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在对台工作和处理两岸关系方面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适时提出两岸同胞"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念,以中国梦凝聚两岸人心,明确共同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是两岸同胞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巩固当前两岸和平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以经贸为重点持续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平等协商,全面推进和发展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朋友圈在刷屏,网友在热议,国内外舆论在高度关注。"历史性突破""载入史册""带入了新局面"成为传播热词。这是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以来的舆论效应。其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意见成为人们关切议论的核心议题。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第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第四,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四点意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深刻把握两岸关系的历史大势,深刻把握两岸  相似文献   

3.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经过两岸同胞长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强劲的动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再次呼吁,两岸同胞团结起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一周要闻     
<正>习近平就两岸关系提5点主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5月4日在会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就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即:反对损害两岸关系政治基础言行、努力扩大两岸民众受益面和获得感、实施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来往措施、国共要勇于面对两岸政治分歧和难题、中华民族复兴要两岸同胞一起来干。国家旅游局公布游客"黑名单"国家旅游局5月7日公布了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共有3起不文明事件的4名当事人上榜。含档案号、姓名、性别、籍贯和不文明行为事由等在内的不良记录,将被保留2年到10年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福建作为80%以上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在对台文化交流上的独特优势无可替代。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更好地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融洽两地同胞感情,是福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突出法治在对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化解两岸政治分歧、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推进国家统一上,习近平强调: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现和推进国家统一。习近平对台法治思想指出了两岸塑造共同价值的重要载体——法律,通过法律塑造两岸共同价值——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共同反独、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张仕荣  刘金鹏 《党课参考》2023,(Z1):228-237
<正>学原文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胡云 《理论导报》2013,(5):26-28
道教作为中国现行五大宗教之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是能够联结海峡两岸人民"民族心理"和情感的重要纽带。江西道教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努力扩大赣台道教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对于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争取台湾民心、抵制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把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提  相似文献   

10.
郭玉亮 《实事求是》2004,26(4):20-22
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民主,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是近代所有中华儿女矢志奋斗的光荣梦想.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建国后,毛泽东等中共党人对如何实现中国的崛起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由于受当时国内外形势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并未能实现在和平中崛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中共党人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科学判断出"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对外推行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为核心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内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开创出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征的"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揭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在此后的百年历史发展中,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三大历史性事件标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座里程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回眸五四运动百年风云、展望民族复兴新的征程,三大历史性事件、三座里程碑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生前曾说:“我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逢双的大会,我都没有参加。”这是指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召开过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出席了四次,并且是逢单数的,即一、三、五、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四次大会中,三大对毛泽东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和《青春》中以"白首中华"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而以"青春中华"来喻意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是文中使用了"中华之再生"、"民族之复活"等具有民族复兴之思想涵义的词汇,这些都是对清末民初萌发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不久,在《新中华民族主义》和《新中华民族主义》中,他不仅第一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同时还提出了"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而"中华民族之复活"思想的提出,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的基本形成。李大钊还探讨了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或"复兴"的问题。十月革命前,他把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中国青年的身上,这也就是他写着《〈晨钟〉之使命》和《青春》等文、呼吁青年努力于"青春中华之创造"的重要原因。十月革命后,他把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的希望寄托在了马克思主义的身上,走俄国Bolsheviki的道路,这便是李大钊对实现"中华民族之复活"或"复兴"的道路选择,也是他能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杰出代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这是对同胞之爱、手足之情的生动表达,也是对台工作的重要理念和主要措施,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3,(2):63-63
《复兴之路》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栏目组编写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三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本书按照这一主旨,沿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展开叙述。其中,上篇和中篇记叙1840年至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之间的史事,下篇叙述十七大之后至今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重大而典型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正>吴元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两岸关系,寄望两岸同胞携手共圆中国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正>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于2013年9月16日在北京联合主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和领域,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贡献,研讨了毛泽东的思想、生平和风范。本刊从这次研讨会的大会发言和论文中,选取19篇文章,加上一篇会议学术总结,编成这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专刊,以反映现阶段学术界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历史中,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创造和积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三大成就: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三大成就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实现现代.化找到了科学正确的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19.
正党成立后设中央局于上海。1922年5月,共产国际代表就曾主张将中共中央局和党的整个工作重心迁到广州。陈独秀在中共三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准备召开党代表会议,所以我们就把中央委员会迁到广州。"那么,为什么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一定要在广州召开党的三大呢?广州是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长期进行革命活动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在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仅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更需要文化繁荣昌盛的软实力。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源泉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落脚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特征,路径在传承与创新,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