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春  ;陈素凤 《世纪桥》2008,(7):138-139
香港高校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早于内地,且形成了适用的双语教学模式,比较两地双语教学的差距,并借鉴香港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于发展内地高校双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两地双语教学在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基础、师资力量、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内地双语教学应实行高校语言分流、提高师资力量、改编国外原版教材或聘请国外专家修订自编教材、建立适用的评价机制及创造语言环境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香港高校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早于内地,且形成了适用的双语教学模式,比较两地双语教学的差距,并借鉴香港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于发展内地高校双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两地双语教学在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基础、师资力量、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内地双语教学应实行高校语言分流、提高师资力量、改编国外原版教材或聘请国外专家修订自编教材、建立适用的评价机制及创造语言环境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早在1948年就听说过胡志明主席的汉文很好,但对于他还会写一手好的汉文诗,那是到了中国解放以后才知道。50年代初,《人民日报》刊登的一扁通讯,引了他在1950年9月越南军队准备发起边界战役时写的一首汉文诗《登山)。这是我首次读到他的汉文诗。此后,由于工作上的关东,有机会看到胡志明更多的汉文诗。根据已知的,胡志明用汉文写的诗共有100多首,收集在《狱中日记》和《胡志明汉文诗》两本诗集里,  相似文献   

4.
模式论     
模式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世界万物,无不以一定的模式为载体;离开一定模式,事物就失去存在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模式,就没有事物,也就没有世界,因此,人类应当正确认识模式,充分利用模式,努力创造模式,使模式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一、摸式的种类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中,模式的种类,可以分为自然、社会两种形态。自然形态的模式,是自然物根据其生长、生活的客观地理环境条件,按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自然形成的。社会形态的模式,主要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工设计创造的这种模式,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黄玮 《世纪桥》2010,(21):145-146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语言使用者出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考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现象。性别差异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交际等方面探讨了在英语语言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性别差异,并探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理解英语语言中性别差异现象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因素的关系,对于提高我们的英语语言应用及交际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 在我国,有些研究权力腐败的学者往往局限于从权力主体(掌权者)的个人品质和历史环境中找根源或只简单地把腐败归结为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产物.这种论断用来解释腐败这一贯通古今、涵盖世界的社会现象则是欠准确的.比如,当今世界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社会制度:一种是资本主义,一种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中腐败可以说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产物,因为它的腐败中有国体性质上的腐败.  相似文献   

7.
刘丽 《世纪桥》2007,(2):132-132
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作为语言被区分,距今不超过四十年。它们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构成的,结构非常相似。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克里奥尔语是由皮钦语发展而来的,但是,并不是每一种皮钦语都会发展成克里奥尔语。这两种混合语在概念和起源发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一、皮钦语与克里奥尔语的共性(一)混合语(通用语)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都是混合语,例如:汉语方言与英语的混合,非洲方言与法语的混合,非洲方言与葡萄牙语的混合。混合语是由需要而产生的: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为了找到一种共同的交流方式而产生的语言,这种语言被称为混合语(通用语)。1953年,世界教科文组织这样定义混合语:与人们的母语不同,而又为了方便交流被人们习惯性采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1月17日13时。纽约。联合国总部公共大厅里,一座两米多高的大型电子数字显示钟开始启动。钟旁用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书写的声明告诉人们:“时钟上每一个数字代表着又一个人在贫困中诞生”。联合国“贫困钟”每跳动一分钟,就意味着世界又增加了47个贫困人口。依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的系统思想是非常丰富的,这些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互相联系的观点在恩格斯看来,世界上的各种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这些现象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还包括精神现象。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两种现象的联系。①自然界的事物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  相似文献   

10.
曾德高 《探索》2001,(4):124-125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并不排除某个历史时期中的个别国家或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个别后发国家或地区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先进国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分析研究世界经济中的跨越式发展现象,探索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对于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颖 《世纪桥》2008,(10):134-135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这些成果多形成于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之下。而认知语言学派在语言学界地位的奠定,以及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英汉名词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荚汉两种语言所遵循和体现的象似性原则,及其象似程度的显著性,是促成英汉语名词化不同表层实现形式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赵永华 《世纪桥》2008,(11):67-68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忽视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或者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研究,影响了对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它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使唯物史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艳君 《理论学刊》2002,(4):125-126
模糊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但真正从语言本质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却始自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美国札德教授的《模糊集》。此后短短几十年时间 ,模糊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并被运用到各个领域 ,如今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关于语言的模糊性 ,许多学者作过多种解释 ,麦克斯·布莱特在《语言和哲学》中指出 :“一个词语的模糊性 ,就代表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 ,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马尔提在《普通语法和语言的哲学基础》中说得更直接 :“我们所说的模糊性 ,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  相似文献   

14.
周晓勇  张万里 《党课》2013,(19):69-69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引导组工干部将用心服务群众与用力服务群众相结合,提升服务群众的“情商”指数。学习双语。语言上融入。他们建立了周五双语学习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测评,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双语水平。强化培养,能力上融入。  相似文献   

15.
香港高校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早于内地,且形成了适用的双语教学模式,比较两地双语教学的差距,并借鉴香港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于发展内地高校双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两地双语教学在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基础、师资力量、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内地双语教学应实行高校语言分流、提高师资力量、改编国外原版教材或聘请国外专家修订自编教材、建立适用的评价机制及创造语言环境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区域性格特征的外在自然表露,是历史积淀的精神洗礼在新时代的折射。对于正在高速成长的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来说,文化是一种向上的时代风貌,是驾驭发展的丰满羽翼,是凝聚人心的纯洁家园,是留住游客的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日前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两年100%”看似奇怪,实际上正触及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不少人一方面对别人乱穿马路扰乱交通大不为然,另一方面也不影响他自己去闯红灯破坏交通规则。甚至有的人一面对行贿受贿义愤填膺,另一方面自己又去请客送礼并“笑纳”他人送来的礼物。就拿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不正之风来说,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世界是逐步趋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不可能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下,进行成功的建设和发展。世纪伟人邓小平在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潮流并总结了我国落后的历史经验后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①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不仅要对国外开放,同时也要对国内开放,两者不能有偏颇。这也就要求国内任何一个省、…  相似文献   

19.
吴梦 《世纪桥》2010,(11):56-57
语言哲学有别于语言学,语言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特点,旨在澄清一些由于滥用语言而造成的混乱。从研究内容和范围上看,西方语言哲学尽管派别林立,门类繁多,但是他们所研究的内容无非分为两大类。乔姆斯基是当今国际语言科学乃至整个人文科学领域内最显赫的学者。他认为语言的功能是传递思想,任何语言都是人类思维内部机制的外部表现,人类思维具有共性,就可以推理出在各种语言中存在一种普遍法则,他认为语言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找千差万别的语言现象下所共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论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想活动,它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次。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方式,本质上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时应该考虑诸多因素,尽可能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达到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