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cosplay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日渐充盈,许许多多新锐文化在社会群体中不断涌现。尤其是对于走在流行时尚前沿的青少年群体,他们不断克隆或原创着诸多流行、新锐文化,而这其中,cosplay文化无疑是近两年来众多青少年流行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它本着“show”的实质,用华丽的舞台、炫美的服装、个性的表演将真我绝美风采演绎得淋漓尽致。cosplay文化集青少年自我展现的渴望、理想状态的追求及“离经叛道”的诉求等于一体,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迅速风靡于青少年群体,特别是走在青少年流行文化前沿的大学生群体中。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写,动词C…  相似文献   

2.
Cosplay文化之于大学生需求满足过程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通过采用质性研究深入访谈法及观察法,以大学校园中从事cosplay活动的大学生为参照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大学生参与cosplay活动的过程,并进一步探索了如下三个问题:(1)大学生对cosplay文化的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其参与cosplay活动的?(2)大学校园coser在走向cosplay活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达到自身需求的满足的?(3)在cosplay文化使大学生需求得以满足后,大学生又是如何对待cosplay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理性审视青少年动漫文化的时尚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漫形象和动漫文化以其独特的趣味和新奇吸引着当代众多的青少年。本文就动漫文化的表现和社会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理性审视青少年动漫文化的时尚要求,并积极引导青少年的动漫时尚需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青少年亚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动漫是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青少年这一文化选择充实了青少年闲暇时间。然而,由于我国动漫文化是一种以日美卡通为主要内容的亚文化,他的教育性与腐蚀性是并存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卡通文化流行原因及卡通文化特征的分析,对热流行的动漫文化进行了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首届中国动漫品牌峰会、阵容空前的动漫名家现场创作和签售、国际六大漫画展节首次同台亮相、别具特色的第一届漫神杯Cosplay精英大赛…一刚刚闭幕的第四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以若干个“第一”,不仅吸引了众多的专家、观众,  相似文献   

6.
方亭 《中国青年研究》2012,(1):68-71,16
日本动漫文化作为中国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已然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其传播平台主要包括动漫下载论坛、在线网站、讨论帖吧等;传播特征表现为即时性、廉价性、广泛性和交互性。日本动漫的新媒体传播成就以动漫文化产品、衍生产品、游戏产品、主题乐园为核心的优势文化产业。对日本动漫新媒体传播应在网络侵权、青少年伦理观念以及媒介素养的培育、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等方面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7.
王利华 《求索》2013,(5):250-252
动漫亚文化的兴起,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集结了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注入了创新活力的同时:也因其乖张的行为、夸张的装扮和怪异的语言,构成了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疏离和挑战。强化意识形态的审查和分级管理.借助主流媒体的批判以提高社会警惕.以及通过商业活动消解反叛风格,是对动漫亚文化实施收编、促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魅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青年文化”中的特殊类型,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当下性及当下性中的多样性,正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魅力所在。“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另一个特质是它的易变性。青少年在“青少年流行文化”这种貌似具有统一性的文化现象中,寻求的不是集体意义,而是个体意识。“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同伴文化”或“同辈文化”,在为同伴或同辈间的交流提供途径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借以认识社会和对社会表态的手段。其中“表态”的成份更高一些。“青少年流行文化”不能说没有道德性和政治性,但多数“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及产品,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挑战”。现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从总体上讲,不过是青少年借以寻找自我和表达自我的一场游戏。“青少年流行文化”会不时让成人社会、“主流文化”吃惊,为“大众流行文化”提供刺激,但是制造或消费这种文化的青少年们并没有因此而更具有反抗性、更反对社会。他们所嘲弄或颠覆的东西,或许正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要舍弃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文化输出的“红与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每值“六一”国际儿童节,家长们为孩子选购图书作为礼物时总会发现,在中国图书市场畅销的青少年图书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外版书。而日本的动漫作品和电子游戏更是占据了中国市场不小的份额。前不久,日本外相曾公开宣称,要通过外交部全力推广日本动漫和其他流行文化,以改善日本在亚太各国的形象。这一言论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有关人士的警惕和担忧。从而也为“日本为什么在外交中大打文化牌”做了注脚。  相似文献   

10.
陈岭  王萌 《前沿》2012,(16):175-176
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是动态关联.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关联离不开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互动和整体提高动漫创意数量和文化内涵质量.动漫的发展要从整体把握,不要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创意或文化内涵上,要把创意数量和文化内涵质量的全面提升作为今后动漫产业发展的重点,在题材的取舍、表现形式的高雅及引导观众欣赏水平上把好质量关.  相似文献   

11.
广东青少年动漫消费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一篇关于广东青少年动漫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从青少年动漫偏好、动漫消费现状、动漫消费方式、动漫教育及其影响等四个方面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日本动漫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方面,日本动漫拥有其独特的魅力,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另一方面,青少年本身的精神需求以及对动漫的强烈认同感,使得青少年在模仿动漫角色的语言、行为、穿着等方面的同时,其思想和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3.
动漫作为大众传媒生产的一种经济产品,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着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青少年的访谈和对动漫作品的内容分析,重点研究日本少年动漫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其变化,发现日本少年动漫提倡的"友情、努力、胜利"的精神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持续地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初夏时节,西子湖迎来一场动漫盛宴——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于2005年6月1日至6月5日在杭州隆重举行。借着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主办城市的东风,杭州打出了“动漫之都,时尚盛会”的旗号。在中国动漫产业拉动引擎的时候,杭州抢到了一个有利的制高点。开幕式那晚,绵延1600米的湖滨,卡通巡游的队伍吸引了成千上万童心未泯的市民,梦想,在动漫中得到宣泄。动漫节不仅仅是一次节日,“互动、体验”是此次动漫节的主题之一,除了动漫体验区以外,动漫嘉年华、Cosplay、游戏擂台赛都有互动性的节目推出,让你玩个够。动漫节来了很多重量级的人物,美国好莱坞、英国BBC,还有香港、台湾地区的动漫“教父”“女王”来了,一大批内地动漫创作者也借助这个平台,首次大规模集体亮相。今天,浙江动漫“硅谷”效应初显,人才储备比较充足;浙江市场体系日趋规范,投资环境优良。以“产业化、国际性、大众化、人文性”为基本理念,杭州将真正成为“动漫之都”。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8月1日至8月3日,"三圈霸道杯"第二十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以下简称"飞北"总决赛)在海南大学举行。这是一场为全国航模爱好者及海南群众展现演绎精彩飞行、放飞科技创新梦想的航模盛会,也为海南航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打开了一片天空市场。1700多名青少年竞相角逐"飞北"总决赛是面向青少年开展的全国性公益赛事活动,是国内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青少年科技体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观察》2006,(7):14-15
6月上旬,北京市政协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常委视察活动。常委们听取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通报,视察了北京市网络动漫、新闻出版和文化园区、影视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并同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市领导进行了气氛热烈的座谈。市政协主席阳安江主持会议并率队视察。  相似文献   

17.
《青年探索》2013,(5):I0002-I0002
“型爆”的“舞林”对决,“萌爆”的动漫COSPLAY,“潮爆”的街头艺术涂鸦……2013年暑假,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举办的青少年潮流文化活动一个接一个:“Keep on breaking”十周年国际BBOYGAME、2013广州中学生红白街舞大赛总决赛。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19)
正虽然中国已经有不少人或了解、或喜爱这种绘画形式,但"图像小说"这个概念仍然应该被更广泛地宣传传播。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读者已为被法国称之为"第九艺术"的漫画,也就是国内绘画界的图像小说所深深吸引。今年5月至6月,由法国驻华大使馆发起的第五届图像小说节如期同读者们和漫画爱好者们见面。现场座无虚席,一些临时想要加入活动的读者们只得站在观众席两侧,但这仍然没有影响大家聆听画家们创作与分享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校园是普及和传承文化的主阵地,只有积极落实戏曲进校园的政策和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戏曲的传承与发扬。近几年来,随着北京市教委开展"高参小项目"活动,众多青少年已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建议在正源守本的前提下重视现代传播手段,大胆利用VR动漫技术吸引学生关注中国戏曲,让古老的艺术年轻化、时尚化,吸引学生关注中国戏曲,学习传统文化。可利用VR/AR技术将京剧教育游戏化,培育戏  相似文献   

20.
正为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先后为老人开设茶话会、手工、书法等18个兴趣班;融入时代特色,90后社工手绘"智能手机"手册,为老人开设手机班;带老人玩cosplay世界名画、"乘风破浪的奶奶"等现代游戏……。近期,福利院为爷爷奶奶拍摄的一组有趣创意错位照,让老人们坐上香蕉船、和火龙果拔河……,用相机为老人们搭建的童话世界,更是火遍全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