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使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面临很大风险和代价.中国如果要趋利避害,保证自身经济安全,就必须将发展放在首位.速度和国力质量是保证中国经济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日印关系持续升温,政治、安全、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了迅速发展。"印太"概念是在中国与亚洲双重崛起和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大潮中,日印双方战略协调与融合的产物,也是这两个亚洲大国对变动的国际权势格局重估的结果。"印太"战略代表了未来一段时期日印两国的外交倾向和政策选择,但日印在国际政治中的立场差异、"印太"战略自身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因素将对日印关系进一步发展构成制约。  相似文献   

3.
中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亚国家构建起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中国通过妥善处理边界问题以消除潜在冲突、不断提升战略伙伴关系水平、推动互利双赢的经济与能源合作、向中亚国家提供发展援助、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互利合作以及平衡处理在中亚的大国关系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十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走向仍将受到自身国力变化、中亚国家对华态度以及中国与其他大国在中亚地区多重互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失衡的本质原因及中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其突出表现是经常账户收支,特别是商品贸易收支的严重失衡.失衡的主要背景是国际间产业转移导致的贸易流向变化,以及主要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由于失衡各方近期内均难以做出根本性政策调整,未来国际贸易失衡可能将呈常态化特征.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把握好国际经济变化的脉络,从自身平衡出发,调整相应政策措施是协调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2008,(8):64-6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外部世界如何看待日新月异的中国?中国如何看待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如何才能与国际社会良性互动并推动建设和谐  相似文献   

6.
王金强 《当代世界》2010,(4):55-56,7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中国开始越来越关注如何拓展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海外利益的实现应该置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视角下,这也决定了中国海外利益的实现必然要在国际社会基础上探索合法性途径。  相似文献   

7.
2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三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已成引人瞩目的焦点,并正在改变着整个东亚的经济格局。北京申奥成功和两岸加入WTO强化了这一趋势。两岸加入WTO意味着两岸必将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中国大陆,加入WTO还标志着大陆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特别是与美日两国经济联系再上一个台阶,推动中国大陆经济加速发展的“二级火箭”点火,并带动两岸贸易相互依存合作关系的发展,将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条件下,两岸有必要推动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进程。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不但有助于减少往来成本、推动各自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也有助于规避外来风险、强化合作保障,奠定两岸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基础,合则两利,对大陆有利,对台湾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双重影响,欧洲一些极端化的意识形态政党纷纷崛起,并开始影响这一地区的政党格局.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获益的不均衡、文化多元主义政策面临的困境以及后工业化时代民众价值追求的变化.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必然对欧洲国家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而言,这种现象将使欧洲国家主流政党面临信任危机,支持率下降;使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面临挑战,民众对欧盟的信任和认同弱化;使欧洲国家的政治文化遭到侵蚀,宽容的文化氛围受到影响.欧洲的这股政党意识形态极化思潮除影响欧洲国家以外,也将对中国和中欧关系产生影响.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好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推动和谐、共赢、开放、互利的新型全球化;另一方面,要扮演好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角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双重影响,欧洲一些极端化的意识形态政党纷纷崛起,并开始影响这一地区的政党格局。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获益的不均衡、文化多元主义政策面临的困境以及后工业化时代民众价值追求的变化。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必然对欧洲国家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而言,这种现象将使欧洲国家主流政党面临信任危机,支持率下降;使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面临挑战,民众对欧盟的信任和认同弱化;使欧洲国家的政治文化遭到侵蚀,宽容的文化氛围受到影响。欧洲的这股政党意识形态极化思潮除影响欧洲国家以外,也将对中国和中欧关系产生影响。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好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推动和谐、共赢、开放、互利的新型全球化;另一方面,要扮演好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角色。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变化的全球地缘政治秩序中,美国、中国和欧盟之间的互动将会确定今后多年国际体系的特点。这三个力量在全球所拥有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规范和政治影响日益增大。与美国的军事优势和无与伦比的力量、欧盟日益增长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以及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一道,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崛起是定义新的全球秩序的四大趋势之一。在这个新秩序中,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舞台上的一个日益负责的角色,并且参与解决国际议事日程上越来越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百年变局下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尊重全球化发展规律,摈弃逆全球化思维,创新全球化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百年变局下数字经济正成为发展新形态,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世界经济处于深度变革期,经济全球化转型的压力与动力正在积聚。中国通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既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增长动能,也推动全球化快速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转型有赖于中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方式、治理机制及发展动力转型,为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双重影响,欧洲一些极端化的意识形态政党纷纷崛起,并开始影响这一地区的政党格局。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获益的不均衡、文化多元主义政策面临的困境以及后工业化时代民众价值追求的变化。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必然对欧洲国家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而言,这种现象将使欧洲国家主流政党面临信任危机,支持率下降;使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面临挑战,民众对欧盟的信任和认同弱化;使欧洲国家的政治文化遭到侵蚀,宽容的文化氛围受到影响。欧洲的这股政党意识形态极化思潮除影响欧洲国家以外,也将对中国和中欧关系产生影响。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好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推动和谐、共赢、开放、互利的新型全球化;另一方面,要扮演好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角色。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求变革、谋发展、惠民生已成为各国的主流民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为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苏美祥 《台湾研究》2013,(4):21-25,31
依据形成的动力机制不同,经济一体化可以划分为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一般而言,功能性一体化主要体现出经济体之间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自然形成的经济密切互动的关系,而制度性一体化则反映出公权力在一体化中的主导作用。[1]ECFA的签署,开启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新纪元,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程实现了从功能性向制度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论“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砖国家”从一个商业概念演变为一个国际机制有着深刻的背景。“金砖国家”的崛起不仅大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使得西方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进入一个历史转折点,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金砖国家”应冷静和理性地看待西方国家对新兴国家整体性崛起的疑虑,并对“金砖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近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既有历史渊源,也具现实新意。从政治学角度看,导致逆全球化结果的应当是一个经济/政治交互作用的系统合力,包括危机周期率、国际竞争博弈、霸权逻辑以及国家极化等关键性驱动因子。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逆全球化潮流而动,势必会对国际政治关系、世界政治秩序以及全球价值分配产生系统性的政治效应。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基于国际视野、全球思维的战略规划与行动,要在国家治理能力与国际责任双维坐标中相机锚定自身的全球化角色定位。在当下与未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是中国直面全球化进程中各种风浪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国加速提升经济的数字化水平,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调整与数字技术扩张相互推动,数字经济正发展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融合。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分化加速,加剧了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国际竞争,给国际经济治理带来新难题。目前,国际社会正通过WTO多边机制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等推动构建以电子商务规则为基础的国际数字经济治理机制,但全球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多维度、多层次合作,推动国际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构建,以数字经济带动各国实现包容性发展。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应在国际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引领作用,以多边、区域和双边等多种路径同时推动电子商务规则磋商,加强国家间数字经济政策协调,深化数字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契机,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谭世坪 《南风窗》2008,(18):70-7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形势下,两岸必须思考深化经济合作,增强两岸资本市场的互动和流通,以共同抵御潜在的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冷战到相互依存和全球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回顾了经济冷战和西方相互依存关系发展的历程,并就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最后简要论述全球主义、国家主义与地区主义的关系,并在结论部分提出几点完善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机制的建议。论文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制与规则的全球化,也是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逐渐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论文强调,过去百年人类社会的重大教训之一是,必须找出适应生产力新发展的调节、解决国家间利益纷争的国际治理模式。承认全球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并不等于排斥国家主义,作为有效治理单位的国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秩序之争的背景与缘起今年是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战后70年来,世界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这些变化的焦点是什么?●1945年以来的70年期间,世界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民族民主运动"("非殖民化")、"冷战"、欧洲一体化、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中国"崛起"。这些大事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国际(世界)秩序的演化。1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世界秩序是焦点之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