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34期《民主与法制》载《“房叔”,义揭了官员财产公开的伤疤》,读后发人深省。“房叔事件”再次凸显了推进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公示的必要性。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普遍平等的选举,民主政治就是空话;确保干部清正廉洁,财产申报第一,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缺位,反腐倡廉底气则不足。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作“阳光法案”和“终端反腐”,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实践证明,财产公示对防腐虽然不是“万能药”,但的确是一剂“良药”。此项制度不可能完全遏制腐败,但可以避免大面积的腐败一再发生。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的最大“热点”之一。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人们都在关注着人权,议论着人权,追求着人权。 1985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国朋友时多次谈到人权问题。他说: “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5页) “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同上,第331页) “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贫穷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权经常被他们侵犯。他们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的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的。我们从来就不听那一套,你们也是不听那一套的。”(同上,第345页) “西方国家说我们侵犯了人权,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侵犯人权。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中国人伤亡了多少?美国支持南朝鲜进行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了多少?还不说一个多世纪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包括美国在内)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遭受的损失有多大!所以,他们谈人权是没有资格的。”  相似文献   

3.
云游 《创造》2001,(11):41-43
自1993年以来,中国腐败问题达到高蜂,据统计仅被惩处的县处级以上官员就有3.2万人,腐败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层面越来越广,民众的怨气越来越大。从级别上看,近年来,我国高层官员腐败案件频频曝光,从陈希同、王宝森,到胡长清、成克杰,再到李嘉廷,这一大串名字难道还不令人触目惊心么?这些省部级高级干部为什么还会走上这条不归之路呢?在这些高级官员的带动下,还有多少中层、下层官员在贪污腐败?又有多少被揭发出来?暴露出来的是这些,没有暴露的还有多少?这难道真是解不开的谜?笔者不揣冒昧,拟对此现象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4.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一个既能推动制度防腐,又能借力于民众加强反腐的理性建言。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能够将官员的财产摊开在阳光下,接受公众审视,有效遏制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有阳光就够了1972年,当时的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这样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万里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外,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因此,要发展我们的旅游事业,实在是难于上青天!看完报告后,李总理在报告上这样批道:“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就是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植花草,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旅游收入居亚洲第三!对于发展旅游业而言,资源是重要的,有着大量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腐败已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执政的共产党最危险的敌人就是自身的腐败,而羡腐的心态比腐败本身更令每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忧虑、恐惧。何哉?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只要站在阳光下阅读,它都能焕发出令人目眩神迷的七色光来。不是吗?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国人向来天资聪颖、勤学好问、触类旁通,有多少种解读方法就有多少种质疑方式。因此,于丹  相似文献   

8.
一个幽灵,腐败的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腐败,中国有,外国有;古代有,当代有。反腐败也不是从今天开始。开明的君主,廉洁的官员,都和腐败作过斗争。但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腐败都是愈演愈烈。美、日、德、英、法、意这些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知有多少届内阁,因腐败丑闻而倒台。可  相似文献   

9.
财产申报制度的经验借鉴与有效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阳光法案、阳光政策,不仅是从源头上预防与遏制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而且有力保障了政府  相似文献   

10.
刘英团 《政协天地》2012,(11):58-59
官员财产申报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荆,官员财产申报公开,一直处于被持续关注的范畴。十八大期间,代表俞正声和汪洋就财产申报制度的表态,成为网友的关注点,这源于对国家政治昌明的良苦用心与不懈期待。  相似文献   

11.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起源于240多年前的瑞典。早在1766年,瑞典公民就有权查看从一般官员直到首相的纳税清单。这一极具约束力的"治官之术"被称为"阳光法案",至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完善。据一份"透明国际"的报告,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和执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归纳而言,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有如下几点:首先,大部分国家的官员财产申报法都属立法等级最高的一级立法。如美国的《政府道德法》、英国《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加拿大《公职人员利益冲突与离职行为法》、法国《资金透明法》、韩国《公职人  相似文献   

12.
从2006年开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韩德云每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时,都要提交一份相同内容的议案,建议制定官员财产申报法,今年也不例外。韩德云代表认定这条路必须走下去,“而且只有这条路,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根除官员腐败的较好平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出台《关于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将于2009年1月1日在全国率先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专家表示,这一尝试无论成败,都将为官员财产阳光化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孙龙桦 《理论月刊》2012,(4):121-125
财产申报制度近二十来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财产申报制度又被称为"阳光法案",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实行的通过具有一定职务和利益冲突的公职人员申报个人财产状况来预防腐败、提升公职人员道德的制度。目前国外对财产申报制度的研究虽然众多,但多为对策性研究和道德问题研究,无法适应我国学术界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国内研究则主要侧重于财产申报制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无法为财产申报的现实需要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对当前人们一致看好的“阳光”——包括阳光法案、阳光操作、阳光交易之类,我们也应长个心眼儿,切不要被它那光芒刺花了眼、迷糊了心。这番感慨缘于看了《南方日报》上的一则报道。报道标题劈面提出一个让人悚然而惊的问道:谁来监管“阳光下的交易”?振聋发聩,且一针见血。细读消息,方才知晓,这一问题,是广州市人大代表提出来的。“阳光下的交易”怎么了?有了阳光,就一定“透明”,就一定灿烂?不见得。起码,人大代表们针对这一问题的质疑,就有好几条——其一,一位代表说,他所在的学校要购置一批设备,需  相似文献   

16.
政府采购除有利于节约财力和宏观调控之外,还是抑制腐败的有效途径,因此被称为“阳光采购”。2003年,《政府采购法》获得通过,人们对高效、廉洁的政府行为寄予厚望。然而,你可曾想过,集中采购可能食孳生比分散采购更为可怕的腐败吗?本应十分“阳光”的政府采购,为什么在有些地方变成乌云蔽日?  相似文献   

17.
印度:当腐败已成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小康》2011,(2):52-55
社会的结构、民主的困局、转型期的阵痛、历史的延续……当这些复杂的原因交织纠缠在一起,导致"腐败"一词几乎成了"统治"印度这个国家的词汇。想要反腐的印度,究竟能有多少胜算?  相似文献   

18.
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辩证反思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慈 《桂海论丛》2009,25(5):38-42
新疆阿勒泰地区出台"阳光法案"并据此如期公布官员财产,由此而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心,有人誉之为"阳光法案"、"破冰之举".也有不少人称其为"有限公示"、"政治做秀".无论如何,人们期望能借着阿勒泰地区的"廉政之风",加快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步伐,推进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化进程.因此,通过对阿勒泰地区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辩证反思,不断完善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将有利于预防官员腐败、促进我国的廉政建设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真情永固     
8月的一个上午,骄阳似火。大地仿佛在喘着粗气,却拂不去烈日的酷热。 谢明珍走下了汽车,赤田乡交通事故现场的那一抹红色,比夏日阳光更加灼人的感觉,还在她的心头。虽然这并不是第一次去事故现场,但每一次都给谢明珍很深的印象。她想到的是那一张张满含痛苦表情的  相似文献   

20.
观点     
2012年5月31日《中国青年报》舍制度和民主之外反腐无解反腐败不容妥协。如果我们不是去致力于制度反腐,不是以零容忍的姿态去严打严控严治腐败,而是让民众在心理上降低期待,接受适度腐败,以此换得"皆大欢喜",那我们的反腐大业必将走入非常危险的境地。腐败问题无法通过"发展"来解决——正如经济发展了,并不能带来社会文明和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样,经济发展也不能解决腐败问题。腐败不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