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犯罪市场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犯罪赖以生成和活动的空间。犯罪市场有四要素:商品短缺现象的存在、违禁品的存在、营利与交换、公众从对非法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市场潜伏于合法市场,成为合法市场的必然补充。文章还着力研究了犯罪市场的生成机制,影响犯罪市场的诸因素,以及有组织的市场犯罪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法学》2014,(6):78-90
健全市场操纵犯罪认定标准是当前资本市场监管中的重要任务,其理论前提与实践基础在于对市场操纵犯罪实质的准确把握。现有的市场操纵犯罪实质解释在法律与经济分析层面存在明显缺陷。资本市场中市场操纵犯罪的实质是对证券、期货合约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或者投资者资本配置决策进行非正当控制并从中谋取金融交易利益。市场操纵犯罪是金融商品操纵与市场资本操纵的独立进行或者联合展开。市场操纵犯罪实质的法经济学解释表明,操纵者通过价量操纵或决策操纵中的任何一种路径对资本市场形成操纵,或者通过叠加地使用价量操纵与决策操纵强化与提升对资本市场的非正当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3.
操纵资本市场行为是诱发资本市场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资本市场的创新,各种新型犯罪行为相继出现,传统操纵手法与新型操纵行为相混合、跨市场跨地区的操纵行为涌现.比较两种不同的操纵资本市场行为,资金型操纵与信息型操纵资本市场行为各有其独特性,而当前刑法规制两类操纵行为存在不足之处.同时,当前在操纵资本市场犯罪中蛊惑交易、安定操作、股份回购三个方面也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需要区分操纵资本市场犯罪与同类犯罪的差异性,以及操纵资本市场犯罪存在例外情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其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宪权 《法学》2004,(5):63-75
在刑法中规定证券、期货犯罪是保证我国证券期货市场发展、完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调控体系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我国证券、期货犯罪刑事立法应当遵循以证券、期货法律法规为刑事立法基础、对证券、期货犯罪刑法处罚的宽和、以自由刑和罚金刑并重和单位犯罪的双罚制原则。从证券、期货犯罪法律规定的形式来具体描述证券、期货犯罪的立法模式。完善证券、期货犯罪立法的措施是 :用不同的标准处罚证券犯罪与期货犯罪 ,增加刑法与证券法规定之间的协调性 ,改进法定刑设置及应对证券、期货犯罪案件的管辖权作出专门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齐冠军  赵文聘  杨蕊 《法制与社会》2013,(31):291-291,293
层次资本市场建立以及创新,应当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经济实体提供融资选择,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然而,由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期,市场环境、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并不完备,一些犯罪借用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成果外衣实施.集资类犯罪便是其中主要犯罪类型.本文通过详明集资类犯罪的分类,阐述了集资类犯罪所侵害的“秩序”的具体含义,以及侵财类集资诈骗中“诈骗”的本质,并通过吴英案透视“秩序”与“诈骗”的区别,从而明确了区分两类犯罪的标准,从而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梁春华 《法制与社会》2013,(25):275-276
我国的毒品犯罪已呈市场化模式运行。对毒品犯罪市场化研究,收集、归纳更完整的毒品犯罪市场的实践资料,分析其中具体犯罪操作模式,有利于缉毒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缉毒工作,并制定相对应的缉毒策略。  相似文献   

7.
浅谈防范和遏制职务经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管理方式转型的过程中,经济犯罪案件呈多发趋势,较之过去,在发案范围、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犯罪查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各类经济犯罪中,职务经济犯罪具有明显的特征,也呈多发趋势,对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而且是信用经济.我国当前市场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其治理有赖于市场信用刑法体系的科学构建.市场信用刑法是刑法典和其他法律关于惩处市场背信犯罪的法律体系的总称.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重视运用刑法保护市场信用,以专章或专节规制市场背信犯罪.我国1997年刑法典对严重的市场背信犯罪作了不少实质性规定,但没有明确使用市场信用的概念,更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信用刑法体系.应当对我国刑法典的总则和分则作出相应修改,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场信用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假币犯罪是国际公认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一种犯罪。市场现金流量巨大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控制机制失调是当前假币犯罪形势严峻的制度层面原因。预防假币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预防假币犯罪制度是适应当前反假货币斗争形势需要,提高预防假币犯罪工作的执行力、约束力的根本性措施。预防假币犯罪制度,具体包括联席例会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信息情报管理制度、物资技术监管制度、监测预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证券(股票)市场发展很快,涉股犯罪也相伴产生,证券从业人员透支炒股是其中一类发案较多的严重犯罪。如何界定这类犯罪,怎样适用法律惩治这类犯罪是摆在立法、司法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一、证券从业人员透支炒股的行为分析证券从业人员透支炒股,是指证券交易机构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