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及时、准确预警预报全市灾情,科学客观地评价灾害信息员工作绩效,增强基层灾害信息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近期,安徽省滁州市发布了《灾害信息预警预报考核奖励办法》,对考核达标的灾害信息员进行奖励,该办法自2012年4月1日起试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及时、准确预警预报全市灾情,科学客观地评价灾害信息员工作绩效,增强基层灾害信息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近期,安徽省滁州市发布了《灾害信息预警预报考核奖励办法》,对考核达标的灾害信息员进行奖励,该办法自2012年4月1日起试行。  相似文献   

3.
首批1397名灾害信息员获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灾害信息员主要承担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接收和传递、灾情信息收集和报告、灾害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职责任务,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  相似文献   

4.
灾害信息员是民政部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接收和传递、灾害信息收集和报告、灾害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任务,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5.
周璇  王瑛 《中国减灾》2013,(11):48-49
灾情信息是有效开展救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灾害信息员及时、准确地报送灾情信息,不仅关系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关系党委政府能否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和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切实提高灾害信息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通化市灾害信息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夯实救灾工作基础,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对全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
林毅 《中国减灾》2023,(7):22-23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在灾情报送制度、队伍管理、业务培训和软硬件投入等方面下功夫,确保灾害信息员在灾害来临前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先期处置突发灾情险情,第一时间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灾情信息是救灾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的工作成效。及时快速、客观准确的灾情信息,是各级党委政府掌握灾情动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的前提,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省将防灾减灾体系构建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深化"减灾—备灾—救灾—灾后重建"四位一体救灾思路,实现防灾减灾与灾害救助并重,救灾工作向灾前防控和灾后重建拓展延伸的新格局. 完善灾害预警机制 做到灾害险情有预警 四川省充分发挥省减灾办综合协调职能,以险情预警和灾情会商为平台,与多个涉灾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基本实现灾情参数即时共享.在突发天气过程中,气象等部门及时提供最新雨情、水情、汛情和地质险情,提前发出预警预报.依托村、镇、县、市四级灾害信息员网络,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到县、乡、村、组、户和施工单位,提前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由于灾害信息员培训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会商预报准确率较高,为提前组织转移群众赢得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2,(7):37
延安市属陕西省自然灾害多发区,如何做到及时掌握灾情、启动预案、落实自救措施,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灾害应对历练中,延安市着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把灾害预警触角延伸至最基层,畅通了灾情信息传递渠道,有效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2,(4):37-37
延安市属陕西省自然灾害多发区,如何做到及时掌握灾情、启动预案、落实自救措施,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灾害应对历练中,延安市着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把灾害预警触角延伸至最基层,畅通了灾情信息传递渠道.有效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湖北政报》2010,(12):41-43
<正>鄂环办[2010]70号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有效地提供环境质量状况信息,满足政府决策及公众环境知情权益的要求,推进全省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湖北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4.
灾情信息是灾害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涉及灾害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灾前监测、灾中救援及灾后救助中,有效的灾情信息采集与报送手段,对于灾情分析、灾害预警、救援决策等方面都具有关健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灾情信息的采集与报送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为了进一步拓展灾情信息报送的手  相似文献   

15.
田琳 《中国减灾》2023,(7):24-27
<正>灾害信息员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上报的关键力量,在提高基层灾害应对时效、降低灾害损失影响、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多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各种举措,不断建强队伍、夯实物资、落实保障,提升了各级灾害信息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充分发挥了他们在灾情统计报送、灾害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等方面的作用,使其更好地成为百姓安全的“守护人”。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河南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省长李成玉二○○五年七月四日第一条为了规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率,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是指由有发布权的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而向社会公…  相似文献   

17.
陈铁军 《中国减灾》2011,(10):61-61
近年来,山东省滨海市无棣县民政局与县气象局紧密配合,双方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联合开展灾害信息员队伍和社区减灾建设,加强灾害信息共享和灾情预警、预报、评估工作,共同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双方将加强与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灾情信息是灾害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涉及灾害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灾前监测、灾中救援及灾后救助中,有效的灾情信息采集与报送手段,对于灾情分析、灾害预警、救援决策等方面都具有关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3X):43-43
<正>三原则灾前防——未雨绸缪指根据气象灾害的前兆,气象部门做出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灾对策,落实防灾措施,还包括增强人们防灾意识和软硬件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工作。灾中抗——应急避险灾中抗是指在灾害发生时指挥系统根据抗灾决策和措施及时采取抗灾行动。灾后救——伤害急救灾后救是指气象灾害发生以后,相关部门迅速开展灾情调查评估、筹款筹物救济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在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方面取了很大进展,初步建成了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但山洪监测预警水平、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地震预警预报以及预警预报信息发布能力等与美国、日本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推进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