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力帮助下,越南终于在越共手中获得独立。但是,独立后的越南心情始终十分复杂,既对历史上曾长期属于中国而对中国充满疑虑,又对印支联邦的“大越南”充满渴望。于是,在中苏交恶的历史大背景下,在苏联的引诱和拉拢下,在胡志明去世后,越南迅速转向苏联,尾随苏联同中国尖锐对抗。  相似文献   

2.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世界范围内的战与和问题作出了新的判断,他以一代伟人的聪明和才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中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打破僵局回应勃氏绝唱1979年4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1980年2月14日期满后不再延长,并重申要在和  相似文献   

3.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同志与来访的戈尔巴乔夫举行最高级会见,共同宣布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实现。这是20世纪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正常化的历程包括三个方面:就消除影响正常化实现的"三大障碍"进行政治磋商,恢复中断多年的中苏边界谈判,遏制苏方在对台湾关系方面越过底线。笔者作为这一正常化的见证人,查核了大量官方资料,现对其艰辛历程作一个粗线条回顾。  相似文献   

4.
一、来自巴黎的“秋波” 1963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收到了一封由中国驻瑞士大使馆转来的信函。信系法国参议员富尔所写。在信中,富尔希望中国能邀请他访问北京。富尔是在中法两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提出的,此举意味着什么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63年7月14日,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戴高乐在爱丽舍宫紧急召见富尔。 他指示富尔:“你到中国去,作为我的代表前往中国去。” 中国在接到富尔信函的第二  相似文献   

5.
6.
“一分委员会”是黑暗的伪满时期由学生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后发展为各界人士参加。他们以中国东北的基督教为背景,宣传救亡的主张。凡参加组织的人,每人每天捐献  相似文献   

7.
洪梦 《世纪风采》2010,(7):31-3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走势如下: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1995年,李登辉以私人名义访美,在国际上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关系跌至冰点;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应新形势,大陆方面采取主动,推动第二次汪辜会谈;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是1989年5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到访的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共同宣布的.然而.回顾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还要从勃列日涅夫说起.他于1982年发表了著名的呼吁改善中苏关系的“塔什干讲话”.开启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让我们来还原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迅速作出回应并采取相应措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中共中央致力于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这为我国调整对外战略,包括缓和对苏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苏关系恶化的滥觞——评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苏关系史上,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它对后来中苏关系的演变影响很大。然而,应如何估计这种影响,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学术界的看法也不一致,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越两国对立13年后,一个历史性的会晤——成都会晤打破外交坚冰,向两国关系正常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这一步,外交官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力排险阻。本文作者李家忠时任外交部亚洲司印支处处长,亲历历史,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谈判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其实早在建国前夕,中美双方就曾有过建交谈判。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开始转变对华政策,一方面逐步拉开与国民党政府的距离,一方面伸出试探的触角谋求与中共建立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孟红 《红岩春秋》2008,(5):30-33
1979年初春,邓小平在访美期间结识了美国石油巨头哈默,两人一见如故。邓小平以战略家的深思熟虑直接邀请大名鼎鼎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蒙德·哈默访问中国。随后,邓小平亲自部署和推进了中外第一个大型合作项目——开发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此项合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史写下了伟大的序篇。  相似文献   

14.
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同国民党在军事上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其参战兵力之多、战场规模之大.人民支前之踊跃、取得胜利之辉煌,都是空前的.它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辽沈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攻克锦州,造成关门打狗的有利态势,是取得整个战役胜利的关键一仗.1 1948年9月7日,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要求东北野战军首先南下北宁路作战,攻克锦州、山海关各点,封闭东北大门,尔后将东北国民党军就地歼灭.9月10日,东北野战军领导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确定了南下北宁路作战的具体部署:以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等6个纵队和炮兵纵队主力及第二兵团指挥的热河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1个炮兵旅,分别围歼义县和北宁线锦州至唐山段各孤立据点之敌,相机攻取锦州、锦西、山海关各点,切断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以第一、第二、第十等3个纵队于沈阳以西地区,以第五、第六等2个纵队于沈阳以北地区,共同对付由沈阳出援或一旦由长春突围之敌;以第一兵团指挥6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7)
中苏关系是20世纪新中国成立后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苏联一样在政治制度、经济等方面对中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便采取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是1969年中苏关系破裂。究竟什么原因使中苏之间的友好关系仅仅维持了这么短的时间,是国家利益,还是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亦或是两国领导人的原因?本文试从地缘结构方面来分析中苏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恶化,癌细胞转移,身体明显消瘦。为了不使党和国家的大权落入“四人帮”手中,周恩来拖着重病之躯,仍然夜以继日地忙碌着。5829日,周恩采陪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泽东,这是他最后一次走进毛泽东的书房。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可能没有人知道他们握过多少次手。然而,在摄影记者杜修贤的镜头里却留着他们最后一次握手的瞬间。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已恶化,身体明显消瘦。可是,周恩来作为—位政治家,十分清楚自己在中国政局中处于何等重要的位置。他拖着重病之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这一年5月25日这天,周恩来把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引进毛泽东的书房,把陪见的人一个一个地介绍给毛泽东相识握手。而他自己则和以往一样,默默地站立在摄影镜头之外。毛泽东与希思一见如故,两个人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一个多小…  相似文献   

18.
1935年 8月 1日,中共中央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中,赞扬被伪奉天警备司令部秘密杀害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二十八路军司令”邓铁梅是“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本文记述的是邓铁梅当年在龙王庙活动时期的有关史实。   1932年 8月,邓铁梅根据抗日斗争形势发展需要和龙王庙商会的请求,将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部由偏远闭塞的尖山窑 (今属辽宁省岫岩县大营子镇 )迁至交通比较发达,与伪安奉地区警备司令、大汉奸李寿山盘踞的大孤山距离仅数十公里的龙王庙街。司令部就设在与邓铁梅关系极为密切的龙王庙商会会长潘子旭 (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与苏联共产党紧密相连的。无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以俄为师”、王明路线,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边倒”、中苏论战,中国共产党都与这位“老师”、“老大哥”有着说不尽的思恩怨怨。研究中共党史,离不开中苏关系史。因此,对于党史界来说,早就盼望着能有一部比较详尽的中苏关系史著作问世,以期对深化研究有所补益。最近,我们高兴地看到,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刘志青撰写的腿想历尽后的反思──中苏关系七十年》一书,已由黄河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作者多年辛勤耕耘的成果,是国内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论述中苏关…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尼克松.一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导师,一个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首脑.世界在伟人的情怀中运转着.毛泽东对杜波依斯说,他想去密西西比河游泳1959年3月的一个早晨.武汉东湖.毛泽东起得很早,在湖边散了一会步后,便坐下来吃早点.7点整,毛泽东的老朋友斯特朗来到东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