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刘伟 《天津检察》2008,(4):40-41
关于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在刑法理论界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对合同诈骗罪的成立没有影响,即以合同签订为参照点确定的“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对合同诈骗罪的成立不具有决定意义.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可以产生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也可以产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公平正义视角下合同解释规则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淑静 《山东审判》2005,21(3):78-81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法院在审理合同案件时,为了查清案件的事实必然要借助于合同解释。而对于合同的不同解释,必将导致不同的判决。近年来,合同解释在我国法学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实务上也同样居于重要的地位,这表明我国司法开始更加注重司法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正如梁慧星先生所言:“合同解释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应与法律解释受到同样的重视。”合同之所以需要解释,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语言是机会,同时也是陷阱”,合同中语言文字的模糊与多义性,容易使当事人产生争议;其二,即使是当事人具有丰富的交易经验…  相似文献   

3.
刘世华 《中国公证》2011,(12):32-32
我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对此。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称之为格式合同。应当肯定.尽管在立法体系上没有采用单行法的形式.只是将有关格式合同的规制纳入合同法总则部分“合同的订立”一章中.但格式合同制度是在根据我国国情、广泛参考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制定出来的,从无到有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刘永皎 《法制与经济》2008,(14):58-58,90
“陷阱取证”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试从刑事和民事两大方面分析“陷阱取证”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陷阱取证”是来源于刑事诉讼中的概念,但在民事诉讼中也有所运用。“陷阱取证”通常分为“机会提供型”和“犯意诱发型”两种类型。犯意诱发型“陷阱取证”会引起诸多问题,所以是非法的。本文分析讨论了刑事案件中的“陷阱取证”的合法性,并从三方面说明采用机会提供型“陷阱取证”进行刑事侦查的必要性;探讨了民事诉讼案件中以“陷阱取证”的方式获得证据是否应予以采纳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特征。并认为在民事诉讼中不应提倡陷阱取证。  相似文献   

5.
正订立合同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租房子,有房屋租赁合同;买房子,有买卖合同;在单位工作,有劳动合同;出门旅游,有旅游合同……在订立、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一些残疾人朋友由于缺乏必要的合同法律知识,可能会掉入自己或他人设置的合同陷阱,并因此遭受重大损失。如何在订立合同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掉人合同陷阱呢?我们将  相似文献   

6.
论行政合同的法律特征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富有弹性和生命力的行政管理方式,已被各国普遍重视并广泛运用,它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拟对行政合同的法律特征和法律调控作一粗浅探讨,以求教于同仁。夫于行政合同的法律特征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以行政目的为理由.与行政相对人经相互协商,在双方意思表达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有关确立、变更、或者消灭权利、义务的协议,是行政和合同的结合,是行政中的权力因素和合同中的契约精神的统一。行政合同既有国家“行政”的特点.又有“合同”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将行政合同与一般的民事合同及…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工程中.存在总承包和分包两种行为。因而也就存在总承包合同和分包合同两种合同类型。总承包合同是业主与总承包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分包合同是总承包合同的承包人(分包合同中的发包人)与分包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工程分包是国际工程招标承包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根据分包人取得分包合同方式的不同,分包合同可以分为“普通分包合同”和“指定分包合同”两种。前者指总承包人在获得工程承包后,将除主体工程外的部分工程施工分包给其他人(称分包人)。该分包人由总承包人根据相应的标准、通过一定的资质审查.  相似文献   

8.
论合同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耀红 《现代法学》2000,22(2):97-99
本文在对合同解释的必要性及各国立法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并就合同解释规范化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1.合同解释应采纳“折衷说”;2.法律应明确法官解释合同的条件;3.完善合同解释制度,必须加强典型案例的汇编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合同陷阱与合同欺诈无时不在。本文试图通过合同管理实践,尝试剖析合同欺诈行为特点,研究和探讨预防合同欺诈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男大学生误入家教陷阱惨遭杀害,成为女友的“替死鬼”;女绑匪奔赴千里取赎金被抓获.却被发现她稀里糊涂地做了一回帮凶. 一个多月后.真凶的狐狸尾巴露了出来.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宗蹊跷的绑架凶杀案背后.还隐藏着一段活灵活现的“爱情木偶剧”。  相似文献   

11.
减轻损害(mitigationoflossess)是英美合同责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指“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付出合理的努力减轻因违约而引起的损失的义务。”①美国学者认为,这意味着受损害的一方对他可以避免的损失将不会得到补偿。法院往往讲“减轻损害的义务”,即不扩大损害,如果可能的话就加以减少的义务户例如,甲乙双方订立合同,由乙方向甲方提供5万个小零件作为甲方产品的配件。当合同标的履行到T时,由于市场价格下跌,产品滞销.甲方决定停产,并通知乙方停止供应其所生’“~5-“””“’””“”””’一”””…  相似文献   

12.
“欺诈合同”与“因欺诈订立的合同”虽均由欺诈行为所引起,却并非同一类合同。前者系双方当事人间恶意串通所订立的,旨在欺诈第三方的合同;后者系一方当事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与欺诈人订立的合同。 一、概念上的区别 欺诈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均有欺诈的故意,其所共同实施的欺诈第三方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大陆法上的欺诈合同为虚伪表示合同.虚伪表示指表意人对非真意有认识.且与相对人通谋而为的意思表示。虚伪表示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即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订立合同.所谓通谋.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均具作出非真实意思表示的故意.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施米托夫《国际货物买卖法合同的落空——英国法与比较法》一文中有关“合同落空”规则的理论出发。观察两大法系对于合同免责制度理论的异同,即重点分析与比较了“合同落空”、“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三大理论,从而把握三者的不同.以达到更为准确地适用而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之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法学理论界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之法律性质争议颇多。主要有以下二种观点:第一种是行政合同说;第二种是民事合同说。要明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法律性质,须先明确行政合同的涵义。一、行政合同的特征行政合同,又名行政契约、行政协议或政府合同。长期以来,它是行政学和行政法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普通法系国家是没有“行政合同”这一提法的,凡是涉及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都统称为“政府合同”或“采购合同”。确切地说,只有大陆法系存在“行政合同”的概念。在法国,以“公务理论”(合同与公务有关或者…  相似文献   

15.
万毅 《法学》2007,(12):146-151
市场经济本是风险经济,在民事经济交往和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条款中作出有利于己方的规定设置,理所应当、分属必然。由此而产生民事纠纷,也当视为在交易风险的范畴内,并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自可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予以解决,而不必诉诸刑法。然而,如果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设置合同陷阱,进而恶意利用合同刻意制造所谓合同“纠纷”,并据此提起民事诉讼,获取对方财物,则是一种诈骗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构成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由于民事经济交易活动的复杂性,这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合同的相对性.在大陆法中称为”债的相对性”,它最早起源于罗马法,而后对现代大陆法系的债法产生重大影响。如《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依法订立的契约.对手缔约当事人双方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在英美法中,该项原则形成于1861年的退德尔诉阿特金斯第,它具体包括两项内容:“其一是,除合同的当事人,任何其他人不得请求享有合同上的权利;其二是,除合同的当事人外,任何人不必承担合同上的责任。”一、引言众所周知,合同的相对性或债的相对性①,自罗马法以来一直为两大法系所确认而成为合同制度中的重要原则。而近代以来,随…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保证制度的设立.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保障交易安全。对于保证合同的生效要件.《担保法》、《民法通则》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都作了规定。然而现实中所出现的“保证”方式却五花八门。对保证合同性质和效力的认定.往往给司法人员带来困惑.特别是对无效保证合同所造成的后果,责任的承担、法律往往不能作出详尽的规定.实践中相似案例的裁判可能有天壤之别。为此,我们必须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对保证合同效力的认定,在法律具体规定之上,应有一个较为一贯的原则;二是对无效的保证合同所带来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宋硕 《法庭内外》2013,(11):50-51
近年来,保险行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存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保险公司在经营及理赔过程中怠于履行自身义务、夸大合同保障功能的情况时有发生,保险中“灰色”地带、保险“陷阱”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我国各级法院受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已从2008年的28231件,上升至2012年的76430件。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4,(35):11-11
所谓“党大”还是“法大”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甚至是一个陷阱。如果说党比法大,那就是承认法治、依法治国都是虚假的了.法就不存在了;如果说法比党大.那好像党的领导又出了问题,难以实施了。事实上,不存在这样的对立关系.宪法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但是我们也强调党要带头执行.带头遵守.所以不存在谁比准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合同的成立并不象传统学说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单纯的事实问题.而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在判断合同是否成立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只能形成一个效力未定的“表面合同”。表示错误不是影响合同的效力而是影响合同的成立。在考虑表示错误如何影响合同成立时。应以促进交易的确定和安全为目的.除了要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外.还应考虑表示错误是单方错误、共同错误或者相互错误,传统的大陆法则对此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