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利、提高诉讼效率而设计的一种诉讼制度。本文针对这一制度在附带民事诉讼主体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进行分析,以期对附带民事诉讼主体的明确界定有所助益,使这一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这一制度设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对这一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已成必然.建议将民事诉讼从刑事诉讼中剥离出来,刑、民彻底分离,取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试论取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盛礼  赖丽华 《法学论坛》2005,20(1):111-115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混淆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在证明标准和证据规则方面的差别 ,以刑事诉讼程序取代了民事诉讼程序 ,异化了附带民事诉讼的本质 ,不利于维护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 ,违背了程序正义的要求。由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与生俱来的不可克服的内在制度性缺陷 ,无法通过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来消除其弊端 ,未来应当彻底取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受理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权益争议,将两种性质不同的争议并案审理,在解决行政争议的同时,附带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法及其有关司法解释没有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出规定,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行政审判实践的需要和必然。本文试从理论上和审判实践上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有关问题加以探讨。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特征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不同于单纯的行政诉讼或单纯的民事诉讼,它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使同一诉讼程序包含了两种不同法律性质的诉讼,一为行政诉讼,一为民事诉讼。首先,这两种诉讼发生于同一诉讼程序,不同于当事人分别依行政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和依民事诉讼程序解决民事争议的诉讼。后者是两个独立的诉讼程序,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立法者企图通过将两种诉讼合并来达到诉讼经济与诉讼效益。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却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评析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进而分析其存在的一些具体不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下简称附带民事诉讼),指法院在审判被告人犯罪行为的同时,根据被害人或检察机关的提起,一并审判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害的民事赔偿的诉讼活动,这种民事诉讼是由刑事诉讼派生的一种特殊诉讼。它可以简化诉讼程序,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减轻当事人的讼累,并可避免作出相互抵触的裁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而这一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完善这一制度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基本价值取向是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但基于制度设计的缺陷,民事诉讼实际弱化为刑事诉讼的附属品,被害人损害赔偿请求权也得不到充分保障。本文指出应确立附带民事诉讼的完全独立地位,遵照民事法律的一般原理和规则规制和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诉讼程序和法律适用上存在冲突。由于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性质、目的、对象、价值的不同,决定了其在具体程序、制度、规则设计上的不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将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合并进行。导致了两种诉讼在诉讼程序和法律适用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然而由于附带性,使得其与理应是同一性质的民事诉讼无论在实体或程序方面日益出现严重摩擦和冲突。作者从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计理念的反思入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审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构思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规定较为粗疏,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争议,偏离了设置这一制度的目的。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同干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民合一模式,在目前条件下不宜立刻取消这一制度,而应在受案范围、当事人范围、原告人权利、诉讼范围等方面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已成为检察机关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重要途径。由于缺乏基础理论与制度规范的支持,相关的司法实践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尽管是借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来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的简单结合。现有的“一条两款”难以满足司法实践对法律适用的需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需要厘清四对基础关系,即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内”与“等外”、检察机关与其他起诉主体、刑事审判与民事审判。在增加法律供给的同时,检察机关对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应保持谦抑与克制,实际提起的诉讼应限定在法定范围之内并应考虑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韩思阳 《行政法学研究》2006,(4):114-117,130
<正>作为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的典型案件,“焦作房产纠纷案”引发起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作何改进的争论:主流观点是:行政诉讼法中应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本文试质疑这一主流观点,并对此种类型案件的解决开发出除附带诉讼模式外的多种解决途径。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模式可行与否的关键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否可行,关键不在于行政庭能否审理民事案件,因为即使行政庭可以审理民事案件,行政庭运用何种程序对诉讼进行审理仍未明确,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行政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制度,引起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为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这两个性质不同的诉讼并存,由于我国诉讼立法技术和操作层面的先天不足及司法层面的界定争议,导致其在诉讼关系、程序、原则等诸方面与行政诉讼发生冲突。如何协调这些冲突,保证诉讼法律部门的内部和谐,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切实保护被害人人身财产利益,提高诉讼效率,节省诉讼资源,我国《刑法》及《刑事诉讼法》均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自设立之始便受到广泛质疑,而从司法实践来看,制度的运行没有很好的体现制度设立的目的和宗旨。在财产型犯罪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被害人所能选择的救济途径过于单一等缺陷,充实与改进该类型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显得愈来愈紧迫。  相似文献   

15.
“告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保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效运行的重要步骤。文章针对现行“告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欠缺,论述了“告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内容、形式等具体事项,以完善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的“告知”制度,保护受害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顺利进行,为进一步修正刑事诉讼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宋哲 《天津检察》2008,(4):63-6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于有效保障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财产不受侵犯,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由于法律对其规定的过于原则,给司法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也给诉讼当事人无理纠缠留下了空间。因此,笔者认为,进一步研究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促进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马凤鸣宋金林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就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附带解决与该行政争议相关联的民事争议的活动。这种诉讼方式不同于行政侵权赔偿诉讼,也不同于诉的客体或主体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遵循的是"公权优于私权"、"效率优于公正"的指导思想,因而造成了附带民事诉讼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司法实践中成为刑事诉讼附庸的后果,偏离了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本文指出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受案范围、请求赔偿范围、诉讼证明标准、审理期限、裁判结果公正、保障执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而通过确立"在公权有限优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私权"、"在首先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兼顾效率"的理念,以完善附带民事诉讼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9.
宋志超 《法制与社会》2012,(32):240-241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在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司法实践中,虽然有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来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很多被告人没有偿还能力,这使我国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面临执行困境。本文着重从救助被害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笔者亲自办理的案件,提出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要是一种以解决相关犯罪行为的民事责任为目的的诉讼制度,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其例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会出现诸多主体、民事责任以及赔偿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是针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共犯的民事责任分配进行深入分析,依次对不同状况下的民事诉讼中共犯的民事责任科学分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希望以此强化人们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共犯民事责任分配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