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经济法是在民商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法律现象。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跨越了商业关系、商事关系、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三个阶段,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与经济法的产生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论担保物权的历史发展趋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担保物权,是以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物权。它与债权密切相关。因此,担保物权是随着债权法的产生而产生的,也是随着债权法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它又随着物权法的发展而发展。而债权法与物权法的发展都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担保物权归根结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担保物权自随着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债的产生而出现,至今已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等若干阶段的发展,一些新的担保物权形式不断产生,一些  相似文献   

3.
李铭 《法制与社会》2011,(11):298-298
我国社会的治安历史大致分为了古代治安、近代治安和现代治安这三个方面,贯穿其中的治安思想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综合为治",直至现在的"明确职能、维护稳定"。透过"综合为治"治安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的现状,此思想也会对我国当今社会治安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权利是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形式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作为近代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两个巨轮,不仅推动了西方文明,而且也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使建立在不同经济、政治基础上的政治法律文化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和对立.而其表现之一就是各种不同的权利观.现代意义上的权利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5.
周悦 《法制与社会》2013,(9):144-145
拉德布鲁赫曾有言:每个时代必须重书它的法学。当代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是要注重对法的转型的研究探讨。从古至今,中国的政治发展一直带动着法的转型,反过来法的转型也深深的影响着中国政治的发展。法律是历史性范畴,社会变化,政治变化,使法经历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又经历了多样性的洗礼,终于走到了今天相对完善的地步。中国的政治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法也经历了从古代法到现代法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中的合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九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已由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因此,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经济往来中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是现化企业经营管理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宪法概念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馨元 《现代法学》2002,24(2):3-13
宪法经历了从古代宪法、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的变迁 ,三者之间既有历史的延续性 ,又有内涵上的差异性或发展 ,民主、宪政是否必然成为宪法的构成因素值得进一步的考究。中国传统的宪法概念不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宪法概念应该回归宪法的本质 :确立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新的宪法概念将对宪法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走向现代性: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历程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法学经历了 1978年至 1991年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前现代意义的生成和发展阶段 ,以及 1992年迄今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期的震荡更新和现代化阶段。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推进仰赖理性氛围的再造、实践功能的强调、研究范式的转换和范畴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19,(2):17-27
中国法官员额制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孕育,近代雏形,现代基本形成。在第一个古代孕育阶段,各朝代均在中央及地方层面设置承担司法裁判职能的司法官员,并有意识根据人口数量、辖区重要程度、民族成分等因素厘定法官之员额。在第二个近代雏形阶段,从清末修律至民国,开始尝试建立系统化的员额核定方法并加以具体实践,但受到政局动荡的影响,收效不大。在第三个现代基本形成阶段,自建国以来,管理法官员额机构由司法部变动为最高人民法院会同相关编制部门予以确定,这种确定是根据社会发展与案件数量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权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向和 《时代法学》2005,3(3):27-32
社会权是与自由权同等重要的人权形式。作为应有人权和法定人权,社会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前近代出现了社会权观念的萌芽;近代出现了社会权的理论和立法实践,社会权得以初步形成;现代出现了从国内到国际的社会权广泛立法活动,社会权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迄今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分别对应自由市场经济、现代 (社会 )市场经济与已现端倪的国际 (性 )市场经济。同时 ,西方的国家经济职能理论也相应地分为从理性主义国家职能 (说 )到乐观主义国家职能 (说 )再到怀疑主义国家职能 (说 )的三步更替。本文认为 ,伴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西方国家经济职能理论的同步演变 ,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才得以在西方的国家经济职能实践中产生与发展———产生于理性主义国家职能 (理论 )转变为乐观主义国家职能 (理论 ) ,发展于乐观主义国家职能 (理论 )向怀疑主义国家职能 (理论 )的更置。并进一步阐明从怀疑主义国家职能说到当代新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演变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国际化 ,推动经济法得以进一步发展并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2.
一、民法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经历了自然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市场经济的过程。当然这是就一定社会的主要经济而言,并不意味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没有任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事实上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奴隶社会也存在一定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法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法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的,而法律则是商品经济的体现和保障。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民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史,就不难发现民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较之其他所有法律,都更为直接,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3.
安秀琴 《政府法制》2007,(23):59-60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所以,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在实施有效管理中把好合同关,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商法本质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法作为一个专门调整商事活动的部门法 ,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本质属性 ,与其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商法 )相对应 ,商法的本质属性依次表现为 :1 家商一体、民商不分的商事规范 ;2 与家庭相区分的自然人之间的商人习惯法 ;3 关于企业商事活动的国内法 ;4 关于资本经营的新国际商人习惯法。  相似文献   

15.
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在技术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呈现出古代技术规范、近代专利制度、现代技术法体系等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对技术器物层面、技术制度层面和技术理性层面的具体回应形态。现代技术与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就是法律对技术理性的回应,为现代技术法律控制实现提供了路径选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高在敏  陈涛 《法律科学》2005,23(5):28-38
法律行为在近代欧洲的率先出现,客观上至少是由欧洲历史发展中拥有的四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其一是商品经济之由来已久且最终进化为市场经济;其二是民主政治之贵为传统并最终得以大力普及;其三是个人自由思想之根深蒂固且最终演化为一种主义;其四是“以人为本,一体三维”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既源远流长且更属于真正的先进文化。而这些因素之在中国古代却既未发生且绝对不可能发生,从而表明主张中国古代就有法律行为之说,自始至终只能是指鹿为马式的肆意编造。  相似文献   

17.
朱景文 《法学杂志》2007,28(3):153-156
古代中国的朝贡制度和古罗马的海外行省制度是两个古代大帝国把自己与周围世界、周边国家联系起来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作为前现代的全球化的形式,它们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从它们的成因、实现方式、目的等方面却有着重大的差别,对后世,包括近代、现代以至当代有着不同的影响.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对我们有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克服真伪不明的裁判方法论德国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理论的主要"原产地",也是现代证明责任理论的故乡。本世纪以来,德国现代证明责任理论已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本世纪初,其代表性人物  相似文献   

19.
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积累而成的文化成果,其本身的形态随着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条件而发生变化。中国法律文化便具有古代、近代、现代三种基本形态。本文所说的传统法律文化,即指以古代法律文化为主体而对近、现代产生深刻影响的法律文化。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法律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法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租赁经营的法律关系性质租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资产所有者在一定条件下出让资产使用权,到期后收回资产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济活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赁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世纪以来,出现了与传统租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多不同的现代租赁制。所谓传统租赁,是指那种比较严格和原始的租赁。现代租赁制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其他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型租形式。企业租赁经营就是现代租赁制的形式之一,它是把出让物品的使用权发展到出让企业的经营权。企业租赁经营作为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