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南模式”是改 革的产物。80年代,全 国掀起了一股学“苏南 模式”的热浪。“苏南 模式”在向市场经济转 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 的历史功绩巨大 “苏南模式”,是80年代中期经济学界对苏锡常地区乡镇企业持续高速发展现象的高度概括,其特点是以集体经济为主、工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这种  相似文献   

2.
周明生  蒋海益 《群众》2011,(12):44-45
自2007年底苏南五市以市为单位率先全面达小康以后,苏南人民已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现代苏南模式”逐步形成并展现其风采,成为苏南率先走向现代化的强大推力。现代苏南模式预示着现代发展模式在中国的诞生,因而对它的研究,不仅对于江苏,而且对于全国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进军,都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十二县的农村在当地行政系统的组织下,以集体经营的方式,依靠城市的工业力量,逐步实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单纯农业经济向农工商综合经济的转换,走出了一条迅速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使农民较快富裕起来的道路。这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道路,人们称之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对中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何指导意义?它能够提供哪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苏南模式”今后会向何方演变,如何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苏南模  相似文献   

4.
薛莉  叶玲飞  骆飞 《群众》2013,(7):23-26
开篇的话:南北园区共建是实现江苏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不仅利当代,而且利长远。通过打破行政藩篱,实现区域内地区间优势互补;通过确立"以苏南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实现苏南的优质要素向苏北地区无障碍输送;通过打造"飞地顺风车",让苏南的传统优势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加强转移产业在本区域的粘连性;通过苏南派驻主要领导干部,实现以人带项目、以人促发展的"以人为本"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新苏南模式发展的新形势下,苏南各地党组织主要从两个方面创新区域性党建统筹机制:一是紧贴新苏南模式的发展实际,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开放运行机制;二是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创建城乡统筹、区域互动的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并结合苏南的创新实践,对进一步完善机制提出了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6.
江南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遗迹、浓郁的人文内涵及古朴的环境氛围广受旅者青睐。从"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转型,江南古镇在已有较为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创新,探寻更长远、更绿色的发展新路。因此,"旅游+"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以苏州黎里古镇为代表的一批江南古镇走上了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发展中人流量剧增,一系列新的社会治安问题出现,可从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角度探索解决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去年十一月下旬,苏州市委宣传部、无锡市委宣传部、常州市委宣传部、苏南发展研究所和本社共同发起,在苏州市召开了“苏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农村的广大农民始终走在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前列。他们创造了一份杰作,走出一条新路,这就是苏南模式。但是,苏南人从不满足于现状。他们的开放的思想使他们总是不断地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12)
正江阴,这座位于苏南的县级市,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秉承"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精神的江阴人民,在仅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国二百四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奇迹,连续14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第一,获得了苏南模式发祥地之一、科学发展的先行者等一系列荣誉.在众多的盛誉当中,拥有全国百分之一上市公司的"华夏A股第一县"的"江阴板块"这一资本市场奇迹,尤其令人惊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给力乡镇经济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强 《群众》2011,(7):65-67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苏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主要指的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性质的乡镇企业实现非农业化发展,并反哺农业,从而带动苏南乡镇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洪银兴 《群众》2006,(4):45-47
近日拜读了王荣等同志编写的《苏州之路》和《和谐社会理论与苏州实践》两本书。这两本书可以说是苏州地区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对苏州实施省委提出的“两个率先”发展战略的系统总结,反映了苏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贵探索和理论思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苏州走出了一条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当年苏南人在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创造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今天的苏州又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了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得到了创新。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是前几年产生的颇有影响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发展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主,联合体、户办工业为辅的集体混合经济。去年下半年,我们到“苏南模式”的代表性地区之一——苏州市太仓县作调  相似文献   

12.
70、80年代以来,“苏南模式”一词在人们已是如雷贯耳。它是指苏州、无锡、常州三地兴起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农民自己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贡献是巨大的;苏南农民很快富裕起来,在他们增加的收入中,有70-90%来自乡镇企业;在苏南地...  相似文献   

13.
“苏南模式”与发展理论张琴“苏南模式”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正确性,并为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提供了新鲜的实践经验。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明确提出这一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  相似文献   

14.
再造“苏南模式”——“苏南行”见闻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宪 《半月谈》2004,(2):42-44
久违了,“苏南模式”。想当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苏南,以其鲜明的“政府推动 集体经济 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高举起一杆迎风招展的大旗,创造了区域领跑的经济奇迹,也赢得了社会舆论的一片赞誉。时过境迁。在与以私营经济领衔的势头更为强劲的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11)
<正>苏南是我国科教资源最丰富、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过近年来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苏南自主创新成绩斐然,已成为国家高新区最密集的地区和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基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意味着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对破解苏南发展瓶颈、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全国首个  相似文献   

16.
黄文虎 《群众》2008,(12):26-28,56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就是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的重大转换,逐步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江苏在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发展出的“新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江海洋 《群众》2008,(10):59-60
苏南抓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两大历史机遇,实现了两次经济腾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当前,苏南地区又到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考察剖析苏南经济发展的态势,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发展创业型经济是苏南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再次腾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商中尧 《群众》2009,(11):57-58
25年前,在全国人民的眼中,常熟碧溪乡以繁荣的乡镇企业和精致的小城镇建设而名闻天下。1984年2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对碧溪乡发展社队工业的做法予以肯定。“碧溪之路”由此声誉鹊起,成为苏南模式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张树成 《群众》2007,(5):53-54
当前,苏南地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引发了人们对“新苏南模式”的探讨。笔者认为,“新苏南模式”关键在于一个“新”字上,“新”就新在——在改革开放不断  相似文献   

20.
历史性的转折关头经过10多年改革与发展,苏南农村进入历史性的转折时期,它主要表现在:“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初级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化,落后村镇向现代城镇转化。在这历史性的转折过程中,苏南农村发展中的多种矛盾和问题愈益显露出来。它比较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