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是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讨论的主要热点问题,近年来讨论尤为热烈。有人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提出“意识形态本性”论;有人强调文艺的审美性,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有人从艺术生产实践看问题,提出“艺术生产”论;也有人从人掌握世界的方式看问题,提出“艺术掌握”论,等等。这些论断各有侧重,多有新意,给人启迪。而今年年初郝孚逸先生提出的“文艺——人民双向同构”论,则从另一个重要侧面,即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的侧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本质观作了概括,提纲挈  相似文献   

2.
<正> 前一段时期,关于文艺的“非意识形态化”或“半意识形态化”的观点,颇为流行。产生这类观点的一个“理论根据”,是认为文艺的意识形态特性和审美特性不能统一。按这种理论,凡主张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者,必然否定文艺的审美特性,反之,只要强调文艺的审美特征,就应该而且必定要淡化乃至取消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功能。显然,这种理论宣  相似文献   

3.
在楚艺术的哲学美学研究中,刘纲纪做出了独特的探索。他揭示了"流观"意识是楚艺术美学的基本观念;阐述了"流观"与远古神仙思想的关系;提出了作为观看方式的"流观"是与审美相连的。"流观"思想朴素地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流观"的审美把握则造就了楚艺术自由灵动的气象。  相似文献   

4.
苏轼对文艺的一个重要认识是 ,文艺是“外物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的产物 ,实际上说明了文艺作品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 ,这是苏轼从艺术生成论角度对文艺本质所作出的一个辩证的概括。苏轼对文艺本质的另外一个重要认识是 ,“文与道俱” ,道文并重 ,实际主张文艺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这是苏轼从艺术本体论角度对文艺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康德与席勒的艺术游戏观之间理论承继关系至深,借艺术游戏观二人赋予游戏命题前所未有的严肃性,完善和高扬了人的自由和谐思想。二者共同构成了近代西方艺术游戏观之发轫,对身后艺术游戏论各流派产生了或隐或显、无法逾越的影响,因此分别剖析康德与席勒的艺术游戏论对于还原近现代庞杂的艺术游戏观的理论根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论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评柏拉图的文艺功用观李保林就文艺的社会功用说,柏拉图明确地肯定了文艺要为社会服务,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在这问题上他有两个极不正确的看法:第一是他因为要强调政治标准,就抹煞了艺术标准。其次他因为要使理智处于绝对统治的地位,就不惜压...  相似文献   

7.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潘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①这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来阐述文艺与人民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艺术与人民的关系,是文艺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与人民是不可分割的,检查文艺的真、善、美,主...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观系统深刻、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作为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观的哲学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从理论形成发展的角度来看,体现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特点;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体现着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统一的特点;从学术研究发展的角度来看,体现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点。习近平生态观在其治国理政思想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王国维的文艺观念,表现了对文艺问题的认识的高度自觉性。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之。 (一)艺术目的观 王国维的艺术目的观在很大程度上受他的人生观的支配。在人生观上王国维接受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我们知道,叔本华哲学的核心是关心生命、生存和人生。叔氏早年研究康德哲学,但是他不满于康德的不可知论。他直接了当地指出,物本体不是绝对的实在,不是上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视野下将中西文化论进行比较,呈现出各种民族性之特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是诗礼一体化,注重伦理角度的把握,而西方文论主要属于认知的范畴,在此框架下,文艺本质观、价值观、艺术感受方式和艺术的形而上境界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同时,中西文论交流中存在着现代性冲突的压力、科学性体系的幻觉以及异质观点系统冲突。另外,对于中国文论在与全球化碰撞中也存在严重挑战,诸如各种民族意识的撞击。  相似文献   

11.
卢永和 《求索》2007,(6):167-169
本文认为,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阐释而抽绎出来的经典文艺学具有很大的理论片面性,无法阐释各类型的文艺活动现象;相反,它遮蔽了文艺生态的多样性。针对经典文艺学的理论局限,我们须以一种新的非经典的视野去拓展文艺学研究的学术空间。文艺学的非经典化不是对经典文艺理论的颠覆解构,而是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进行重新调整,以弥补它的理论缺陷,包括:重新审视边缘文艺观念;对文学史观的再认识;关注活的文艺形态。  相似文献   

12.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坚持艺术标准与思想标准的辩证统一,坚持领导标准、群众标准、专家标准的辩证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喉舌"使命与艺术因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满足功能与引领使命等文艺作品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提高文艺作品质量,提升文艺工作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1942年 5月 2日至 5月 2 3日 ,在革命圣地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 ,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中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确立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 ,指明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原则性的问题 ,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歌颂与暴露、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理论观…  相似文献   

14.
<正>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产生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是对理论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理论的产生与性质,理论的本质与特征,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理论的实践与检验,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等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5.
理论武装与文艺育德作为培根铸魂工作的两种方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二者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同向性;同时,二者具有互补性,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有机统一、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的深度融合、显性教育与潜性教育的优势互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武装与文艺育德应同向同行、共进共融、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艺术精神是落实到绘画上的中国艺术精神的精髓。它所蕴含的合于自然、合于道的天人合一观与原始岩画中朴素的“天人合一”观相通。从东西方哲学与美学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庄子的艺术精神对西方人文主义美学思潮的影响勿庸置疑。人文主义美学中的“游戏说”——本真游戏,原始岩画艺术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庄子的“游”这三者同样追求一种主客相忘的本真状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它们达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7.
齐安瑾 《前沿》2013,(15):188-190
在当代的路遥研究中,很少有人梳理并总结路遥的创作观,这无疑淡化了路遥作品的思想性特征.《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对自身文学创作的理论总结,从中可以发现路遥的创作观是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生活观、乡土观、劳动观及个性与理想论为表现,这一创作观对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评论都有着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哲学界一直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特点争论不休。通过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对人、人性和人的本质的阐述可知,马克思人性观具有以下内容:人性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人性是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人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人性观的这些内容决定了马克思人性观的实践性、全面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正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马克思人性观实现了对西方传统人性观的片面性、抽象性和永恒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正> 新时期以来,文艺界在文艺本质问题上似一直存在着两套语言,两个系统:一种为受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影响较深的文艺本质观;一类则为偏向于国内传统的见解,并以教科书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文艺本质观。两种观点,相互轻视,似很难沟通。更逞论交融。我体会,郝孚逸同志提出的“文艺——人民双向同构”原理,就是试图打破这种旷日持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异军突起,逐步消解了文艺政治功能的中心地位,文艺的功能体系发生了嬗变,形成了以审美为宗旨的多种功能复合渗透的文艺功能体系。文艺的休闲娱乐功能日益成为平民消费的时尚;政治功能的中心地位逐渐被排挤,趋向潜导化;经济功能成为文艺创作的强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