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菱重工创建于1870年,1934年公司改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1950年公司解体,分解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和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三个公司。1964年上述三家公司合并,重新成立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经过近130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一家集造船、机械、动力设备、原子能、航空航天、汽车等多种产品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重工业生产企业。 三菱重工从1920年开始生产飞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共生产飞机1.8万架,发动机5.2万台。日本战败后,该公司一度放弃了航空产品的生产。日本1956  相似文献   

2.
中田商店的历史 有日本"军品之父"之称的中田忠夫先生与他的中田商店,代表着日本从战后至今所有军品迷的历史。记者有幸参观了中田商店并遇到了中田忠夫先生本人。中田先生看起来像一位温厚的中年人,让人看不出他是日本军品界的第一把交椅。1924年,中田先生从日本山口县的学校毕业。中日战争时,因为年纪太轻不能服役,只好加入交通社,并自愿前往我国华北,战后回到日本时,已是1952年了。  相似文献   

3.
一向精明的日本人,在80年代的电脑战中曾被迫对薄公堂、赔偿巨款……IBM工业间谍案,给雄心勃勃的日本电脑业界一个迎头痛击。事情是这样的:1982年4月,美国联邦调查局破获日立、三菱商事盗窃美国商用机器公司(1 BM)的电脑资料案,震动日美两国。  相似文献   

4.
栾郁荣 《工会博览》2004,(15):26-27
6109工厂属于军工企业,担负着生产部队训练器材的军品任务。近几年来,由于生产任务的需要,该厂陆续接收了一些外地务工人员。  相似文献   

5.
正"先进行情感沟通,再发协商要约;先调查摸底,再提出协商标准;先职工方统一认识,再进入双方集体协商阶段。还别说,这个方法果真有效,工资集体协商开始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了。"建国门街道工会副主席胡学斌告诉记者,为了推动本地区外资企业、百人以上规模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街道总工会把三菱商事(中国)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与其它公司不同的是,三菱商事  相似文献   

6.
解读日本民意25年曲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访问日本外务省时,记者拿到一份由日本内务府累年进行的"对中国的亲近感"曲线图(1978-2003)。这是分析日本舆论或民意走向的重要依据。通过解读这条"对中国的亲近感"曲线,我们可以了解日本对中国"民间的认识",探究"嫌中感"来龙去脉的有用线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日本大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融资方式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变化,制造业的融资方式从80年代开始渐渐由间接融资转变为直接融资。战后高增长期的日本金融的特色是简单化和安定化。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几乎全部靠银行贷款来满足。民间银行依存于中央银行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近代航空史始于1910年(明治43年),当时2名上尉飞行军官创下了日本第一次飞行记录。此后,日本政府与民间便积极发展及提升航空技术。但后来因政府政策错误,导致多年来辛苦努力建立的航空技术毁于一旦:二战期间日本陆、海军所研发的各式战斗机、攻击机等飞机,悉数被盟军销毁。1952年,有关日本军备废止条约禁令纷纷解除,日本自卫队、民间航空工业及战前日本原有的军事航空工业,纷纷开始再度  相似文献   

9.
零战登场 1938年12月26日,日陆军航空队轰炸机窜犯重庆,开始了新的空中攻势。我中国空军利用日机没有护航战斗机的保护,誓死拼杀,由地面防空哨提供警戒情报,一旦日机进入四川盆地便开始绞杀。日本初期的轰炸是由海军航空队独专的,他们的主力战斗机三菱96舰战(A5M4)续航力只有1200公里,而从武汉汉口基地到  相似文献   

10.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日本政府一直实行"政经分离"的对华政策,一方面追随美国承认台湾当局,另一方面逐渐扩大与大陆之间的民间贸易。到1962年,中日缔结了战后第一个长期民间贸易备忘录(LT贸易),双边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然而,台湾当局利用日本国内的亲台湾派等渠道极力阻挠。由于这一问题与日本的国内政治斗争相纠缠,池田内阁最终对台作出妥协,使中日民间贸易遭受挫折。本文充分利用中、日、英三种文字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政经分离"原则的内在矛盾以及日本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1.
李晨 《当代世界》2010,(8):68-69
2010年7月31日,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前会长、顾问丹羽宇一郎正式来华赴任日本第十二任驻华大使,这既是日本继20世纪50年代任命民间人士担任驻美及驻法大使以来时隔半个多世纪再次由民间人士出任日本驻主要国家大使,也开创了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由民间人士担任驻华大使的先例。这是菅直人6月份接替鸠山由纪夫出任首相后做出的首个外交领域重要人事调整,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日本在华企业确实有撤资行为,但并未引发撤资潮。日本在华撤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这主要由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所致。经营现代化、利润保持高位、对华具有生产依赖等多重因素表明,日本在华企业不会出现大规模撤资潮。即便如此,为构建全面的开放型经济体,中国仍需通过加强双多边合作、改善投资环境、简化通关手续等方式,进一步吸引日本企业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13.
刘柠 《南风窗》2011,(7):26-27
正是在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反应、民间社会积极跟进、国际社会密切配合和援助之下,此番日本抗震救灾才得以保住基本面,刷新日本国民形象,进而全力对抗核危机。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难     
《南风窗》2011,(7):22-25
正是在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反应、民间社会积极跟进、国际社会密切配合和援助之下,此番日本抗震救灾才得以保住基本面,刷新日本国民形象,进而全力对抗核危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渊远流长。旅居或者留学对方国家是中日民间往来的重要内容。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日民间交流出现新的高潮,中国人赴日本留学的热潮经久不衰,新华侨人数的迅速增长、逐渐改变了原有旅日华侨社会的构成。本文考察80年代以来在日本的华侨、留学生及其他中国人的状况,探讨其新的特点及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五○三厂是中航二集团公司所属的国有中型企业,生产军品和民品,公司本部现有职工1011人,其中女职工330人,占职工总数的33%,公司与外商合资单位六个,女职工占有相当的比例,她们是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半边天。  相似文献   

17.
一 无须什么专门知识,中国人都能讲讲日本。 在漫长历史里,日本一直以中国为师,中国也总是对日本示惠,遣唐使等历代日本使者受到中国官府的厚待,中国民间则有鉴真大和尚这样的佛子悲愿行迹;近代以前的中日关系是中国文明影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善于利用别人的先进技术发展自己,这是日本在战后迅速摆脱落后的一个有效的经验。以东丽公司为例,50年代初期,它还是一个只有7.5亿日元资本的二流企业,当时公司勒紧裤腰带,用高于资本总额的高价——11亿日元引进美国生产尼龙的技术,这是一次生死攸关的买卖。1957年,东丽又与帝人公司合作,共同出资引进英国涤纶生产技不,条件是“保证金10亿日元、专利权使用费5.25%”。东丽从这两次贴上老本的买卖中取得了成功,迅速跻身于日本一流企业行列之中。到了70年代,惯于“借鸡生蛋”的日本顺应形势的变化,开始重视“养鸡生蛋”。欧美企业对向  相似文献   

19.
庄稼昀 《南风窗》2013,(15):92-94
倡导以"逼问"的方式创作民间剧场,进而创造民间空间。或许我们可从这"逼问"二字略窥"不日常、不自然"的草台精神之一二。自2005年创建以来,草台班,这个以上海作为大本营的民间剧场团体已经集体创作并演出了《38线游戏》(2005年)、《狂人故事》(2006年)、《蹲》(2008年)、《鲁迅二零零八》(2008年)、  相似文献   

20.
<正>凝聚民间力量汇集民间智慧形成民间共识——专访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尤建华▲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致力于广泛联系国际国内有关民间组织和人士,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问: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作为专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民间组织联合体,积极带领中国民间组织参与联合国系统等重要国际活动,发出中国民间响亮的声音。请问中促会在2013年民间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