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其救助需求在瞬间达到峰值。本文从"浪涌能力"出发,分析了"弹性"需求对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的影响,建议通过物资储备结构体系的优化来提升其物资供给的峰值能力。"浪涌能力"与"弹性"灾害救助的关键和前提是救助需求评估。与常规自然灾害救助不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广、程度深,大量人员受灾需紧急救助,尤其是突发性灾害发生后,瞬时内数量巨大的人口需救助。然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概率低,平时所储备的灾害救助物资无法满足瞬  相似文献   

2.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因其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利用"灾害、危机、风险"三个概念,以"灾害"为中心整合形成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的综合分析框架,具体分析了渐发性特别重大灾害和突发性特别重大灾害综合性、全过程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1978年以来,中国重特大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特大灾害足有40次以上,平均每年1—2次甚至更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仅国家层面启动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就有5次之多,这些灾害所具备的致灾因子超强、发生概率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严重、灾害影响范围大、灾害影响时间长等特征十分明显。对比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芦山地震和云南  相似文献   

4.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因其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作者从自然灾害救助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中蕴含的科学问题。为丰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研究内容,提升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从本期开始,《论坛》栏目将连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中的科学问题探讨"系列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因其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恢复力(Resilience)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和新范式,对其的研究也逐渐从早期的生态恢复力转向社会恢复力,尤其是社区恢复力。本文作者指出,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救助过程是满足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重建与恢复条件的过程,恢复性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综合恢复性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的社区化。  相似文献   

6.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因其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脆弱性是一个由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共同决定的综合词汇,而社会脆弱性则与灾害风险和损失息息相关。本文作者提出,社会脆弱性从根本上导致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的差异性,而"政府-社会-企业"多元参与则能更好地满足差异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损失综合评估的功能定位全面掌握一次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是应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对支撑灾区开展恢复重建、不断完善优化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独家策划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进行解读,以加深工作人员对其的理解,促进后续工作的全面铺开落地。为及时、全面、客观反映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科学开展灾害综合评估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等,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6月17日正式印发执行。制度目的意义《统计制度》明确规定了报表构成、填报指标、报送程序和组织方式等,规范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的内容、相关标准、上报工作机制和具体工作程序,标志着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上报工作体系的形成。从汶川地震等四次大灾的损失填报实际情况看,由于报表内容的临时性和上报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在  相似文献   

10.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7号《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已经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年七月八日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政报》2010,(11):4-6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7号《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已经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年七月八日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政》2010,(8):39-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7号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已经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 二○一○年七月八日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17-118
据新华社7月14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7号《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已经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年七月八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第三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16-17日,由民政部救灾司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培训班在北京举办。2014年7月16-17日,由民政部救灾司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国家减灾中心党委书记李保俊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78名民政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从编制过程、制度内容、报表和指标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山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已经2017年11月17日省政府第1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省长龚正2017年12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救助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救助资金和物资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85号《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已经2016年1月4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省长王国生2016年1月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灾害预防第三章应急救助第四章灾后救助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月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85号公布根据2021年1月2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