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澹然 《新湘评论》2004,(2):27-27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那么,什么是发展,如何衡量和测算发展,怎么追求和实现发展。自然成为经济学家们思考的重要课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趋势集中体现了这一思考的历史轨迹,这一轨迹概括起来就是从GDP到绿色GDP再到人文GDP。  相似文献   

2.
星宇 《新湘评论》2004,(5):12-14
“GDP增长了多少?”这是人们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口头禅”。应当说,GDP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在某一时期,考核政绩强调GDP的增长,是必要的一但过犹不及,时间一长,在某些同志的观念中就形成了一种心理误区,似乎GDP就是政绩,政绩就是GDP。那么,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GDP与政绩真的就能划上一个等号吗?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观看GDP到绿色GDP的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渝萍 《求实》2006,(1):38-39
长期以来,GDP作为最重要的宏观总量指标被人们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再加上资源越来越短缺,人们的发展观也在不断变化。在经济发展初期,是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加的传统发展观,发展只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增加GDP成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明白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包括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然包括经济增长。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实现从GDP到绿色GDP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GDP含金量是国际上用于反映民生改善、民生幸福的通用指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近年来,随着兵团经济总量的提升,GDP有了大幅增长,但是高速的GDP增长能否真正地转化为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值得认真思考研究。论文分析了兵团提升GDP含金量的重大意义,考察了兵团GDP含金量的现状,研究了兵团GDP含金量偏低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兵团提升GDP含金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04,(1):4-5
“发展是硬道理”是否等于“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是否只是“加快GDP增长”?考核干部的政绩是否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GDP与发展观政绩观》一组文章为你回答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宏观经济统计指标在我国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但是,也存在对这一指标的基本含义、适用范围等缺乏准确理解,以至于有的地方片面地追求GDP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的情况。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较详细地阐述GDP的基本概念、主要用途及其局限性,目的在于促进对这一宏观经济统计指标的正确理解和使用。一、GDP的概念GDP是按市场价格表示的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从产品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这里…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GDP增加得很快,但里面有浪费资源所造成的GDP的增长。这样的GDP数字的增长,虽然很好看,但并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比如说,建大桥,这是GDP;而如果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那么,再建一次大桥呢,还是GDP!这样就增长了三次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真正形成的财富就只有那一笔,那座桥。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1,(2):58-59
毛晓刚在12B3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在科学发展的主题下,GDP依然是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精神不断予以完善、改进,去追求更高质量、更好水平、更有内涵的GDP。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发展好坏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衡量:一是人本身的发展,以人的健康和形而上的文明素质为标准;二是社会的发展,以司法公正、人的生存环境为标准;三是经济发展以GDP、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为标准。而在中国,却出现了一个奇特的“万般皆下品,惟有GDP高”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重物不重人,以一个指标的增长替代全面发展,这种偏颇的做法自然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GDP也难免会陷入困惑和尴尬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均GDP越上了1000 美元的台阶后,媒体上频频出现了一种说法——“从国际经济发展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有官员这样说, 有专家这样说,甚至有大学者也这样说。久而久之,这就似乎真成了国际经济的一个“铁律”;而且有人还引申开来,把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煤矿事故率居高不下等现象,都归之于“我们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 3000美元这一时期”……真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是1000美元而不是800美元?世界银行在 1998/1999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  相似文献   

11.
GDP与绿色GDP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实事求是》2007,198(5):37-39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重要经济指标,但现行的GDP存在一定的缺陷.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泛指一个国家(地区)的范围内由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后的有效最终结果.绿色GDP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有助于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GDP增加得很快,但里面有浪费资源所造成的GDP的增长。这样的GDP数字的增长,虽然很好看,但并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比如说,建大桥,这是GDP;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我省GDP跨过2万亿的同时,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这一让人振奋的数字为我省的发展掀开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王树林 《新视野》2004,(4):15-17
GDP对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称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由于GDP指标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物品和服务都是以其交易的市场价值进行核算的,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自然资源被认为是“自由取用物品”,经济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般也没有相应的市场表现形式,二者都被排斥在经济核算之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对GDP这一有误的经济活动“指挥棒”进行调整和修正,将环境资源核算纳入其中,实行绿色GDP核算。  相似文献   

15.
祁述裕 《党课》2012,(1):94-96
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有一个倾向令人忧虑,就是以文化产业创造的产值、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论英雄渐成风气,不少地方相互攀比,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指标。似乎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不高;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得快不快,关键是看文化产业在GDP中比重有没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6.
谈谈绿色GD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对GDP的一种修正。绿色GDP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7.
透视人均GDP和人均收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立人 《唯实》2004,(5):28-29
在检测小康的指标体系中,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处于前位,已经耳熟能详。但是,进一步透视,在理解和应用上,还有若干误识和误导,应当具体分析,以求准确、全面和完善。GDP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国民生产总值,简化为GDP ,已经流行多年。这是衡量经济总量和国力的综合指标,概括一切,非任何别的指标所能取代。其逐年增长率,表明经济发展速度,据以判断经济发展形势,是应当特别关注的。近年来,有人提出此一指标有局限性,不该推崇备至,奉为一尊。首先在计算方法上,除专业即内行外,常人甚至各级领导和某些经济学者也说不清楚。教科书上提供两种:一是生产法…  相似文献   

18.
GDP再认识     
曾经有一段时间,GDP成为考核领导干部绩效的主要指标,GDP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代名词,致使有的地方一味追求GDP增长,甚至导致了“GDP的崇拜”。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GDP崇拜”自然受到了批判,但现在似乎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即不敢大大方方地提促进GDP增长,甚至不敢讲GDP,似乎讲GDP就是搞GDP崇拜。如何理性、正确、辩证地看待GDP,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GDP再认识     
曾经有一段时间,GDP成为考核领导干部绩效的主要指标,GDP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代名词,致使有的地方一味追求GDP增长,甚至导致了“GDP的崇拜”。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GDP崇拜”自然受到了批判,但现在似乎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即不敢大大方方地提促进GDP增长,甚至不敢讲GDP,似乎讲GDP就是搞GDP崇拜。如何理性、正确、辩证地看待GDP,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GDP:作用与局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通常情况下,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因而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指标,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