻求外交机会的特点是支持俄罗斯发挥…  相似文献   

6.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八月七日又一次踏上了与古巴一海之隔的科苏梅尔岛,开始了他对墨西哥的第二次正式访问。 正象一九七九年五月第一次访问一样,他这次也是只到此岛为止,始终没能走进首都墨西哥城的大门。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卡斯特罗三年两访墨西哥,都未能进入首都,吃了闭门羹,这在国际惯例上是罕见的。 这次卡斯特罗访问墨西哥,是他秉承苏联旨意,千方百计想挤进南北首脑会议碰壁后,当外长预备会议  相似文献   

7.
谢荣 《瞭望》1997,(42)
欧洲出现外交新动向●谢荣近来,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外交显得十分活跃。从8月底至10月上旬德国总统赫尔佐克、法国总统希拉克、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相继访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0月9日至10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出席了欧洲委员会首脑会议。俄罗斯最近...  相似文献   

8.
夏微雨 《党政论坛》2010,(10):30-30
前不久,法国前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在接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访时,针对“后美国世界”、“中国威胁”、“混乱的西方”等问题,提出了一套现实主义的观点,并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就一些现实问题达成一致,以将中国拉入西方的阵营。韦德里纳是法国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南亚———大国利益新的交汇点●张文木1998年将是南亚大国外交活跃的一年,随1月意大利总理访问印度之后,美国、俄国、法国总统都决定在今年适当的时候访问南亚,南亚大国外交骤然升温。南亚是世界石油中心的侧翼,在大国全球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印度和巴基...  相似文献   

10.
叶扬 《侨园》2004,(2):26-27
陈久长是带着上山打游击的思想准备去古巴赴任的。这位“先下海后上山”的中国前驻古巴、秘鲁大使,以其独特而惊心动魄的外交经历,在那片热情的土地上种下了友谊的种子。退体在家的陈久长笔耕不辍,忆述自己眼中的传奇人物卡斯特罗,并结集出版。为此,古巴政府专门在驻华使馆为他的书举行了首发式,以此褒扬这位中国友人的美好情谊。从农家走向世界的第二代外交官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主席将于9月2日至12日先后对俄罗斯、乌克兰进行正式访问,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我国国家主席首次出访这3个国家,是今年以来我国采取的又一重大外交行动.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矛头再次对准叙利亚,令中东地区本已动荡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安与关注。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案国际调查委员会负责人梅利斯10月20日向联合国提交了他的首份调查报告,指责叙利亚安全官员涉嫌卷入这一事件。美国政府立即抓住机会掀起针对叙利亚的新一轮外交打压,会同法国和英国于25日在安理会散发了一项威胁对叙实施经济或外交制裁的决议草案。美国的矛头再次对准叙利亚,令中东地区本已动荡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安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活跃的中国外交魏国强1994年新年伊始,我国外交就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等相继出访欧洲、东南亚、非洲、法国及美国。与此同时,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黄长烨、柬埔...  相似文献   

14.
法国在非洲开展全方位外交本刊驻巴黎记者沈孝泉更新与法语非洲国家关系传统模式开拓法语非洲国家以外的外交空间法国总统希拉克6月25日开始对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安哥拉4个南部非洲国家进行了一周的友好访问。希拉克自1995年5月出任总统后已多次访问非洲...  相似文献   

15.
面对美国的制裁,古巴近15年采取渐进式的改革开放原则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今年7月底因胃肠出血而接受了手术治疗,在此后他康复期间,有关他病情的传闻就经常传播到世界上。10月上旬,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发表讲话时说,卡斯特罗正在逐步康复并已开始部分工作。在卡斯特罗领导下,古巴革命胜利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背景下,法国面临着各种广泛、深刻、尖锐的问题,本文以“全球化与转型中的法国”国际研讨会中法两国学者的观点为基础,从法国的社会经济模式、法国政治与民主制度,法国文化、外交等方面,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法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和调整。  相似文献   

17.
赵启正 《民主》2008,(12):31-33
在200年前,我们中国人可以不知道欧洲也不知道美国.照样生活得挺好。但现在不知道欧洲、不知道美国,可就不行了。那么,我们说一下“公共外交”的概念。外交,传统认为是政府之间的事情,外交部对外交部.或国家领导人对国家领导人,这叫“政府外交”。无外乎解决双边关系,如果到了联合国就是解决多边关系。“公共外交”也可以翻译成“公众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的不一定是政府间的内容.如果说我们的国际广播电台是国语的,  相似文献   

18.
外交故事:及时澄清中国军方人士“核战论” 2003年我结束在法国的工作回到国内.当时听到一种说法.说是中国正处在第三次百家争鸣的时期.开始我并不大明白.后来看到网上的各种言论,才发现真是在一种争鸣的状况下。当时跟中国的外交学界接触时有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有一家报纸,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出新的变化,中国外交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面临着新的调整与转变。多边外交的兴起成为这一阶段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能否恰当运用多边外交,既是衡量大国外交风范的标志,也是中国走向“合作性崛起”的关键。本文试从多边外交的概念入手,在概要分析新世纪中国多边外交发展背景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各大国都在调整自己的政策,以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在欧洲,在这方面动作比较大的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法国,另一个是德国。法国的目标是,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与美国抗衡。 希拉克总统自1995年上任以来,从法国自身实力、地位、条件出发,采取务实态度调整法国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中推动欧洲建设,使它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从战略高度调整发展与世界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大力开展全方位经济外交,保障法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