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前的今天,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广泛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60年前的今天,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再一次被强烈唤起.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体育学科留学研究生教育发源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求中,是从走出国门的学科教育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中分化出来的.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都成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体育学科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代我国体育学科留学研究生教育伴随中国近代社会摆脱蒙昧、开启民智的全过程,为近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会报刊与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西方近代文化和中国近代文化的双重必然性制约 ,近代文化史上的教会报刊在释放其自觉的福音传播媒介功能的同时 ,也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对于近代文化史上的教会报刊的研究 ,既可以从传统的动机论层面出发 ,也可以从通过偶然性实现自身的历史必然性高度出发 ,达到对这一近代文化现象的多重观照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8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启迪,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发展,当代青年是"五四运动"青年的继承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当代青年肩负着更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5.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宗教报刊《万国公报》在宣教传教的同时,也传播了大量西方知识,在不断改革中逐渐演成为一份影响中国近代社会、倡导变法的政治报刊.从而对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新运动--康梁变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万国公报》对西学的传播和其变法主张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久远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也是近代以来 ,中国堕入被压迫民族的状况以后爱国主义得到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进入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以来 ,是世界上惟一的、从来没有被灭亡过的民族。在这一值得自豪的历史背后 ,有着值得探询的深刻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爱国主义传统。千百年来 ,爱国主义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的国格、人格。五四运动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角度考察 ,主要是挽救祖国…  相似文献   

7.
王韬是晚清时期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也是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他开启了文人办报和文人论政的传统,也提出了一些先进的报刊思想,对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民族独立和强国富民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爱国志士梦寐以求的夙愿。但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爱国的任务首先是民族独立,其次才是强国富民。五四运动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海外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在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特殊贡献和巨大影响.他们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推动者、积极参与者、坚定宣传者.  相似文献   

10.
邓颖超作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她组织创办女子报刊进行教育宣传,批判封建思想并创立各种女子学校,主张女子参政、训练妇女干部,又出于时局需要为女子增添军事教育内容,还注重女子职业技术教育和师范教育.她的女子教育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至今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85年了,但那场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蕴含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已深深融入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之中,与中国共产党浑然一体,与时代紧密相联。五四运动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缘。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革命的知识分子与产业工人的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一步一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  相似文献   

12.
胡绳是久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的研究专家.胡绳关于中间势力的理论观点,陈文桂在<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读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1期)和周一平在<史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读<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评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两篇文章中,对胡绳提出的"中间势力"理论观点做了介绍,但还没有人深入研究过胡绳"中间势力"理论,因此,有再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落实到履行行政职能中去。 一、维护核心,坚持党的领导 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我们这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二亿多人口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社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及五四运动的爆发,妇女解放的呼声日渐高涨,女子教育发展很快,争取到了男女同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实现了男女同校.随着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推进,知识女性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女性教育的认识,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女性接受教育的思想.这些思想和观点主要包括强国必兴女学、掌握知识是男女平等的基础、要全面推广女子教育、主张男女同校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五四青年的创新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精神既是爱国精神、进步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更是创新精神.这是由五四运动的内涵与性质决定的,是与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先锋作用紧密相连的,也是与青年特性和五四时代特征的契合分不开的.五四青年既是创新精神的倡导者,又是创新精神的实践家.五四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代中国,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五四青年的创新精神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实践活动,近代中国人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运动等几个历史阶段。伴随着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经历了由经济到政治并到文化的三个层面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一)五四运动是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史学界历来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近来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五四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由是:①五四运动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尚未产生,工人阶级在斗争中也未起决定作用,也还没有出现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的思想虽然对五四运动有影响,但  相似文献   

18.
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一洗百年耻辱,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以其持续时间长、牵制日本兵力大,打破了日本原有的"北进"与"南进"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德、意、日法西斯全球战略破产.同时,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是毛泽东思想和人民力量向前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新民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和特殊阶段.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更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也产生了激烈的交锋.在中国近代文化教育转型过程中,"中体西用"文化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文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对"中体西用"文化教育思想内涵认识的深化,以及中国近代文化教育"采西学"内容的拓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文化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是在保持传统与学习西方的两难选择中产生和发展的,"中体西用"论从其根源到理论成型都是以这种两难选择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早期"采西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中体西用"论这个核心命题.从中西学观、御侮图存、开放思维和制度规范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近代早期"采西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这对我们正确、全面理解中国近代早期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以及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