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政  李力  韦旭 《当代广西》2006,(21):34-35
目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建立健全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课题。去年底我国已完成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今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全国性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究竟如何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哈尔滨停水事件对我们进行这一机制建设有何启示?我们特采访了广西财经学院马世俊教授。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1,(11):20-24
北京。和生活其中的人们一起,正迈向现代化。它壮丽、繁华、拥挤、忙碌。在多数时间。还算安全。 但是。随着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频发,这座被称为“祖国心脏”的城市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露出了脆弱的一面。同样,这也是全世界所有现代化城市的“命门”。“9·11”事件、伊朗地震、东京沙林毒气事件、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东南亚暴雨洪涝灾害……灾难不停地提醒我们。  相似文献   

3.
伦敦爆炸案提醒我们,在恐怖主义泛滥的年代里,可以说没有一座城市是安全的,我们应该从加强城市安全着手,特别是从相对薄弱的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隐患着手。地铁是城市中的大容量快速交通工具,也是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标志之一。地铁系统的完善和密集度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经济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然而,地铁自出现之日起,就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由于它是一个地下的密闭轨道系统,通风管道系统比较脆弱,因此很容易给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机。此外,地铁还是大城市中陌生人聚集最多的场所,由于客流量巨大,司乘人员几乎无法对每一个进入地铁的人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4.
对今天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说,空调和暖气早已司空见惯,绝大多数人恐怕也已经忘记了上一次被冻得瑟瑟发抖是什么时候.正因为这样,今年入冬以来,祖国一南一北两座城市(河南郑州、贵州毕节),七条生命仅仅因为寒冷而先后逝去的事件让我们难以置信,也触动我们对当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1992年10月21日,一个晴空万里的下午,一部分未来的东广记者、编辑们登上上海外滩的电台楼顶,眺望阳光下的上海全景,心胸宽广,豪情奔放。我们凝神地思索着:在这座城市里,每天在发生着多少事件、多少变化,今后出现在我们东方新闻广播中的报道,是不是那些最有意义的事件?在特定的时段里,我们为什么去作这样的采访报道而不去作那样的采访报道?我们为什么会抓住平庸而放掉了重要、捕捉黯淡而遗漏了辉煌?作为东广记者、编辑,我们有理由经常这样询问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各种变革调整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公共安全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正处在突发公共事件易发、频发、多发期。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了多起地震、洪涝、冰雪、滑坡、踩踏、火灾、输油管爆炸等灾难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还有许多集中发生在城市。这说明,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思则  相似文献   

7.
一座年轻的能源城市,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一座没有历史负担却不乏历史传承的城市,一座经济总量可观而人口相对不太拥挤的城市。这就是平顶山。很少有城市拥有这样的优势。我们不能不对这个城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大部分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都在满负荷运转,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的次生、衍生事件,进而导致城市功能的瘫痪.所以现代城市面对突发事件和各种灾害事件袭击时显得极其脆弱.  相似文献   

9.
杨玲 《北京观察》2007,(6):50-53
北京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回顾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以其独特的地位和独有的城市功能,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为这座城市打上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马鞍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的节点城市,与江苏省南京市接壤。当我们走进这座城市,与城市的管理者们面对面,我们才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一座资源型工矿城市,马鞍山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那种特殊情结,才真正理解到马鞍山市委书记丁海中那句"污染严重的项目,就是每天生产黄  相似文献   

11.
<正>一场滂沱大雨,检验了一座城市的地下世界。大城市光鲜表面下隐藏的危险与忧患,是对于城市良心的一次次重大考验,也是对于一座城市文明与发达的硬性衡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城市变得不堪一击:那个曾经可以躲避众多自然灾害侵袭的"安全地带",如今危机重重。济南、武汉、北京、广州……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在大雨中相继沦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种天灾人祸仿佛多了起来。这些灾难性事件不仅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可怕威力,而且也让我们认识了各种谣言的制造和传播所带来的大众恐慌。特别是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  相似文献   

13.
人们把姹紫嫣红的春天比作姑娘,把那含苞待放的优蕾比作娇羞,把白的李、红的桃比作妩媚的微笑。是因为迷人,因为她美,也因为她是一年四季的开始。踏着春的脚步,嗅着春的气息,迎着明媚的春光,我们拍摄《情系三湘话民政》摄制组一行来到了湘中一座美丽的小山城—一冷水江市。这是一座享有盛名的工业城市,各种矿藏丰富多彩,经济发展很快,人们手头富裕,在达到小康水平后,也就刻意追求美,西装革履的男士,丰姿绰约的少妇.花姿招展的姑娘,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平添了许多丰采。在市民政局文局长等人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市特教学校。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作为以制造陶瓷而名垂千年的古镇,并没能在自己千年华诞之际延续辉煌,相反,“封都”事件暴露了其不争的没落,而“代管护照”事件和文物心态为千年瓷都的复兴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5.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而所谓城市的面孔,就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北京精神”的提炼活动前不久很火热,国内其他城市也开始热衷寻找城市精神。国外城市精神究竟是如何寻找的昵?当你穿越一座城市,追述一座城市的历史,观察它的经济命脉,并融人到这座城市人的生活之时,你或许能触碰到一些。记者到访过世界很多大小城市,这些城市的精神究竟源于哪里?让我们一起探寻吧。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经济和文化的产物。在漫漫五千载长年中,中华民族围绕两河流域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同时,也在辽阔的中原和遥远的边疆,建立起一座座雄伟的壮丽大城和一处处精巧的江村渔市。今天,我们生活的城市除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外,还需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如何给城市进行形象设计和功能定位,如何协调它在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个性与共性、文化与经济、美学与生态上的关系,对一个地区的对外形象甚至是经济战略至关重要。城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人类的思想、经济、政治和艺术成就。历史上,…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19)
<正>一座幸福、向上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有标准答案吗?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2015年 "中华名城行"活动启动,我们再次面对这个问题。中华名城应该一座具有历史传承与健康发展的城市,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对外界的吸引力,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在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有独特亮点。我们的行动就是要把这些城市在传承传统文化,创建新的城市文明中的具体行动挖掘展示、宣传报道出去。具体标准定义为五个方面(:1)民俗风情是一座城市最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2,(8):78-79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符号,它是城市的眼睛,透过这些符号,可以探寻出一种历史、一种气息、一种风情、一种精神,进而构筑城市居民对城市感知、记忆和认同的基础。不同时期不同事件赋予城市不同的文化符号,独特的文化符号让更多人记住一个城市,赋予一个城市丰富的内涵。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符号是为了让居住其中的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传...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城市灾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吉顺 《中国减灾》2001,11(4):56-57
城市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城市功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事件。城市由于其人口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现代化及广大民众对公共设施的依赖,使城市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更为突出。一旦遭受重大灾害,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7.8级地震,顷刻之间使这座具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毁坏殆尽,死亡24.2  相似文献   

20.
范锐平 《政策》2013,(4):16-19
襄阳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是一座汲取山水之精华、蕴涵文化之灵韵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正在振兴崛起、将拥有巨大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将这座城市引向何方,考验着我们的发展追求和责任担当,也考验着我们的思想认知和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