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底线伦理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道德基础;价值理想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导向,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底线伦理和价值理想的双重维度考虑。本文从底线伦理和价值理想的双重维度审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市场经济发展、传统伦理价值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强化底线伦理和价值理想的认知教育、榜样示范以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以及建立使大学生从践行底线伦理向树立价值理想转化的保障机制等措施使大学生"遵守底线伦理","树立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2.
分析"90后"女大学生的"女神"情结,应立足于"90后"女大学生主流文化乏力、价值观不稳定、情绪容易波动、心理脆弱等特点,采取以社会、学校、家庭、自我等为主体,宣传以正能量为导向的社会舆论、坚持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价值教育、弘扬以孝、敬、亲为内容的家风家教,立足以主体性为基点的自我教育等举措,帮助90后女大学生系好"女神"情结,成为镜中自我"女神"。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更为突出。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受多元化价值观冲击,主体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道德失范,存在道德危机的风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加强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升新媒体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包括宣传、内化、实践、强化等环节。通过宣传达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知;通过内化,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理性反思;通过强化,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我们应该遵循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规律,完善"宣传—内化—实践—强化"环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与不同时代社会环境、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教育密切相关。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学生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教育的互动经历了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与价值迷失”到90年代“理性回归与价值关怀”,至千禧年后的“多元选择与价值坚守”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伟大复兴与价值引领”的嬗变过程。高校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和思想的成长既需要主流价值观强有力的指引,也需要高校全方位投入,开展行之有效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汲取有效的能量,形成符合时代潮流、国家需要和与个人相匹配的积极的价值观,成长为新时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思政课态度的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较强,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知行不一的现象时有出现,对当前思政课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整合到"90后"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相互激荡和交融,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目前,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价值选择差异性的特点以及多元文化带给大学生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积极顺应文化多元化趋势,培养大学生"扬弃"的精神,通过各种相关课程或活动载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他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使价值观教育真正走进大学生生活,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淮阴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讨网络信息接触对90后大学生政治观、道德观、情感观、消费观的影响。文章指出90后大学生社会心态总体呈现正效能,但是浮躁、犬儒主义、弱势等负面社会心态不容忽视。为此需要优化教育载体,善用新媒体营造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环境;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个体社会心态的调适能力;加强校园阳光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90后”青年群体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受多元价值和文化碰撞影响,“90后”大学生凸显独特而鲜明的群体特点.高校应从完备人才保证、奠定理论基础、培育有效载体、打造实践平台、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教育“90后”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出来的,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起着关键性作用。90后大学生被认为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高校需要为人才的建设搭建一个平台,给教育一个有效的载体,让教育实践平台变得具有现实意义,以构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育宗旨。文章主要阐述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测量,引领90后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价值多元和价值抉择困惑,较之普通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兼具导向性和封闭性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紧迫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项系统工程,主要呈现为三个维度:运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人伦日用"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引入民族专家优化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青年阶段,是人生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综合作用下的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中国梦"最新教育成果武装青年,引导"80后、90后"的中国当代青年树立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首要的神圣价值观,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中国梦"的论述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和高度关注。中国梦教育是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3.
根据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表现,即就业价值目标取向选择上存在困惑,爱国主义仍有体现,就业价值评价标准呈现出矛盾性,就业价值实现手段日趋多样化。提出通过强调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强化大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培养,早做职业规划来构建科学的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一套科学有效的价值观知行转化评价机制,一般具有导向、诊断、激励和调控功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的评价机制应遵守"五个统一"原则,对知行转化的结果端口和管理端口应采取"三个结合"的方式实施评价。评价结果应该运用到发展性评价、绩效考核和学科评价方面,以起到评价机制的价值导向和效果评估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董雪梅 《工会论坛》2014,(2):154-156
现代网络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言行和生活状态。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为原则,构建大学生网络文化服务体系和大学生网络文化监管体系,完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四大机制,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协调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控制机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受到了以娱乐化、世俗化、庸俗化为代表的泛审美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形式在构建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建构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路径:一是"筑"结构,"转"思维;二是安好"探照灯",做好"守门人";三是"两个相关教育"齐手抓。  相似文献   

17.
析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展趋势及德育工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 ,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整合化并存的趋势。高校德育工作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应当采取何种工作对策 ,首先要认识和了解这一代青年人 ,在教育过程中应把握好“主体价值”和“主导价值”的统一 ,同时还要突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树立全员德育意识 ,开辟多种德育渠道 ,发挥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90后"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90后"高职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的认识、自我定位与就业态度、就业准备、就业选择以及对对职业的评价。针对调查中"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新变化,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以及话语问题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加强大学生话语体系研究的必要性,把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嬗变这一事实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崭新的历史使命,价值引领是最本质的要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同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耦合互动,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全媒体作为一个全面、动态、开放的场域,具有多样性、多元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媒体融合发展所呈现的内容表达和传播形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认知、评价和心理产生了更加多面、复杂的影响。全媒体提供了更多的现实可能,在遵循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基础上,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环境等方面加强全过程控制,构建四位一体的网格化价值观教育新路径,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