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高度评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为“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研究国家问题”的必读教科书。《起源》中的国家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恩格斯对马克思和本人所创立的国家学说作出精辟地概括和总结,并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进行了科学地分析。恩格斯在《起源》中所阐述的科学思想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产阶级国家本质和批判各种超阶级国家观的锐利武器。当代某些资产阶级学家和某些西方马克思学者,借口垄断资产阶级国家职能和统治方式的一些  相似文献   

2.
1884年,恩格斯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引用该书出自人民出版社1972年单行本。只注页码)一书,“这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列宁选集》第4卷第43页)它历史地考察了国家发生、发展和不可避免地要消亡的历史,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被列宁誉为“研究国家问题”的必读的教科书而广为推荐。(同上)在《起源》发表一百周年的时候,重温这部经典著作是十分必要的。《起源》最后以摩尔根《古代社会》对阶级社会的评断作为结束语:“……自从文明时  相似文献   

3.
今年10月,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发表一百周年。这是一部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恩格斯在1884年3月底到5月26日,利用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根据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仅探讨和回答了当时现实生活中急待解答的一些社会问题,而且探讨和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在原始社会历史研究上的空白,从而实现了马克思的遗言,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两种生产为线索,展现了"伴随家庭的发展,氏族的兴起与消亡""伴随私有制的发展,人的奴役与解放""伴随阶级的发展,国家的兴起与消亡"三条理论脉络,体现了恩格斯对私有制等问题的理论态度,是对以往国家学说的实证回应。其思想对于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于1884年撰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著作之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问世一百周年了。国家问题是《起源》的主要内容之一。《起源》关于国家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澄清近年来理论界出现的“社会主义异化论”在国家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机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它系统地阐述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作了深刻的阐释,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也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01写作背景1.写作的理论背景。早在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经典的表述。《起源》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进一步论证。同时,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于1884年写成并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书中“分别研究了国家在民族制度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即雅典型、罗马型和德意志型。除了恩格斯所归纳的国家产生的这“三种主要形式”之外,有没有其它主要形式呢? 本文试图以亚欧几个国家兴起的历史为例证,提出国家产生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即反征服、反外族奴役斗争加速了国家的形成。它是恩格斯所揭示的国家兴起三种主要形式所不能包含的另一类型。先从中国的历史事例说起。十二世纪在我国东北部兴起了一个金国(1116—1234年)。建立金国的  相似文献   

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下面简称《起源》)是恩格斯卓越的科学著作。历年来我在学习这一著作过程中,经常想到以下几个问题,现在提出我的认识和看法,请同志们指教。一首先,恩格斯为什么在当年写这样的一都著作?当时是什么年代,历史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时代特征?在欧洲,从1848年起到1871年止是暴风雨般的革命时期,但从1871年巴黎公社到20世纪开始的年代,却是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时期,也就是没有爆发革命的时期。恩格斯的这部书就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9.
论人类自身生产的几个问题李志凯一、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生产方式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的国家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国家观的继承,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与经验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了他的国家观,即国家的起源、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等。通过分析研究恩格斯的国家观,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国家的本质,为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发表一百周年。这部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主义的主要著作之一。一百年过去了,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许多论点和他的远见卓识,丝毫也没有过时。尽管社会主义的实践比一百年前是大大向前发展了,但它对当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今天,我们纪念恩格斯这部光辉论著发表一百周年,就是要认真学习它,积极宣传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25)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王守信、王震中、罗琨、杨升南、来镇豪等执笔撰述,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课题提出到著作出版,历时9年。文明一词,在此书中是指与史前相区别的古代文明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古代文明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国家的出现,所以此书探讨的内容,也可以说就是中国占代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出版后,在历史学界颇获好评。这里,摘要向读者介绍一些学者对此书的评论:社科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白钢:1929年,郭沫若因为有憾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谈到“文明时代”时指出:“奴隶制是古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个剥削形式;继之而来的是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这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马恩选集》第四卷,第172页)这里恩格斯未把社会主义社会囊括到上述的“文明时代”中,因此,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困惑.事实上,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阶级社会的文明与社会主义的文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之所以把文明明代的外延限定在阶级社会,是为了揭示这一时代的内在矛盾及其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4.
列宁曾经称赞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的,而都是根据大量的历史和政治材料写成的。”其实,这一评价也是对列宁自己在理论研究中那种严肃的科学态度的生动说明。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4)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深刻展示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与发展。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与阐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恩格斯通过对同时代典型国家观的"扬弃"从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起源观;其二是恩格斯以辩证逻辑阐发家庭变迁的二重动力以及家庭同氏族与国家的辩证关系,进而揭示了由氏族向国家演进的内生逻辑。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重读与讨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作,在当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婚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研究主题,恩格斯论述了原始社会三种婚姻家庭形式的起源和发展,他以婚姻家庭发展的不同形式为出发点,阐明了婚姻家庭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分析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并且为女性解放提出了有效的途径,这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正确看待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促进女性的解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审美价值探析李元明,赵伯飞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值得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人类自从脱离了穴居野处构木为巢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按照生活的实用要求建造房屋以来,就对建筑产生了审美的观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在原...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晚年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1884年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运用唯物史观和大量实证材料分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演变,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确立的理论前提之虚假性与欺骗性;在对十九世纪末国际时局的分析中,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变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实质;结合新形势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或者精神等方面就如何在未来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实行中充分表达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28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一百六十五周年。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关于多民族国家在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的思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贡献。恩格斯提出这一思想经历了从不深刻到深刻的过程。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一文中,总结欧洲1848年大革命经验时,根据当时德国四分五裂的状态,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鼓吹建立“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君  相似文献   

20.
(一)直接生活的生产——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前提和基础唯物史观所赖以出发的现实前提和基础究竟是什么?从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一直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种观点认为,除了物质资料生产,还应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准确地讲,唯物史观所说的人类社会的现实前提和基础,是由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所组成的统一的社会生产,即直接生活的生产。早在唯物史观形成时期,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已经萌发了从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统一体中寻找国家产生根源的思想。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了由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所构成的现实生活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的科学原理。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总结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进展,进一步对直接生活生产的原理做了全面、精确的表述,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