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将“神圣的异化”比作人的本质的颠倒,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留给自己的就越少,“异化劳动”则使工人变成“可有可无”的虚无;现代虚无主义像一个幽灵一样,体现在资本主义的方方面面.而尼采认为,虚无主义是一个欧洲事件,上帝本身是传统虚无主义的化身,而上帝之死和无神论的胜利则是现代虚无主义的征兆,现代虚无主义体现为人的“无家可归”,它在本质上是将虚无作为信仰.  相似文献   

2.
生命意志作为唯意志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经历了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到尼采的权力意志的演变。这一演变使形而上学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形而上学由此走向终结,西方哲学通过重新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开始了一个后形而上学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传统形而上学走上了以求知为目标的致思之路。康德虽然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提出要建立一门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但康德的批判哲学(知识论)仍然沿袭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是其所是”。“是其所是”的条件式追问和根本性的前提反思就是形而上学的知识论传统。在知识广泛分化的当代,追究知识得以成立的前提,追问人本身生存的意义显得仍为必要。这就促进了形而上学的知识论传统在当今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缘何而起?虚无在西方哲学的开端处就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巴门尼德认为 ,既然“存在”是笼罩一切的 ,非存在就不能被理解和言说。所以他明确主张把“非存在”当作子虚乌有的东西放逐掉。但后来的哲学家并未受到局限。首先是原子论者提出了“虚空”概念。虚空被亚里士多德称为“不存在者的存在”。(1)柏拉图则明确主张突破巴门尼德“划定的范围” ,提出“非有”不是“有”的反面 ,“而只是异于有的东西”。(2)这就使问题的提法发生了重大改变。非存在、不存在者的存在和“非有” ,这些概念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和联系 ,不仅在古希…  相似文献   

5.
人之为人总要对人生"意义"加以反思,这种反思的本性即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理论表达方式就是哲学,哲学以反思的思维方式去审视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从而为人类自身构建精神家园。然而,消费主义在现代生活的盛行盘剥了形而上学的合法性,造成了现代性问题对人类的困扰。消费主义的症结在于用"消费"本身来构成对人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评价,导致了人的价值取向的物化与沉沦。因此,形而上学的当代合法性必须得到辩护,形而上学的当代意义必须加以确证,使人们重新树立起对"崇高"精神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尼采的哲学深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这是了解尼采与叔本华思想的人都公认的事实.但尼采的思想并不局限于叔本华的哲学框架中,无论是在世界观上,还是在认识论上,甚至在人生观上,尼采都可以说是已经背叛了叔本华的思想.也许正是这种背叛,使得尼采的哲学在今天仍受到众多人的关注.尼采在对叔本华唯意志主义哲学的继承时,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形而上学与政治哲学有何干系?霍布斯的形而上学即他所说的第一哲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存在一般",它相当于"普遍的定义",而对"最一般和最普遍的概念的定义"就是形而上学命题。形而上学命题与政治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最著名者包括"没有推动就没有变化"与善恶标准的联系;"没有推动就没有变化"和自由的联系;生命运动与自然平等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霍布斯的思想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因此他的形而上学观念蕴含了其政治哲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虚无主义问题是现时代的主要文化症候.积极应对和克服虚无主义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其目的是推进精神文化的健康走向.虚无主义的出现根源于形而上学的本性、主客体对立思维方式以及工具理性的盛行.马克思和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在这一问题上有共同的问题域,却不同的处理方式.后两者均表现为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则通过变革形而上学,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激进批判,同时提出科学社会主义构想,为克服当下虚无主义状况提供了积极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蔡立莉 《湘潮》2013,(1):60-61
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康德一生所追求,并试图解决的问题。《纯批》不仅是探讨经验知识如何可能的,探讨如何设置纯粹理性确定和可靠的限制,更是探讨作为一门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如是,浅析《纯批》中三个大纲式的如何可能问题,并弄清楚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理解《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要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从 20世纪 30年代开始,海德格尔在其一系列论著中对现代技术的根源、本质以及现代技术的克服等问题进行了本体论的论述。海德格尔这位存在哲学的大师在危机到来之前预见到了技术的无限制发展所潜藏着的危险,并设想出了克服现代技术的方法。在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被技术的异化所困扰,发现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并研究它,成为技术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大主题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以实践为理论根基,瓦解了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主导原则——意识内在性原则。在此基础上,他还展开了对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揭示了形而上学与社会现实存在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革命性地超越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期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 ,欧洲文化濒临危机。基督教文化提倡理性至上 ,上帝是至高无上的 ,是凌驾一切的力量。在苏格拉底式的文化哲学中 ,人的自然生机被抑制了。人 ,完全成了上帝的奴仆 ,成了理性的存在物 ,成了没有生命力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的机器。于是乎 ,生命变得颓废、衰竭、悲观 ,市侩哲学的蔓延 ,使人的精神变得更为狭隘、萎靡。人 ,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人又怎样表现出其主体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纷争。尼采从希腊悲剧艺术中找到了答案。希腊人对人生的艰难困苦挫折的态度不是悲观…  相似文献   

13.
洪谦是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代表人物,他终生致力于阐发维也纳学派的哲学观点。维也纳学派最著名的口号是"拒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之所以产生,洪谦认为有复杂的认识论原因。在认识和体验之间,在归纳思维过程中,在直觉思维过程中,都存在着产生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洪谦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让·雅克·卢梭是近代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启蒙运动的先驱之一。他思想的光芒照耀了法国大革命,然而现实中的卢梭和他的理性思考大相径庭,他的社会观与实践观、友谊情怀与抛弃朋友、热爱生命的乐观与自杀而终的结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通过了解卢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惑,有助于彻底地认识卢梭,准确定位卢梭在思想界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学术界关于社会学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的讨论中,许多学者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基于辩证法的研究方法视为脱离经验的形而上学虚构,认为由于它而造成了所谓历史与结构相冲突的问题。然而事实上,辩证法作为质底性的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其深刻之处正在于将历史与表述历史的结构视为一个整体。本文试图通过反驳当今学术界对辩证法的种种诘难,来说明辩证法在当代历史学、社会学研究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以及辩证法与经验主义之间冲突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类离不开形而上学。在追问"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这一哲学"第一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也在跟着悄然发生转变。海德格尔先期"此在形而上学"向"世界之四重整体形而上学"的大"翻转",实质正是人类即此在对自身生存与其他存在者之存在关系问题认识的升华与跃迁。现代性问题契合于这一"翻转"主题,为形而上学这一纯哲学问题注入了实践因素,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休谟的形而上学批判,对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当·斯密同时并用了演绎法和归纳法来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命题,探讨增进国民财富的规律。休谟的批判对斯密的经济学方法论有着很深的影响:第一,斯密抛弃了先验预设的形而上学思路;第二,斯密从人们经济活动的习惯中抽象联想出“自利”人性观。这种影响有助于对经济学研究中人性和财富关系进行重新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一革命的实现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展开的,即在击穿传统理智形而上学得以顽强支撑的"理性实体"的同时,马克思把"感性活动"的原则导入到自己的哲学中,将其根植于稳固的生活世界,并从存在论的根基处开启了全新的哲学事业,并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9.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对“道德的最高原则”的探究是经由对“善良意志”这一个概念的设定和分析而展开的。通过对无条件的善的东西的探寻,康德发现了善良意志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自己道德哲学的基石。责任(职责)是康德为了厘清善良意志的本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出于责任的行为作为善良意志的一种体现,仅仅是就人类意志而言的。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善良意志作为一切道德判断的最终价值来源而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责任如同善良意志得以在人类的行为中体现自身的桥梁,从而使得对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判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论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治理论的解构与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伟 《理论学刊》2008,(2):80-84
后现代法学是兴起于20世纪后期的一种法学思潮.它以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对现代法学所支持的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石的法治理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不但否定了法律自身天然的合法性基础,对于法治实践的合理性同样也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从而对现代法治秩序作出了悲观性论断.理解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治理论的批判和解构的理论内涵,有助于人们从另外一个侧面去审视现代法治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