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专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三大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
理论广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赵曜撰文认为,为了从理论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应从理论支撑角度,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大理论基石。一、社会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块理论基石。这个理论把人类的五种社会形态区分为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两类,明确指出在对抗性社会形态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而只有在非对抗性社会形态里才具有这种可能。离开社会形态,把追求社会和谐视为任何社会都可以实现的普世价值,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指出的是,和谐…  相似文献   

3.
列宁曾经说过:“迈出最勇敢的前进步伐的是早就成为理论研究对象的那个领域,是主要从理论上、甚至几乎完全从理论上耕耘过的那个领域。”可以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战略举措之前和同时,充分地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诸多理论问题。为了从理论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本文从理论支撑角度,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大理论基石。一、社会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块理论基石。这个理论把人类的五种社会形态区分…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协调系统,包含三大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是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的本性回归,人与人的和谐是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现实的延伸,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的终极目标。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三大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5.
王少华 《唯实》2007,(6):20-21,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把科学发展和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主义本质上来讲,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一致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必然要求。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同时,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不高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要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揭示了和谐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一般规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呼唤责任企业,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尚道德品格的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峰峰集团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9.
华夏  钱振林 《探索》2005,46(2):76-78
21世纪和谐社会的主题日渐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良好的生态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寓于良好的生态安全之中,必须把生态安全提升为国家安全的新领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统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在生产领域所追求的生态伦理目标,消费欲望与物质需求的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消费领域追求的生态伦理目标,支配自然与崇敬自然的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立的生态伦理理念。上述三方面奠定了面向未来的生态伦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