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文 《党史纵览》2000,(1):20-2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到1992年十四大,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国和世界面前树立了“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的形象。 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这一阶段的成功实践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坚持并全面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1989年的政治风波平息之后,第三代领导集体郑重宣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不变,消除了人们的疑虑。1989年6月24日,江泽民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总书记后,对于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2.
饶银华 《探索》2007,2(3):18-21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外交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这就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应当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观点来审视和处理双边关系,相互尊重和求同存异,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仍然是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础,台湾问题是发展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等,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发展中美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苏伟  王骏 《探索》2002,(3):81-85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承前启后,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极强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三个代表"、尤其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中国跨世纪和新世纪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重庆五年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从一个局部表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科学的;新重庆创造性贯彻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战略的实践,可以使我们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更深刻地认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战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高度的自觉性,始终不渝地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全党的各项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处理和解决了我们党所遇到的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坚持和高举邓小乎理论旗帜.为宣传、研究、完善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理论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系统总结、阐述和展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新的科学概念1989年6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三届四中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2000年初,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个历史的积累过程。从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从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年治党治国的经验积累,是不可能提出这一重要思想的。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历史,是建国以后历史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它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处于新旧世纪的交替之际,是承前启后的一段历史。在这十年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十多年治党治国的丰富实践,锻炼造就了高度成熟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时成为“三  相似文献   

7.
1989年6月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12年来,特别是十四大以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的阶段,并在实践中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为构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了绚丽辉煌的画卷和诗篇。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  相似文献   

8.
在“一国两制” 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努力,香港已胜利回归,澳门问题也得到顺利解决,基本完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留交下一代去做”的任务,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迈出成功的一步,为台湾的回归创设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的提出和构想,最早是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考虑的,它的最终落脚点也必然是台湾的回归.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脉络和发展过程来看,它与60年代初由毛泽东等人提出,周恩来概括的“一纲四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对“一纲四目”的提高、完善和发展.“一纲四目”思想的概括及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他担任的最后一个职务——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身体力行地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解决的极其重大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下简称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邓小平第二代领导、江泽民第三代领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这一探索过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接九十年代我国经济新的腾飞,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竞争上岗作为用工形式上的变革,代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工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面对竞争上岗,首先应该认识自己,增加竞争上岗的信心;其次,要改善自己,夯实竞争上岗的基础;第三,协调人际关系,优化竞争上岗的环境;第四,关心企业发展,注重自身价值与企业需要的结合.总之,要做竞争的主人,调适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辩证看待竞争上岗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金冲及 《党的文献》2002,(6):3-5,18
跨入新世纪之初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奋斗目标应该怎样确定 ,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 :以本世纪头 2 0年为期 ,要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个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重要历史阶段。提出这个奋斗目标 ,将使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 ,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万众一心地夺取胜利。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三步走”战略部署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我国在 2 1世纪初的奋斗目标 ,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  相似文献   

13.
1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绘就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新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和蓝图 ,我们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胡锦涛同志 2 0 0 2年 12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 :“要实现宏伟目标 ,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 ,艰苦奋斗。”这就把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又一次鲜明地提到了全党面前。我们应如何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呢 ?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一、艰苦奋斗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斗争中…  相似文献   

15.
徐志远  彭玉海 《探索》2003,2(4):84-86
言教与身教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言教与身教这对基本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言教与身教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给水利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它也要求水利改革必须融入市场经济。山西引黄工程提前“入世”的实践 ,更进一步论证了入世对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与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发端于他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新说法",根源于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他科学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光辉前景,正确指明了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并且不断为实现小康目标鼓劲加油,排忧解难,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 ,提出创建一流县级党校 ,这既是一个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可喜目标 ,也是一项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但是 ,县级党校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政企分开、法人治理结构、社会负担和经济效益等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文章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邵广侠 《探索》2006,1(5):83-86
无论是社会本位还是知识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反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它们无视人的生命需要。当前,加强人的主体性建设,追求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表达了这样一种价值追求和行为标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顺应人性,注重尊重人、关爱人和发展人的教育,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性、生活性、开放性和整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