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常彬新著《硝烟中的鲜花: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对文学与历史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研究,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讨论叙事的历史情境,同时也施行独立的文学观念:既研究了抗美援朝文学文本周围的社会存在,又研究了社会存在中的文学文本,深处的视点是文学内外的历史精神,而不停留于文学文本和社会文献的事实中。这种研究视野将文学文本与历史情境放在一起而考察文学文本与历史的不断对话和循环,既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抗美援朝叙事进行描述,又从文本研究的角度探寻文学叙事自身的意义,将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年薪300万元 不是什么人都能赚到 2000年,在一个现在早已消失的bbs上,酒徒发表了处女作《秦》,当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但为酒徒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6年后的2月,酒徒完成了又一部小说《明》,这是一部历史架空小说,酒徒将其发表在网站上,不久他就成为各大文学站争相邀请的对象。之后,网络文学网站17K的编辑找到了酒徒,请他写一本书。第二本历史架空小说《指南录》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酒徒将其发表在了17K文学网上,从此他也在网络作家中取得了不可撼动的地位,自然更赢得了不菲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杨智铭 《世纪桥》2012,(21):149-150
俄罗斯"白银时代"这一术语是囊括了这个时代所有形式的艺术作品与全部的杰出的艺术家们的总称。"白银时代"是经历过各种环境与事态变迁,从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拥有着成绩斐然的艺术时代,这一时代孕育出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以及未来主义等众多的文学流派。各个系派在"白银时代"的摇篮中渐渐走向成熟,它们相互映衬,相互照耀,所创作出的作品让"白银时代"文学在俄罗斯文学史的银河中闪耀出傲人的华光。  相似文献   

4.
刘海涛 《理论学刊》2008,3(3):14-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对1956年以来中国社会性质之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道路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建立在对历史、时代和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思想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背景,找到了理想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现实形态.由此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为其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发展观经历了赶超型发展观、增长型发展观、可持续型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的历史变迁。发展观的历史变迁虽然具有路径依赖性,但反映的更是思维的一种突破与创新,是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展示。  相似文献   

6.
闽西20年革命战争史已成为当地作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以弘扬革命传统为宗旨、坚持革命战争史诗为主旋律、战争年代英雄人物和史实为题材的文学意识已在作家们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体现,形成了被文学界誉为“红土地文学”的文学流派。自1979年开始,一批闽西作家就提出了。红土地文学”的概念,并执着地进行耕耘。10多年来,闽西进行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作者有300多人。他们以小说、诗歌、剧本等各种文学形式,忠实地再现革命战争年代闽西这块红土地上的风风雨雨,以及这一特定时代大背景下的历史人物,作品已超过1000万字,出版发行书籍逾百万  相似文献   

7.
党史文学属于纪实文学,包括党史题材的纪实小说、传记文学及以党史人物为主题创作的影视故事片,等等。党史文学与纯粹虚构的小说、故事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人物是历史或现实的“真人”,主要事件是“实事”.其艺术形象是历史人物的再现。而后者的人物是凭作者的虚构塑造的,虽然有的生活中确有其模型,但也仅仅是艺术形象而已。  相似文献   

8.
任金蔓 《世纪桥》2011,(17):40-42
从文学作品看社会历史变迁,小说就仿佛是导演着历史的话剧,小说里面的主人公是历史、生活的表演者。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历史,中华民族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都在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本文从分析哈萨克族与汉族作家作品的女性命运探究在社会历史变迁中对女性的生活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佳木先生指出:口述史不仅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工作方法,一种成果形式,也是一种新的理论.它突破了以往历史著述偏重于政治和上层、较多地"自上而下"写历史的传统,使普通人的生活、社会的变迁、人民大众对历史的认识更多地走进了史学领域,从而有助于把"自上而下"写历史和"自下而上"写历史结合起来.这种新的史学方法、形式、理论,特别适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60年不倦探索,60年沧桑巨变。历经时代风云的变迁,海南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海南州的历史上铸就了新辉煌。  相似文献   

11.
部队作家黎汝清继创作历史小说《皖南事变》之后,又于1989年推出《湘江之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大悲剧》(以下简称《湘江之战》)。作品以文学的形式描写历史悲剧,自然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人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历史体裁的小说自然少不了写人。在《湘江之战》中,作者用自  相似文献   

12.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深刻贯穿和彰显着党认识自身历史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都注重坚持历史的连续性和历史的阶段性的辩证统一:第一个历史决议既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又厘定了二者的区别;第二个历史决议既厘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区别,又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个历史决议既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经验,又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普遍经验。二是都注重坚持全面总结和突出重点的辩证统一:第一个历史决议全面解决了党当时面对的历史问题,重点剖析了“左”倾路线的错误及其产生的根源;第二个历史决议全面总结了建党60年和新中国成立32年的历史经验,重点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重点突出总结新时代的成就与经验。三是都注重坚持总结成就和分析失误的辩证统一:第一个历史决议总结了成就,又分析了失误;第二个历史决议既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又直面党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曲折;第三个历史决议既聚焦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又指出了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挫折,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党和...  相似文献   

13.
王丽丽 《世纪桥》2012,(23):21-22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涉足文坛的二十多年来,她凭借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在新时期汹涌澎湃的文学浪潮中,她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一如既往地在文学潮流的浪尖上跳出漂亮的舞蹈。从1976年到今天,新时期文学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当人们回头观望时会发现,文学的潮涨潮落。始终没有淹没王安忆这个响亮的名字。尤其是90年代初期到中期,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她的创作又一次达到了巅峰状态。  相似文献   

14.
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他以转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节编排模式、论证模式和意识形态含义模式三种解释历史的模式。其中,转义理论包括四种主要转义:隐喻、换喻、提喻和反讽。情节编排模式包括四种不同的原型情节结构:浪漫史、悲剧、喜剧和讽刺剧。论证模式包括四种形式:形式型、机械型、有机型和语境型。意识形态模式包括四种不同意识形态含义策略:无政府主义、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他认为历史话语的潜在过程和深层基础都是"诗性的",他的历史诗学超越了历史与文学的界线,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开拓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40多年前,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一部小说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甚至传播到了国外。这部以解放初期反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曾被称为“文革”“地下文学”第一书,这就是《一双绣花鞋》。这部小说从1958年创作完稿到2002年正式出版,历经劫难,至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笔者走访了该书的作者、年近八旬的况浩文先生,了解到许多发生在“绣花鞋”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党员文摘》2008,(12):44-46
30年,历史中微小的一段,却迎来一个国家的重生。 改革开放30年,这是一段我们以不同年龄积极参与的历史,一个我们以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世界。作为个体,我们感受到的是吃穿住行这些具体事项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在乡政的诸多变迁中,最具深刻影响的变化是其职能的变迁.在乡政的历史变迁中,它主要承担着"整合,,和 "汲取"的两项职能.这两项职能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乡政的变迁和发展.当前,乡政面临着从汲取式整合到供给式整合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人文传统,人文精神,文化、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地域内自身历史条件和环境密不可分。昭通作家群在全国名声鹊起,昭通文学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由一定历史阶段文学发展的态势决定的,有其独特丰富的文学成长要素和自然环境的深远影响以及社会因素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台湾自1895年被日本强行割占后直至当今的一百来年间,其历史变迁的实质,一是回归祖国,二是两岸统一.而这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两大政党的"合"与"分"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拟就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割占及其后百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探讨台湾的历史命运与国共两党关系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骥 《实事求是》2014,(2):23-26
同属新制度主义学派的比较制度分析和历史制度主义在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上,不仅在制度观、制度变迁是均衡博弈的转移还是冲突的结果、制度演进的方式、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分歧和争论,同时也在一些研究核心、分析框架和前提假设、多样性的制度变迁动力因素等方面有重合和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