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把法律交给人民,必须重视加强对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这实际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农村普法工作是否得到切实开展,直接关系到普法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经过3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我国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已有很大的提高,但从当前农村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不容乐观。如何抓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四五”普法的难点课题。因此,在制定“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时,必须把农村普法作为难点来攻克。《规划》应当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作用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作为"法律六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区域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前提。如何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遵循法治、弘扬法治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服务和保障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从解决工作难点、提高工作水平出发,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法制宣传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推动法宣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设计思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思想基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关系到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状况。如何科学评价工作成效是多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践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认…  相似文献   

4.
阵地建设是深化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措施□王清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深入、持久、稳定地开展下去,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便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法制宣传阵地建设谈几点看法。一、在新形...  相似文献   

5.
王恺 《中国司法》2012,(6):40-44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过五个五年规划的推进,其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上海市黄浦区法宣办在“六五”普法开局之际,开展了“以法制宣传为先导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课题调研工作,基于对过去几年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与公民意识教育的经验梳理以及对现阶段区域内市民法律素质的调查数据分析,提出未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从普及法律常识转向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吴军 《中国司法》2010,(8):73-74
关于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议论的热点,当然也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难点。面对社会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及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也要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全民普法工程”走过了15年的历程,“四五”普法的帷幕已经拉开。新的世纪、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发展。特别是北京将面临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诸多挑战,这些都对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尽管15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必须看到法制宣传教育的思维模式、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及法律定位等方面还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四五”法制宣传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必须在总结1…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来,天津市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司法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积极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为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创建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实现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经过23年的不懈努力,天津市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与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路同行,不断深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吴军  丁琳芳 《中国司法》2009,(11):43-44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是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过20多年的实践后,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营造社会法治环境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思维模式、工作机制、组织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加强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为此,笔者在梳理总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成功经验及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体系的初步设想,旨在推进“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的重大创新,是以人为本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两年多来,江苏省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做大做强做实做优“法律六进”进行了有益探索,切实在健全机制、拓展阵地、创新载体、培植亮点上做文章、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升了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地位,扩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为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而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时期,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亲自去做,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所限,他们的认识能力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养成不良品质和恶习劣迹,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考虑到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让他们既能改过自新又能健康成长,在对他们进行惩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启发、感化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政策,这就是所谓寓罚于教。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教育、感化、挽救的精神,从而达到治其心、治其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诱惑侦查之合法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的核心问题之一即是其合法性的标准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所提出的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标准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标准的利弊,提出了修正应立足客观,兼顾主观的标准,建立一种首先考察客观,然后考察主观的两步判断标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其范围的确定不仅涉及被继承人及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且关乎其他继承制度的设计.囿于当时立法环境和立法技术,现行法关于遗产范围的规定不能反映现实之需,与公众继承习惯亦不相符.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尊重民情,重塑我国遗产范围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一种全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法学家》2001,(3):55-59
人类进入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由此也给法律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劳动法的立法和研究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在开放的社会和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下,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来研究和探讨劳动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谭建华 《河北法学》2007,25(9):140-142
早期罗马法极重形式主义,凡为法律行为必依一定形式进行,否则不具法律效力.形式重于实质内容是早期罗马法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但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经历了一个由盛及衰的过程.从罗马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影响及罗马民族的务实精神等方面对其衰落的原因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之救济,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后,若有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则依照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审查申请,进而通过司法程序对裁决予以处理的一种机制。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两种方式来获得救济。本文在对仲裁裁决救济机制确立之依据从理论上予以阐释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有机制运行之机理加以析明,最终得出结论:申请不予执行之途与理不合,须予删除;申请撤销在适用上亦存在缺陷,须予改进。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法上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但通过一种形而下的还原性考察可以发现,罗马法及近现代范式民法其实既未采取绝对的一元主义,也不是纯粹的二元主义,而是以一元推定主义为共性,英美法亦不例外。我国立法尚有必要进一步契合一元推定主义的法理,妥善安排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得丧变更,以保障秩序、自由、平等和效益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与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命周期和身份认同历史均有重大关联。“知青作家”只有“正视”并且深刻反思其早期的“革命”身份,才能为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份形象和话语体系的重建确立一个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发挥政府的转移支付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是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的、基本的方式之一。转型期我国的财力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转移支付的效用最大化,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减少政府投资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向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医疗、社保、农业等领域倾斜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论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自身需求为依托,可以发现学界所认为的其存在的"缺陷"中有许多并非真正缺陷,如未将运用争端解决机制的主体扩展到私主体、临时仲裁庭的设计不合理、争端解决机制的执行力度及惩罚措施不适当等。而该争端解决机制在仲裁员回避、仲裁裁决形成方式及仲裁裁决的复核等方面确实存在不足,应当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