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析都市"女孩纹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悄然漫步繁华的都市,眼前不时晃过一些衣着“怪异”的女孩。她们在举手投足中,不经意会显现出纹身的图案棗肚脐下的蝴蝶、小花,脚踝上的青藤、十字架等。近两年,随着欧美“纹身热潮”的袭来,在我国的一些大都市,也出现部分“女孩纹身”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追求“前卫”的年轻人、一些所谓的“新新人类”,为了追求“真实、完美”的“自我”,纷纷加入“纹身者”的行列。据最近“七彩谷”网站的调查统计,对于“纹身”,有31.4%的人表示“非常希望”,35.9%的认为“画的或贴的(纹身)可以”。可见,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纹身”已不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都市青年纹身群体进行剖析.在对纹身现状和历史演变描述的基础上,揭示出城市性、纹身时尚和符号互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个案访谈的形式,透视出不同都市人的纹身动机,使人们对纹身时尚有一个更为客观和理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大学校园,师生恋(一般是男教师与女大学生间)已不再是一种奇异的偶然现象了。笔者曾在全国某六所高校粗略地统计其学校师生恋的比例,竟然发现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师生恋的男教师比例较高,女大学生成为男教师配偶的比例也不低。难怪走进大学校园,倾听校园小夜曲,经常听到男教师的高歌“请爱我吧”,听到女大学生的低吟“爱你的人是我”——很美的校园恋曲,很流行的校园情感生活。一方是对儿时就心仪已久的崇拜偶像的期待,一方是对青春亮丽年少清纯的爱慕。越来越多的人在尊重并祝福真心相爱的情侣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也在问“为…  相似文献   

4.
李继祥 《理论月刊》2002,(7):105-106
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间显现的“趋同现象”,既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又有其出现的主观原因,故具有发生的必然性。“趋同现象”的出现是合乎规律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探寻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上,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性,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注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偶像崇拜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青少年由于其自身所在的年龄阶段和社会环境,他们的偶像崇拜又具有不同特征和原因。本文将以青少年这一群体为出发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试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傣族的纹身     
纹身作为远古时代傣族先民崇尚的社会习俗之一,经年历时,现仍留存于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聚居地区,并仍有较大的影响。本又试对纹身赖以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功能,经久不衰的崇尚及其象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做进一步的探寻。一、纹身是族群图腾崇拜的体现我甲古籍在涉及傣族先民的时候,都一脉相承地把纹身做为族群特征的标识。早在周代文献《小戴礼·王制篇》中就有“南方日蛮,雕题交趾”之说。李贤在注《后汉书)}时,对“雕题”一词的解释是“题,额也;雕之,谓到其肌以丹青涅之。”雅南子·泰族训)},谓“刻肌肤,皮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了中国大陆影视恶搞的简单历史,分析了影视恶搞的类型及其背后的动机,并在分析其接受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影视恶搞至少应该坚守一条道德底线,即不能"搞恶".  相似文献   

8.
目前很多青少年习惯于在网络上暴露自己的身体、隐私、野心、生活、思想和声音,以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这正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表现,或者说是青少年自我中心感在虚拟世界中的体现。为此,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并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和引导,是本文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
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是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质,也是衡量主体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青少年的表现是社会思想状况的“晴雨表”,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主流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在一部分人中仍发生了自律缺失的现象。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青少年自身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其社会地位的“边缘性”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城市青少年郁闷心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城市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变化很大,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竞争的压力、生存的焦虑、发展的期待、情感的困惑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城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出来。前不久,曾有媒体进行过一项高校流行语调查,“郁闷”一词以5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专家指出,“郁闷”是一种笼统的心理亚健康情绪的反映,也是相当一部分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一场关于“文学锋现象”的讨论将人们的视线再次引向当代青年。一位品学兼优的军校研究生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与党组织之间在行动上从疏远到靠拢,在认识从误解到认可,在感情上从失望到热爱——这些变化在外人看来似乎有点难以理解,一个学生与党组织之间关系的波澜起伏之下到底蕴藏着何种力量呢?而这种力量又如何能在这样一位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身上发挥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重新研究一下“文学锋现象”。  相似文献   

12.
解析"官德"     
以德治国何以重在以德治"官"?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是具体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群体,其从政道德即"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涉政"是"官德"的本质特征;"廉洁"是"官德"的底线规范;"慎独"是"官德"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13.
孙云晓 《半月谈》2004,(16):1-62
中学生崇尚名牌是非常合乎情理的现象。何为名牌?名牌是文化的凝结,是质量的象征,是时代的标志。中学生正处于多梦的时节,他们对名牌往往一见钟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进一步推理,崇尚名牌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中学生崇尚名牌,其主旨也是崇尚现代精神,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现代人。但是,话说回来,希望崇尚名牌的中学生朋友能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4.
马黎 《创造》2002,(3):12-15
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共产党员──富源县富村乡烂泥菁村民小组长文来稳、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 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一家个体幸福院,让七个长年流落街头的弱残鳏居者告别了流浪乞讨的生活,拥有一个温馨的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文来稳的事迹引起了社会的反响,在2001年云南日报就多次对他的先进事迹作过跟踪报道,并引起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其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力量能够“无穷”,还在于人们要对这力量的内涵作理性透析。而不仅仅停留于对好人好亨的赞许上。为此,本刊特邀请了几位学者对“文来稳现象”从理沦的高度上加以解析。希望他们的见解能够触发比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中的鬼神迷信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神迷信是反动的文化现象。在社会转型时期鬼神迷信在青少年中的泛起有其内在的认知根源和社会根源,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社会监督、强化信仰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是提高青少年抵御鬼神迷信免疫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青少年的中性化现象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青少年中性化现象的形成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青少年对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质疑以及青少年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对于青少年中性化现象,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加强教育和指导,及时将中性化转化为双性化.  相似文献   

17.
偶像崇拜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青少年由于其自身所在的年龄阶段和社会环境,他们的偶像崇拜又具有不同特征和原因.本文将以青少年这一群体为出发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试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与保障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他们所受到的精神虐待往往被人们视而不见。本文从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开始,罗列了这种现象在社会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分析了精神虐待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危害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流行语”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及其普遍化,是现代社会、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价值多元程度的扩大,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等等,都成为“流行”现象得以形成与扩散的社会基础。应该说,作为一种独特语言现象的“流行语”,在任何时期都会存在。但是,在社会、文化、心理变化加剧的时期,“流行语”现象不仅会更加丰富,而且常常更加突显。由于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流行语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就“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而言,素有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所创造的“流行语”最为引人注目。“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语”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们需要警惕并密切关注的是:“流行语”背后当代青少年特有的、流动的、真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课题组实施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问卷调查,对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重点关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偶像崇拜”的比例和方式;(2)“偶像崇拜”的原因和认识;(3)“偶像崇拜”的体验与收获;(4)“偶像崇拜”的周围反应和对应。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追求,是想获取当代中国青少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其自身对“偶像崇拜”现象的看法和体认,反思我们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评价或担忧,审视我们对这类言行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而试图以更具前瞻性的视野、更有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方案、更符合青少年现实需求的教育办法,来推进我国青少年阶段的人生辅导和素质教育,并同时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