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民生"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词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和完善"民生"的内涵、目标、动力、模式等方面的内容,从"生存型民生"到"发展型民生"再到"和谐型民生",从不同的领域和视角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日臻完善。深入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揭示民生建设的一般规律,使之转化为推动新时期民生建设的重要资源,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云霞 《唯实》2010,(3):90-91
民生档案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与时俱进的产物,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档案工作关注民生的重要着力点。要健全民生档案,改进民生档案服务,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服务机制,使民生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民生。这是党的宗旨使然,也是党执政的使命和目标。但改善民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而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重大转折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改革开放,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不仅是党的宗旨的价值所在,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4.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的两个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目的,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条件。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改善民生,让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大发展,中国今天就没有可能、也没有资格像现在这样把改善民生问题提上各级政府的日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和完善“民生”的内涵、目标、动力、模式等方面的内容,从“生存型民生”到“发展型民生”再到“和谐型民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日臻完善。深入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揭示民生建设的一般规律,使之转化为推动新时期民生建设的重要资源,开拓民生建设的新空间和新境界,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注民生是西拍坡建国精神的题中之义。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党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取得了一定经验,做出了一定成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改革开放30年来。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好政策,与时俱进地推进民心工程安民工程,使西柏坡建国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改革开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坚定了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实践》2009,(1):38-39
我区隆重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2008年12月16日,我区隆重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作重要讲话。储波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是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解放的30年,是我们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30年,是我们坚持打基础与促发展并重,不断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30年,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30年,也是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30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  相似文献   

9.
陈理 《前线》2012,(10):16-21
刚刚过去的十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也很不平凡。今天的中国,呈现给世人的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当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打量并满怀兴趣探究中国发展背后的秘密时,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妥善应对挑战、化解矛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新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田枫 《新长征》2011,(12):52-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我们拥有了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许多有利条件。但社会建设并没有伴随经济的增长而持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和民生相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建没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是我们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主要原因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不同阶段,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不同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从1978年始,到现在整整30年了。弹指一挥间,京华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筹办、举办奥运会,大大加快了北京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北京发展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30年,是北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的30年,是北京融入世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30年.是民生显著改善的30年。也是北京城市全面发展的30年。鉴此,本期特设“北京改革开放30年巡礼”专栏,文章由本刊记者采写。我们总结历史,回顾成就,同时,我们更期待首都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上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3.
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入而全面地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进一步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使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经验,这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卓有成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思想法宝。改革创新精神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培育铸就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宝贵的精神成果。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面貌和形象,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了讲“五种话”,坚持“五个不动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李克忠 《党课》2008,(12):20-22
改革开放不仅使物质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也孕育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正是这个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在改革开放的路上不畏险阻,奋力前行。可以说,改革开放精神是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丰硕果实,值得我们好好地继承,好好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这反映了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改善民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本书在整体上全面、系统、深入地探索发展和改革之道,内容涉及农业、工业、贸易、物流、民生、金融、政治等社会各个层面。本书以图说数,客观公正地从宏观和中观的层面向社会展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的变动轨迹。  相似文献   

19.
《党史博采》2009,(3):F0002-F0002
河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是省公安厅主管全省境外人员和中国公民出入境活动的职能部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稳定、服务民生、服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省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领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以“维护稳定、服务民生”为主旨,融入大局,长足发展,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改善民生。然而,党对改善民生的认识和决策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应该说,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将改善民生从属于经济建设的,民生的改善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党作出了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决策,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推进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