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982年11月8日,是一个极其平凡而又令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初到汉中市治台区公证处报到上班,却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要为汉中的公证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当时的公证处,不仅办公条件差,而且人员很少,全处只有三个人,公证处的日常工作几乎就我一个人承担,既要接待登门申办公证的当事人,又要外出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居委会去散发或张贴公证宣传单,大力宣传于1982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宣传公证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上海市东方公证处):精细化的公证法律服务,本是我2014年打算研究的课题,接到《中国公证》杂志的"指令",没有多想,就把这个题目定为这次沙龙的主题。我知道中国公证行业发展的多样性,所以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公证员讨论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精细化要求公证不仅仅是证明廖丽(云南省昆明市中衡公证处):精细化公证法律服务,当我听到这个论题时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居然是左  相似文献   

3.
刘江 《中国公证》2006,(8):64-64
十二年前,我带着参加工作后的兴奋和对未来的憧憬,告别生活多年的校园,来到了城固县公证处。刚来到公证处的时候,公证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主任让我和他用一个办公室.跟着他学习。我在心里认定这就是我步人社会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任老师了,随后的日子里,我一边跟着老师实践,一边学习公证业务书籍,遇到疑难的公证事项,所有的同事都是我的老师,对业务知识的渴望成为我最大的追求。在各位老师、同事的鼓励和帮助下,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半年后我终于开始独立工作了。俗话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磨练,难以炼成钢铁。在公证这个大熔炉里,我深深地认识到,青春只有在奉献中才能燃烧。  相似文献   

4.
孙艳华 《中国公证》2004,(10):12-13
辽宁省抚顺市公证处,在公证体制改革中积极探索.从1999年8月至2001年4月完成对市4个行政区公证处的托管,经过几年来的运转,事实证明是成功的,为公证机构设置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公证行业,特别是在各市、地所在地的公证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一现象的存在,已严重破坏了公证社会形象、降低了公证社会信誉、丧失了办证主权、影响了公证质量、损害了公证处的自身经济利益、造成了公证处内部管理混乱、制约了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问题极为严重.下面结合我省实际,就公证行业不正当竞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亚林 《中国公证》2004,(11):62-62
2004年春天,我有幸来到昆明市公证处. 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组织上安排我在业务一部见习锻炼,我跟随周师傅所接触到的第一个案子是遗嘱公证.周师傅是资深公证员,他敬业、勤奋.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4月辽宁省抚顺市公证处全面完成对市内四区公证处托管后,国内30多个公证管理部门及公证处派人到抚顺了解情况,并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公证集团化模式,产生了显而易见的优势,这种模式对于克服公证行业内不正当竞争,进一步提升公证人员素质和公证文书质量,提高公证的诚信度,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创建"名所名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前往了解者中实施托管或兼并的却不到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刘远 《中国公证》2004,(5):29-31
一、公证质量标准的基本概念 公证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证质量是指公证管理部门和公证处从事公证管理和公证业务活动的优劣性质和程度.它不仅包括公证管理部门的公证管理活动,也包括公证处的公证业务活动即公证处的非办证业务(如公证宣传、公证咨询、商务谈判等)和具体办理的公证业务.  相似文献   

9.
1984年的某一天,我到市司法局报到了.我最终落脚的部门是司法局管辖之下的哈尔滨市公证处. 在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之际,尽管我有很多机会,或去法院,或去检察院,但在妈妈的一再建议下,我还是决心到司法局了.妈妈太热爱她所从事过的公证事业了,她极力推崇公证事业的重要、公证工作的高尚,我也当真受了感染.  相似文献   

10.
陶峰 《中国公证》2014,(4):29-31
正一、"公证受理标准不一"——当事人视角下的公证失信公证受理标准不一是指在面对相同的公证申请人和相同的公证申请材料时,同一执业区域内的不同公证机构、不同公证员是否予以受理的结果不同。通俗一些的表达就是"某项公证业务在这个公证处不能办的,到那个公证处就可以办"、"某项公证业务找这个公证员就好办,找那个公证员就肯定办不成"。这样的情况在公证实践中确有存在,给当事人留下了办公证"因人(处)而异"、"没有统一要求"的印象,对公证公信造成负面影响。从实践中看,"公证受理标准不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11.
媒体反馈     
《中国公证》2011,(2):62-63
公证数量激增彰显市民维权新观念 2011年01月21日中工网新年伊始,北京市怀柔区的国泰公证处大厅里门庭若市,每名公证员的接待桌前都有市民在排队等候咨询、办理公证业务。市民相先生名下有一处房产要办理过户手续,但由于工作繁忙无法亲自参与,便来到公证处做了一份委托公证,将相关事宜委托给一位朋友。相先生说:"我是听别人介绍知道有这种公证的,我觉得很好,做了公证就有法律上的保障,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公证处自1980年恢复重建,一转眼已走过近30年.已届退休的我每当回忆起难忘的公证生涯,总会为自己选择了公证这个被誉为诚信天使的职业感到骄傲!作为一名在公证岗位从业近30年的老兵,能亲身参与贵阳公证的恢复重建,见证我国公证事业发展的每一个轨迹,我倍感荣幸.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证》2005,(11):8-12
一、公证的性质 公证的性质说的是公证机构、公证员的属性问题.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两大法系对公证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看法基本一致,但对公证性质的认识差异较大.原司法部张福森部长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关于<公证法(草案)>的说明时,首先简要回顾了公证性质的来龙去脉,先提到<公证暂行条例>对公证性质的规定,讲到2001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明确提出,现有行政体制的公证处要尽快改为事业体制,改制的公证处应成为执行国家公证职能,自主开展义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法人.公证处从国家公证机关转变为事业法人.  相似文献   

14.
霍妍 《中国公证》2009,(7):64-64
从事公证工作已经三年了.其实,毕业那年选择到公证处工作时对公证行业并没有多少了解,只是朦胧地知道公证也是法律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学习法律专业的我来说也能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的第三年,也是新疆公证协会与北京市公证协会签订公证工作对口支援协议的第二年,作为第四期赴北京学习公证业务的领队,我深感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在北京市公协的精心组织与安排下,我们分别深入10家公证处进行学习培训.9天的学习时间短暂而宝贵.天山雪松根连根,京疆公证心连心,在两地公证同行不舍的依依友情中,我们话别、我们思索——我们向北京公证学习什么? 公证精神是北京公证发展的灵魂.在我们看来,北京公证人公证为民,拥有一颗法律人捍卫公平与法律的灵魂;服务为民,拥有吃苦耐劳、无私奋献的精神;敬业爱岗,具有不畏坎坷,持之以恒,执著追求的信念.同时,创新更是体现在首都公证的各个领域.在北京学习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创新,没想到"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这句话也可以放在公证里,公证法赋予了我们很大的空间,民事、经济领域都应大有作为,就看我们如何去开拓.  相似文献   

16.
"面包车已经过户到我名下,我家的车终于又跑起来了,终于又能为我家挣钱了,我家和郭刚的关系跟原来一样好了。"这是保定市涞水县某村的郭兰(化名)在电话里接受涞水县公证处回访。一、一份遗嘱一辆京牌车2014年6月12日郭刚(化名)向涞水县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权公证,郭刚提供了身份证、户口薄、机动车行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司法公证机构改制后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这在重庆市的公证界引发了一些争议。“公证机构是否应该纳税?”当年年底,市司法局公证工作管理处在全市45个公证处,特别是转为事业和合作制的42个公证处中开展  相似文献   

18.
公证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乃大势所趋。但从目前改革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早在1994年司法部就进行了公证处由行政机关向事业单位转换的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绩。然而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公证改革并无大的推进,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缺乏内在和外在的综合配套改革,对于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人均收费不足3万元以上的公证处而言,改革更是迫切需求相关的配套制度。一、配套改革包含的基本内容 (一)立法改革。公证立法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体法中对于公证制度的规定,也就是将公证引入实体法…  相似文献   

19.
正读高中的时候,我每天上下学都会从公证处的门口路过。记忆中,那时的卢龙县公证处与法律顾问处共同租赁一个农户的三间平房,两家各占一半面积,办公条件非常简陋。那时我对公证处很不了解,也不知道公证处是干什么的。毕业后,经过县化肥厂、陶瓷厂工作的历练,我于1989年1月份分配到公证处上班,自此与公证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接触这份工作,我既兴奋又好奇,心中存有好多疑惑。投入工作后,我一边钻研公证业务,掌握法律服  相似文献   

20.
王洋 《中国公证》2008,(8):53-55
奔腾万里的长江与婉约南下的运河有一个共同眷恋的地方,叫"镇江".江河汇聚滋润的这片土地,孕育了山的雄奇和水的灵秀.这个地处长江之滨和沪宁铁路线上的著名历史文化古城.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是2007年春天,作为记者随会参加中国公证协会在镇江召开的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通过历时一年的考核工作.确定哪些公证处、哪些公证员将成为第四批全国公证行业文明公证处和全国优秀公证员.2008年春天第二次去镇江,则是为采访镇江公证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征集会徽设计方案为加强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建设,规范、统一标识,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决定公开征集会徽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