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近年来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结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逐渐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年来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结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逐渐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一、重温著名的延安对话1 945年7月,党的“七大”闭幕之后,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延安接待了从重庆来的黄炎培、傅斯年等六位民主人士。当年,毛泽东同黄炎培有一段关于民主监督问题的闻名于世的对话,近六十年过去了,今天重温起来,仍然是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在谈到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黄炎培对主…  相似文献   

3.
李抒望 《政策》2004,(6):54-55
近年来,我国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人们清理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黎映桃  胡铁民 《前沿》2004,13(1):160-163
腐败 ,这一全球性的政治之癌 ,在我国日益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严峻趋势。面对这一现状 ,总结中外学者关于腐败问题的多维探讨所提供的经验 ,笔者从公共权力的角度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腐败滋生的公共权力之源应是 :公共权力人的自利性、公共权力的可获利性以及公共权力的易失控性 ,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是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 ,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强化对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与约束理当是现时中国治理腐败的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监督以防止公共权力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良泽  杨玉民 《前沿》2006,(2):175-177
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滥用公共权力的腐败行为,有的将公共权力特权化,有的将公共权力私有化,有的将公共权力商品化,有的将公共权力资本化。公共权力滥用的原因多种多样,监督不力是造成权力滥用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防治权力滥用,就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因公共权力滥用造成了相当的危害,其结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逐渐使人们普遍而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约束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1945年7月,中共“七大”闭幕之后,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延安接待了从重庆来的黄炎培、傅斯年等六位民主人士。当年,毛泽东同黄炎培有一段关于民主监督问题的闻名于世的对话,近六十年过去了,今天重温起来,仍然是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在谈到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黄炎培对主席讲,一人、一家、一集体、…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八小时之外属公民隐私范畴,不应该严防死守。然而,干部不是普通群众,他们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公共权力,可以支配一些公共资源,有些人想贩卖这些公共权力的时候,有效的监督岂能缺位?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八小时之外"属公民隐私范畴,不应该严防死守。然而,干部不是普通群众,他们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公共权力,可以支配一些公共资源,有些人想"贩卖"这些公共权力的时候,有效的监督岂能缺位?  相似文献   

9.
三十多年前,盲目畏惧乃至迷信权力,还是普遍的国民心态。但如今,公共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并为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已是中国社会的政治常识。社会观念的这一深刻变迁,以及约束公权、保障民权的制度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问世的《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  相似文献   

10.
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的机制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公共权力的运行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共权力的扩张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公共权力的不合理增长及一定程度的失控却是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促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并进入攻坚阶段的社会发展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如何继续推进,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权力制约机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所谓权力制约,就是公共权力所有者运用民主与法制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公共权力行使者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能否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共权力制约机制,事…  相似文献   

11.
公共权力运行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公共权力是行政性配置资源的支配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天然内生着异化的基因。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框架解释个人偏好与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委托—代理理论重点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代理风险。新制度经济学从经济人假设出发设计约束权力运行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2.
权力具有一种特性,在约束不力的失控的情况下,它使权力的行使者倾向聚敛、扩展权力,并通过权力的动用追求自己及其所属集团利益的最大化。由此,权力愈大、愈集中,愈要予以规范和约束。否则,权力的膨胀必然导致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防止权力滥用的关键是监督,重点就是不让权力被用来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人民群众监督是公共权力正常、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但  相似文献   

13.
权力监督: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理论月刊》2005,3(2):30-32
加强权力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是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公共权力的变异,把公共权力置于民主和法律的约束和监督之下,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政体属性决定了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所以服务人民是有权者的当然责任。但由于现阶段中国权力监督约束制度尚不健全,有权任性、滥用权力,甚至严重贪腐的现象还广泛存在,对执政党以及政府的形象,还有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的危害。只有构建起有效的公共权力监督、约束机制,使有权者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并严格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权力任性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买官卖官的案件频频被曝光,涉及的省市之多,范围之广,人数之众,金额之巨,令人咋舌。 "官职商品化"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导致社会公共权力的扭曲,损害党的执政形象、降低政府的诚信度,扩大腐败发生的几率和范围。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加以根治。 1.官职商品化:社会公共权力的扭曲。官职意味着权力。这里说的权力指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力。社会公  相似文献   

16.
虽然腐败是任何社会和国家都难以根本克服的通病,但与人治社会相比,法治社会由于实现了权力配置的社会化,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权力监督的高效化,因而能够有效地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约束和监督,从而遏制腐败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和谐社会与国家公共权力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法治则是解决这种天然矛盾的最佳途径.依法治国的本质在于用体现公平正义的"良法"控制、约束国家公共权力,防止其随意扩张和滥用,以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法治视野下的国家公共权力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人民主权、权力有限、分权制衡、公正公开.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是我们政法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赵玉林 《人权》2011,(1):19-22
与“人权”相对应的是“特权”,与保障和促进人权相对应的最主要的是“公共权力”。作为公共权力实际操纵者的政府机构,不仅是人权发展的主体,也是对人权构成侵害的最危险存在。人权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的道德要求,又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公共权力的责任,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和公民社会的问题。如何合理发挥公共权力在人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冯道军 《求索》2014,(8):112-117
在哈贝马斯眼中,"公共领域"理论的载体依托于公共利益,通过休闲吧、图书馆、学术沙龙等为载体形式将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建构一种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权力领域之间的公共交往与公共舆论空间及话语平台,探究如何维护和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及公共利益的生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当中牵涉到公民社会建构的重大工程,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彰显的对公共权力合法性批判的精神特质,为公民社会所需公民精神之涵养以及民主意识之化育提供渠道。基于此,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当代论域及其归宿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必将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一种政府公共性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的公共性是指其为公众所有的属性.只有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约束,才能真正体现政府的公共性.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把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权力这四种机制综合起来,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赋予其合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