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老虎""苍蝇"一起打!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通俗易懂的话铿锵有力,亮明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和行动策略: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纪委均应将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监督执纪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张书林 《党课》2013,(19):10-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命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鉴于此,必须从“要讲群众感情、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整治党内不正之风和惩治预防党内腐败、建立健全人民民主运行机制”等基本路向入手,努力做好切实防控脱离群众危险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一是加强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教育;二是坚持问政于民,建立健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决策机制;三是增强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实行政务公开,实现阳光行政;四是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五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使基层干部成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窗口。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四川省纪委召开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县乡两级党委、纪委,是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责任主体,一定要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扛起来,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抓好整治,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对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利益协调机制能够调节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当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为了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树立"公开、平等、有序"的利益协调观念,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合理诉求;查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及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广泛接受舆论监督;进一步关注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
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根除这些现象必须多方面采取措施,既要从主观上提高思想认识,又要从客观上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从制度本身和制度的执行两方面保证群众的利益不被损害,群众的权利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7.
罗少抉 《学习导报》2013,(17):43-43
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条规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教育、医疗、住房、环境、出行、食品药品安全等实际问题,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0,(1):15-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面提出了健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制度和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等一系列新的要求。2009年以来,全市各级纠风部门、专项治理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紧紧围绕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尽心竭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建设和谐四川,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社会成员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一、牢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是构建和…  相似文献   

10.
贾富平 《先锋队》2012,(19):25-26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驾驭好复杂局面,处理好矛盾纠纷,就必须站稳立场,坚持群众观点,增强群众观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根本性、把握政治性、认清严峻性、看到特殊性,从体制机制上创新,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入手,创造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能战胜各种困难,根本原因就在予"我们的干部、党员能同人民群众一起吃苦"。不了解基层情况,不了解群众愿望,不解决基层突出问题,不积累解决基层问题的经验,长期下去,就会失  相似文献   

11.
群众路线是党的制度性要求,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必须依靠制度建设来加以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中的制度机制建设问题,深刻认识到建立健全群众工作制度机制是对党的群众工作长期实践的总结,是解决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的根本途径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保证。党在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信访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党在实践中认识到,群众工作制度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提高群众工作制度执行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更要透过问题抓根本抓关键。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领导本质同本同源,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当前人民群众利益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重演,我们认为,应该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群众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陈卫平 《党建》2013,(3):50-50
一段时期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受到人民群众称赞。群众最期望的是这种好作风能长期坚持下去,不变成"一阵风"。不让好作风变成"一阵风",制度是保障。要建立健全弘扬优良作风的机制,政绩考核要有作风标准,干部选拔要有作风导向,做到旗帜鲜明、赏罚分明。要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省卫生厅以反腐纠风、维护群众健康利益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规范卫生服务和管理行为,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医德医风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围绕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提出了"执政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诸多观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本思想。这一民本思想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核心要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着力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行动导向和"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基本要义,最终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创造性地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为新时期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维护和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命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成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原因就在于:长期脱离群众将会使党丧失执政合法性,从而危及党的执政地位。鉴于此,必须从“要讲群众感情、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整治党内不正之风和惩治预防党内腐败、建立健全人民民主运行机制”等基本路向入手,努力做好防控脱离群众危险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查办案件的重点是中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坚决纠正和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本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对执政党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赋予了"人民群众"更切合实际的"包容性"内涵;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利益"现实性、全面性和共享性的充分关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民主制度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只有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各项制度,才能使党和群众的联系常态化长效化。具体应考虑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培训方面的制度;二是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干部任用方面的制度;三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方面的制度;四是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民意表达方面的制度;五是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方面的制度;六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面的制度;七是群众参与、透明开放的考评监督方面的制度;八是要着力提高党的群众路线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执行力。  相似文献   

20.
陈云的民生思想,是与他的党风建设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看待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主要是指关系人民群众当前利益、切身利益的问题,应结合政治观点和群众观点来看待。要处理好基本建设与民生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必须先于基建,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过急。要处理好经济改革与民生的关系,但改革绝不能以牺牲民生为代价。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