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鲁民 《唯实》2013,(5):95-95
《汉书·东方朔传》记,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他却骄横不法,酒后杀人,廷尉把他逮捕入狱后,特向武帝请示。武帝碍于法律,不好明令赦免。于是当众假意哭泣,想暗示廷尉免罪。一些大臣看出了皇帝的用意,纷纷为昭平君求情,也有一些大臣坚持要依法严惩,  相似文献   

2.
帝聪明能断①,善用人,行法无所假贷②。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③。隆虑主病困④,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⑤,上许之。隆虑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⑥,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  相似文献   

3.
后来居上     
高深 《先锋队》2016,(5):54
汉武帝时的汲黯曾任中大夫,因为他常向武帝直言劝谏,武帝不甚喜欢,便把他调去任东海太守。汲黯在东海郡颇有政绩,威信很高,受到百姓拥护。于是,武帝便又把他调回京城,任主爵都尉。可是他本性难移,说话仍是直来直去,还是不受武帝青睐,他的官位就一直提不起来。汲黯一向瞧不起的张汤和公孙弘,因为善于讨好武帝,倒是从小吏一跃升到汲黯之上。汲黯心里不服。《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有一天,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  相似文献   

4.
上官桀;本是汉武帝时未央宫的厩令;到武帝临终时已经成为受遗诏的辅政大臣。考察其发迹的历史,却是缘于一件因祸得福的小事。 一次.武帝生病.病愈后发现未央官的御马瘦了许多,这位酷爱马而多疑的皇帝顿时大怒道:“厩令是不是以为我不再需要马了”,于是找来上官桀要重治其罪。上官桀狡辩道;“听说皇上龙体不安,臣日夜忧惧,哪里还有心思喂养御马呢?现在皇上龙体大安,臣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言未毕巳泣不成声。武帝见状,怒气顿消,认为其忠心可嘉,不仅不治其罪!反而格外器重,逐步把他从一个厩令提拔为骑都尉、太仆,直至受…  相似文献   

5.
“肃贪”自古有“严令”刘忠元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历代的“有为之君”为了维护自己的”长治久安”,曾制定了一些“廉政肃贪”的法令,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西汉惠帝、武帝时期,朝廷就规定:官吏若贪赃受贿,则一律处死,并陈尸市井示众。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吏“在法十匹,...  相似文献   

6.
廉政格言     
公孙弘,西汉薛县(今山东微山)人。少时家贫,当过狱吏,放过猪。侍奉后母十分孝敬。46岁时才攻读诸子学说,60岁应征鸿学博士,奉命出使匈奴,无功被免职归田。汉武帝元光五年再度应征,皇上对其治国之策颇为赏识,拜为博士。当时朝廷正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巴蜀百姓苦于徭役,极力反对。武帝派他前去视察。他深入调查后,如实汇报西南民众困苦,土地贫瘠,于是罢修西南夷路。  相似文献   

7.
所谓郎官,是指古代负责皇宫勤杂事务的一种地位很低的小官.据说有一天汉武帝来到郎署(郎官办公的地方),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问道:"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郎官答道:"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汉武帝又问道:"何其老而不遇也?"颜驷回答:"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武帝听后,觉得这位郎官的回答不仅有趣,而且也很有道理,不由产生一种同情之感.武帝回宫之后,经过了解,得知颜驷不仅人品好,而且思路清晰,很有才学.于是就下旨将颜驷召上殿来当面测问,结果果真不错,于是便把他提升为会稽的都尉(仅次于将军的军官),主管会稽的军事工作.  相似文献   

8.
康琴 《廉政瞭望》2014,(24):58-59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政治与巫术的媾合并不新鲜,古今中外皆有,文景之冶的贤君汉文帝尚且迷信,而汉武帝时,更曾发生过巫蛊之变。即便是在今天,巫蛊还是能和政治产生联系。也有不少政客仍然迷信,甚至在处理国家大事上都用“迷信”的办法定夺。  相似文献   

9.
<正>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在《汉武故事》中,向世人讲述一个"郎潜白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汉武帝刘彻退朝后,偶然来到郎中令官署,看到里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官。武帝带着几分好奇问老者:"你是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没有得到升迁?"老者低声回应道:"陛下,臣姓颜名泗,在文帝时就入宫为郎,至今已历三世。因为文帝主政欣赏  相似文献   

10.
贿赂是一种腐蚀剂,它能使一些抵抗力差的人腐败变质。贿赂除了金钱器物,还有“精神贿赂”。常见的精神贿赂有拍马尼、抬轿子、吹喇叭、戴高帽等形式。它常常能起到物质贿赂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史记》载:北海太守为政有方,带来百业兴旺,汉武帝闻知,传旨问政。行前文书问太守如何策应,太守把想好的“知人善任”、“赏罚严明”等讲了一遍。文书摇头说:“使不得,你只能说北海的一切成就统归于皇上的英明就行了。”太守照此行事,武帝很高兴,便加官进爵。明代朱元璋钓鱼,半响不见鱼儿上钩,十分烦恼,文人解缙连忙躬身上前赋诗一…  相似文献   

11.
贿赂是一种腐蚀剂,它能使一些抵抗力差的人腐败变质。贿赂除了金钱器物,再一种便是“精神贿赂”。常见的精神贿赂大致有拍马屁、抬轿子、吹喇。、戴高帽等几种形式。它常常能起到物质贿赂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史记》载:北海太守为政有方.带来百业兴旺,汉武帝闻知,传旨问政。行前文书问大宁如何策应,太守把想好的”知人善任”、“赏罚严明”讲了一遍。文书摇头说:“使不得,你只能说北海的一切成就统归于皇上的英明就行了。”太守照此行事,武帝很高兴,便加官进爵。明代朱元津钓鱼,半晌不见血儿上钩,十分烦恼,文人解培连忙躬…  相似文献   

12.
破格任贤     
胡昌方 《求贤》2012,(1):53-53
晋朝初年.武帝司马炎准备攻伐吴国.同时西部凉州戎羌猖撅犯疆.一时国家急需贤才猛将.虽然早有荐举人才的法律。但程序繁琐,难以应付紧张的局面。于是下诏求贤.要求各州县大力推荐优秀人才,不限人数。不限资历.朝廷自会破格任用。不久兖州推荐了一位名马隆的年轻人.荐举书中说马隆“智勇双全、颇具名节。”武帝立即召见.在问对中,马隆对时局的看法极得武帝的赞赏。  相似文献   

13.
斯信强 《当代贵州》2013,(12):14-18
贵州的开发其实很早,秦始皇开五尺道、汉武帝修建通往群舸的道路时就已经开始了。然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却“数岁,道不通”。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4,(10):53-53
李蔡:第一位因贪腐被查处的丞相 李蔡是汉武帝刘彻当皇帝时任用的第二位丞相,也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堂兄弟。汉文帝时,李蔡随李广参加汉军,同为汉文帝的侍从。到汉景帝初年,李蔡已有军功赐2000石禄。汉武帝即位后,李蔡任轻骑将军,后与卫青一同出兵朔方击败匈奴右贤王,立下了显赫战功,被汉武帝封为安乐侯,不久升任御史大夫。  相似文献   

15.
《党建》1994,(9)
“我以民为先”──商州市委书记雷生辉关心群众疾苦纪事唐淑君在秦岭东南麓的陕西商州市,市委书记雷生辉关心群众疾苦,以民为先、以民为重的事迹被传为佳话。雷生辉始终不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常说:“咱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谁要是不关心农民...  相似文献   

16.
张鸣 《廉政瞭望》2012,(19):48-48
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话“独尊儒术”,如果大家以为他是孔夫子的知音那就错了,人家其实是董仲舒的知己。董仲舒做了官却要指挥巫婆们求雨,而汉武帝自己,则迷方术迷得像个不可救药的“粉丝”。其实,从董仲舒之后,孔子差不多变成了怪力乱神的牌位,跟原来的形象已经大不相同。作为董仲舒的知己,也作为很有点雄心的一代雄主,汉武帝对于神鬼之事很在乎。到了晚年尤其过分,不是求神拜鬼,就是疑神疑鬼。最怕的,是有人对他行巫蛊诅咒之术。  相似文献   

17.
汉代著名的思想家董仲舒,出生在一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的富有家庭,家中有大批藏书。他一生好学不倦,心思纯一,“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凭着这样一股顽强精神,他成了汉朝立国后第一批精通《春秋》的专家名士。汉景帝时,董仲舒做了博士——皇帝的顾问官。武帝即位后,董仲舒以贤良的名义被推荐给武帝,武帝接连对他进行了三次策问,董仲舒的三篇对策受到了武帝的特别赏识。此后,董仲舒在朝中做过议郎、中大夫,还外出给武帝的两个哥哥江都易王和胶西王担任国相各若干年。当时贵族阶层内部矛盾重重,董仲舒“为人廉直”,难于容身,就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了。  相似文献   

18.
晋朝初年.武帝司马炎准备攻伐吴国.同时西部凉州戎羌猖撅犯疆.一时国家急需贤才猛将.虽然早有荐举人才的法律。但程序繁琐,难以应付紧张的局面。于是下诏求贤.要求各州县大力推荐优秀人才,不限人数。不限资历.朝廷自会破格任用。不久兖州推荐了一位名马隆的年轻人.荐举书中说马隆“智勇双全、颇具名节。”武帝立即召见.在问对中,马隆对...  相似文献   

19.
柴福花 《党课》2012,(6):98-100
一天,汉武帝坐在威严的武帐中,为了舒适轻松一下,他摘下了又沉又重的冠冕。正看奏折时,近侍走来禀报:“皇上,汲黯有事求见。”汉武帝一听,立刻用手去摸自己的头,发现没有冠冕,可又来不及再去戴帽子了,赶紧急转身躲进帐幔。汲黯在帐外奏请事情后,  相似文献   

20.
宗和 《廉政瞭望》2014,(12):56-56
汉武帝首创反腐办 在中国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汉书》评叙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他一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伟大”事业,在反贪腐这一领域有所作为自然也不奇怪,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