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午汲镇位于武安市西南部,是一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大镇,近年来,以镇党委书记张增祥、镇长张治华为首的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镇艰苦奋斗、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多轮驱动,以工农业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促进工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和国民经济中其他的比例关系,高速度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和按比例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既高速度又按比例向前发展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3.
发展市(县)经济,对于振兴我省经济,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兴在建制上由县改市之后,如何立足市情,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我们在探索、研究、思考之后认为:一、正确认识市情,立足资源优势,统筹规划经济的发展我市地处赣东北,共辖20个乡镇场,面积为2088平方公里,总人口29.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8%.199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2.4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占工农业  相似文献   

4.
七方镇位于枣阳市西北部,“316”国道横贯过境,全镇35个村(居)委会,4.3万余人口,耕地面积6600多公顷。 改革开放以来,七方镇委依靠科技进步,利用交通、土地资源等优势,以建设明星镇为突破口,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靠特色勾通城乡市场,全方位加速发展。199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可达3亿元,农民人平纯收人1100万元。七方镇党政一班人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努力实现1996年全镇工农业生产值超10亿元的奋斗目标。 摄影、文字撰稿:王胜、尹国生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历程。光辉历史,激励高要人民奋发进取,迈向新的世纪。 (一) 解放后,高要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走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之路;城镇经过对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发展了公有制经济。 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 901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804万元。1960年全县工农业总值2108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202万元。到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值4519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9 1…  相似文献   

6.
凌弓 《理论建设》2008,(2):26-29
任何科学的发展思想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也是如此。它以建国以来各时期党的城乡、工农业关系思想为理论根据,以建国以来城乡建设和工农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为历史根据,以现阶段城乡发展差距和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具有的物盾基础为现实根据.异科晕的右属吐喀恩掇一  相似文献   

7.
从1946年初到1947年下半年,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斗,东北解放区的工农业生产已得到初步恢复,基本保证了军需民用。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之后,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争需要迅速增加,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在1947年8月召开的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会议上,把发展生产作为重要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发展工业”的1948年经济建设基本方针。依据这一方针,东北解放区各级党和政府,从1948年初开始,均把发展工农业生产确立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动员一切力量,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抓好这一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证辽沈决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1948年2月下旬,东北解放区老区土改已接近尾声,封建土地关系已被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已经根本消灭,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广大翻身农民分得了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推动着农业生产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促进着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国农村这种发展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预示着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力争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必定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后,山东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截至1987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均大幅提升,提前3年实现了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的奋斗目标。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山东经济整体上还停留在粗放式、外延扩张式的发展阶段。为实现山东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私营经济发展很快,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目前在中国经济GDP构成中,“国有经济、混合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比重各占三分之一”。到2002年,全国私营企业达到243万家,安置就业人数3409万人,注册资金24756亿元。由于发展很不平衡,也拉开了区域经济实力的差距;凡是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经济实力都比较强,反之亦然。以浙江省为例,1983年浙江省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0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从实际出发,重点发展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促进了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2002年创造了7796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7.5%,居全国第4位,比上年增长12.5%,增长率为全国最高。  相似文献   

11.
(1)开发新疆和整个大西北使之成为21世纪我国的一个重要基地;是党和国家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战略设想。据此,新疆要逐步形成以农牧业、石油和石油加工业、食品和轻纺工业、动力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体系,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经济作物基地和石油能源基地。特别是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的大规模开发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以及新疆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铁路客货运量需求迅速增长。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加快发展铁路运输,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哈密分局面临的重大课题。(2)哈密分局位于兰新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岳滩镇党委、政府紧密结合本镇实际,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的切入点,促进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2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64万元,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分别占到90%和85%以上,已成为岳滩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形成了“抓住机遇、主动决策、发展自己”的态势。万年县原有的“八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年均递增9.6%。其中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年均递增6.39%,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年均递增13.27%。财政收入4700万元,年均递增11.39%。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年均递增7.45%。调整后的目标改为:工农业总产值达10亿元,年均递增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结合部,在实现四川经济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如皋古镇林梓.近年来经济建设发展迅猛。它先后被列为南通市对外开放卫星镇、国家燎原计划实施乡镇以及联合国亚太地区劳动者创业素质的教育试点乡镇,并被评为如皋市、南通市、江苏省科技兴农试点先进乡镇。林梓本是苏北的一个普通乡镇,近两三年才迅速上台阶,1994年,全镇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5亿元。今年1—7月工业产值达1.5亿元。预计全年工农业总产值可达3.5亿元。一年一大步,靠的是什么?镇领导的思路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6.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时说,国民经济必须有一个积极发展的速度。慢了不行,亭顿不前更不行。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它是构成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三大要素(战略目标、战略速度、战略途径)之一。人们历来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极为重视,不仅对本国,而且对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其它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密切注视。因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国与国之间在速度上的差异,会改变经济实力的对比以及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表面看来,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过是个以百分比表示的数字,不管是工农业总产值还是国民生产总值(GNP)。但是如果对这个百分比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在它的  相似文献   

17.
乾县经济大发展乾县是个拥有50多万人口的大县,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农业条件也很不错,商贸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原县委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进行经济犯罪活动,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了经济发展。一度,该县工农业总产值在全市名列倒数第三,人...  相似文献   

18.
兵团成立至今,工业大体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总结出兵团工业发展的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只有工农业协调发展,兵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有保障;只有注重工业发展质量,工业才有竞争力;借助外力发展工业很重要,但内生型动力更重要;兵团工业的大发展需要大手笔、大战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河间市沙河桥镇紧紧围绕建设"党建示范镇、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文化名镇、生态宜居镇"目标定位,坚持党建引领、厚植发展优势,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综合经济实力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民生事业、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工农业发展等方面也是亮点频出。  相似文献   

20.
地处南京近郊的江宁县,在吸收城市辐射,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近水楼台不得月”,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5亿多元,其中工业产值仅2.4亿元。近年来,他们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注重在增强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城市辐射;眼睛向内,积极主动地创造接收辐射的条件,使农村接收辐射的功能与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逐步相适应,优势得到较充分发挥,经济开始出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198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3.1亿多元,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