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根据《邓小平年谱》(1904——1974)披露:抗战时期邓小平有过不同寻常的三次延安之行。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速度要适当今年是继续沿着邓小平同志讲话和十四大所开辟的道路胜利前进的一年。去年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也要看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这就是投资规模大得不得了。这个问题小平同志早就讲过了,经济过热是容易出毛病的,速度要适当。我们怎么搞宏...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至今八十年来,世界社会主义有三次大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这三次大发展,都是以思想理论上的大突破为先导: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突破了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邓小平的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发展生产思想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公有制设想,否定了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三大发展靠的是思想上的三大突破,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革故鼎新的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探索和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所言所为,为我们如何对待错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习邓小平对待错误的科学态度,对于我们搞好目前的各项工作以及在跨世纪征途上进行新的实践、夺取新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对待错误的科学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胆创新,不怕犯错误邓小平堪称创造精神的典范,他想前人所未想,做出了许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情。从兴办沿海经济特区到形成全国总体对外开放格局,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提出到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形成,从“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5.
刘杰  冯婧 《党史博采》2011,(1):22-27
根据《邓小平年谱》(1904—1974)披露:新中国建立前后,即1949年7月至1952年7月的三年期间,邓小平等进军和主政大西南时,他有过不同寻常的六次北京(平)之行。  相似文献   

6.
在全省党校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舒惠国(一九九六年十月三日)各位专家、同志们:值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国庆节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大家聚集一堂,召开全省党校系统“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对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调查与思考刘紫春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原则。正是坚持了这一原则,邓小平同志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取得了改革开放实践的巨大胜利。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这条思想路线确立不易,坚...  相似文献   

8.
贺龙在大西南战役刚刚结束之际,就为迅速落实中央和平解放西藏这一特殊而伟大的战略任务运筹帷幄,在百废待兴的繁忙中,亲自拜访和请教藏学专家,为中共中央和西南局制定进军西藏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思贤若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党中央从战略的全局将西藏的解放提上了既定的目标。毛泽东决定以即将率部解放大西南的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主要承担进军西藏的任务。10月,中共中央决定新成立的西南局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西南军区由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贺龙…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毋庸讳言的是,当前腐败现象仍有继续蔓延和扩大的趋势,我们面临的反腐败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这种时候,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依靠制度和法制反腐败的有关论述,对我们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依靠制度和法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的根本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论断:“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9页)其实,党风廉政建设要…  相似文献   

10.
遍览国内有关研究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的论文和书籍,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青年学者齐鹏飞在其论文中曾提到过邓小平早年有过在香港的几次经历外,其余几乎是众口一词地主观臆测:尽管邓小平从未去过香港,但却根据香港的实际提出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这种流行于学界的不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显然有待澄清。溯诸史实,我们发现: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有过5次过香港的经历。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怀抱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了由吴玉章发起的四…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党的建设理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党的建设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布业中占据关键的地位。1965年邓小平在谈到我们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曾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  相似文献   

12.
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加速包头经济发展谭博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系统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因而也是领导我们加速改革和发展,继续胜利前进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无疑需要各种人才,尤其是大批青年人才。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问题,并有过许多重要论述。一、新时期青年人才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政治素质改革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在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干忧,坚定地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离不开一大批有高度政治素质的青年人才。所以,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中国的青年教育工作目标时深刻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确立的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邓小平自担任党内重要职务以来,就很重视统战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领导我们党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又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朱大富 《党史文苑》2012,(12):25-27
邓小平曾指出:"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吴官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集成,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一、邓...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这已为中国共产党75年来自身建设的实践经验所证明。邓小平说过:“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48页)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靠空讲不能宴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江泽民同志也强调:“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要真正把培养和使用好各  相似文献   

19.
西南地区,是邓小平同志参与解放和工作过的地方,他在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的宏伟事业中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挥师川黔1949年,当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之时,国民党仍有几十万军队盘踞在西南,其主力胡宗南部布置于川陕一线。蒋介石妄图凭借一条“西南防线”,阻止人民解放军,作最后的负隅顽抗。党中央早已下定解放西南的决心。此前,还在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胜利完成京沪杭战役之后,中央就作出决定:由刘邓指挥“二野”,稍事休整后即挥师西进,完成解放大西南的光荣任务。为指挥好西南战役,中央在7月17日已经决定:组建中共中央西南局,由邓小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时代特征康祥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是指导中国人民夺取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鼓舞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谋求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