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菲 《世纪桥》2011,(21):22-23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基本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了积极有效的政治动员,它极大地调动了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推动了政治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点和效应进行分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动员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 ,创造了民众政治动员的奇迹 ,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热情。中国共产党根据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 ,提出了不同的政治动员口号 ,调动了广大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为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根据时代需要和环境变迁,采取不同动员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动员模式。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内进行了广泛、充分的政治动员,使广大进步和爱国民众不断参与到抗日民主政治体系中来。农民的政治意识及责任感普遍得到增强和提高,政治热情高涨。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并争取最后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员群众、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胜利和取得建设事业成就的一大法宝.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两种不同的动员方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常被混合使用.厘清二者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并就改革开放前后动员方式的转变历程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为新时代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同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规范性政治动员手段在中国政治动员中的运用,譬如农村包围城市、群众路线等等思想已经被革命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本文即是从政治动员的角度,侧重挖掘和研究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群众的政治动员、武装的政治动员和斗争的政治动员三种政治动员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动员凝聚起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是有效推进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在中国现代国家转型的独特历史进程中,政治教化式的思想动员、利益交换式的利益动员与以党和政府权威为基础的法理动员的三重逻辑,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实践探索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三种基本形态,并在各自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推进现代中国国家治理转型的三重动力。对此进行全面分析和考察,对于阐释新时期执政党和社会互动的内在机理,厘清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关联和发展脉络有着重大的学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抗战后期,在"工农兵文艺"方针的导向下,陕北民间的旧秧歌被改造成"新秧歌"。随着一系列的成功实践,新秧歌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蓬勃发展。作为将边区民间文化和现实政治嫁接起来的一种有效手段,新秧歌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打造了政治动员所必需的舞台与背景,破除了政治动员过程中的观念障碍,并提供了政治动员所倚赖的集体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论政治动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政治生活中,一个成熟的统治阶级,一个成熟的领导集团,一个处于上升时期的国家政权,都应当有充分的自信和力量,把自己的政治任务宣布为整个社会的需要,并赋予它完好的主权、法律制度形式,使自己对敌对阶级的专政,对多数社会成员的政治动员都以社会的名义进行。可现今,人们对于政治动员的研究却普遍注意不够。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受学界“传统—现代”简单的二分法的影响,认为政治动员就是强调阶级斗争、集权。文章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把政治动员分为强制性政治动员与诱致性政治动员。不同的政治动员类型满足不同历史时期的合法性要求,变动的社会要求我们从强制性政治动员向诱致性政治动员转变。  相似文献   

10.
"赶考"本是中国科举制传统文化中一个通俗用语,1949年3月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赶考","赶考"遂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语言中一个概念,具有了独特的政治内涵及功能;1980年代末,"赶考"轶事重现,旨在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反对西方和平演变;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赶考"课题,将其政治意涵升华为"赶考"精神,强化其凝聚民族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动员作用。中国共产党借用耳熟能详的"赶考"一词表达执政理念,既承续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又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了其政治动员和政治认同功能。"赶考"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